卢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专长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电子支气管镜。肺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主任。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十七届呼吸学组委员

  美国胸科协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免疫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第十六届分会儿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儿童呼吸介入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生物协会人兽共患病原学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学工程协会儿科与临床工程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胸科协会儿科呼吸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专长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电子支气管镜。肺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包含以下方面: 一、气体交换:这是肺最为关键的生理功能。肺借助呼吸运动把新鲜空气吸入肺泡中,其中的氧气会通过扩散作用穿越肺泡的血气屏障进入毛细血管,而后血红蛋白负责将氧气运输至全身各个部位,与此同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也会通过血气屏障进入肺泡,再经呼气排到体外,这样就能调节碳酸氢根的浓度对血液酸碱平衡产生影响,进而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1.氧气的摄取与运输:新鲜空气被吸入肺泡后,氧气通过扩散穿过肺泡的血气屏障,顺利进入毛细血管。接着,血红蛋白会紧紧抓住氧气,将其高效地运载到身体的每一处。 2.二氧化碳的排出:来自毛细血管的二氧化碳反向通过血气屏障进入肺泡,最后在呼气时被排出体外。 3.对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通过上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能对碳酸氢根浓度进行调节,从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二、防御功能:主要体现为肺的血气屏障。它能够依靠自身结构以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力地阻止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侵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气管、支气管内膜分泌的黏液能够黏附气体中的灰尘和一些病原微生物,再借助纤毛的摆动作用,促使形成痰液并排出体外。 1.血气屏障的阻止作用:其自身结构能发挥屏障功能,同时巨噬细胞可吞噬有害物等。 2.黏液的黏附和纤毛的摆动:黏液能黏附灰尘和病原微生物,纤毛摆动帮助排出痰液。 三、代谢功能:主要在于代谢转化物质,例如可将花生四烯酸、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还能通过呼出少量水分来参与水代谢。 1.物质转化:对特定物质进行转化,如花生四烯酸等。 2.参与水代谢:通过呼出水分来实现。 总之,肺的这些生理功能相互配合,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07-24 12:25:09
  • 过敏性支气管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支气管炎可通过远离触发因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支持来应对。要明确并远离触发因素,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明确过敏原且常规治疗不佳可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还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监测病情变化。 一、远离触发因素 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需尽可能明确并远离触发因素。例如,若已知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高发季节应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若对尘螨过敏,则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可使用防尘螨的床罩、枕套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触发因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对室内宠物毛发等过敏,需要家长留意并避免孩子接触相关过敏原;有户外工作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更多接触室外的过敏原,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防护措施。 二、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喘息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有吸入性和口服等不同剂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作用于气道,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 三、免疫治疗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但该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耐受情况可能不同。 四、对症支持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咳痰的患者,可适当多饮水,有助于痰液稀释,利于排出。不同年龄患者的饮水量需根据其年龄特点合理调整,儿童要注意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引起不适。 监测病情变化: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需密切监测病情,如喘息、咳嗽等症状的变化情况,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24 12:24:24
  • 肺部听诊顺序

    肺部听诊通常依次为前胸、侧胸、背部。前胸从锁骨上窝开始,检查锁骨中线、腋前线部位并左右上下对比;侧胸嘱患者举臂,听诊腋中线、腋后线各肋间;背部先听肩胛间区,再听肩胛下区及腋后线处,不同人群听诊有相应注意事项,且不同肺部病变在各部位听诊有不同表现。 前胸听诊:先从锁骨上窝开始,然后依次检查前侧胸壁的锁骨中线、腋前线部位。检查时需左右对比,上下对比。例如,在锁骨中线部位,要从上到下逐一肋间进行听诊,这样可以全面评估前胸壁各部位的肺部呼吸音等情况。对于儿童,由于其胸廓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在听诊时要更加轻柔,注意患儿的配合情况,避免因患儿不配合导致听诊不准确。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在听诊时要特别关注心前区与肺部听诊的关系,因为可能存在心肺相关的病理改变相互影响的情况。 侧胸听诊:嘱患者举起上臂,依次听诊腋中线、腋后线部位的各个肋间。侧胸听诊对于了解侧胸壁肺部的通气情况很重要,不同的肺部病变可能在侧胸壁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某些胸腔积液的患者,在侧胸壁听诊时可能会发现呼吸音减弱等异常情况。对于成年人,侧胸听诊时要保证患者体位正确,呼吸均匀;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胸廓活动度降低等情况,适当调整听诊的力度和方式。 背部听诊:一般先听诊肩胛间区,再听诊肩胛下区以及腋后线处。背部是肺部听诊的重要区域,很多肺部疾病在背部可听到异常呼吸音等。在听诊背部时,要注意双侧对称部位的对比。对于儿童背部听诊,要注意其皮肤娇嫩,避免过度用力按压听诊器。对于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背部听诊可能会发现明显的呼吸音减弱、干湿啰音等改变,通过背部听诊可以辅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

    2025-07-24 12:22:40
  • 头疼是新型肺炎症状吗

    头疼是新型肺炎症状之一,但非特有,新型肺炎还常见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头疼伴发热、咳嗽等需警惕新型肺炎,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出现头疼更要谨慎,应做好防护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新型肺炎其他常见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发热相对更明显且变化较快,而老年人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不如年轻人显著。 咳嗽:多为干咳,是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导致咳嗽反射。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咳嗽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这与病毒感染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以及炎症影响有关。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感染新冠病毒后乏力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 头疼与新型肺炎其他症状的关联及鉴别 当出现头疼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需要警惕新型肺炎可能,但不能仅凭头疼就诊断为新型肺炎。例如普通感冒也可能有头疼、发热、咳嗽等表现,此时需要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等来明确是否为新型肺炎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若出现头疼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情况,更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排查新型肺炎等疾病。而对于有流行病学史的人群,如近期接触过新型肺炎确诊患者或去过疫情高发地区,出现头疼时则需要更加谨慎,尽早进行检测以明确情况。 如果出现头疼等疑似新型肺炎相关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处理措施。

    2025-07-24 12:21:47
  • 感冒药和消炎药能一起吃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感冒药和消炎药可以一起吃,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是所有感冒都需要吃消炎药,需由医生判断病因后决定; 2.儿童使用消炎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大多数情况下,感冒药和消炎药可以一起吃,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感冒药的作用主要是缓解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消炎药则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果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那么消炎药可以帮助消除感染,缩短病程。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消炎药对病毒感染无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消炎药不仅不能加速康复,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消炎药之前,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以确定感冒的原因。如果怀疑有细菌感染,可能会建议使用消炎药。 此外,即使需要使用消炎药,也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消炎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同时,消炎药也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于儿童来说,使用消炎药尤其需要谨慎。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成年人不同。在儿童感冒时,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非药物的方法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如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这些方法同样重要,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总之,感冒药和消炎药可以一起吃,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了解感冒的原因、正确使用药物、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都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如果对感冒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2025-07-24 12:20: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