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根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专长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电子支气管镜。肺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主任。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十七届呼吸学组委员

  美国胸科协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免疫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第十六届分会儿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儿童呼吸介入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生物协会人兽共患病原学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学工程协会儿科与临床工程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胸科协会儿科呼吸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专长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电子支气管镜。肺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感冒不发烧全身关节疼怎么办

    感冒全身关节疼时,可从休息保暖、补充水分、物理缓解疼痛等方面处理,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伴其他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具体包括保证充足休息与保暖、适量补充水分、局部热敷按摩缓解疼痛,症状不缓解或加重伴严重症状要及时就医及不同年龄就医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保暖 休息方面:感冒全身关节疼时,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无论年龄大小,都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比如婴幼儿可能需要12-16小时,学龄儿童也需10-12小时。休息能让身体的各项机能得以调整,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病毒,从而缓解关节疼等不适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充足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因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保暖方面: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持身体温暖。寒冷可能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加重关节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对寒冷的耐受度不同,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需做好保暖;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也应注意保暖。比如在寒冷天气里,可适当增加被褥厚度,外出时穿戴厚外套、围巾、帽子、手套等。 二、补充水分 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使体内的毒素通过尿液等方式排出体外。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以选择饮用温水,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胃肠道。儿童的饮水量需根据年龄调整,年龄越小,每千克体重所需的饮水量相对越多,比如婴幼儿每千克体重每天约需120-150毫升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趋近于成年人的饮水量范围。对于有肾脏病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需遵循医生的具体饮水量建议,避免因过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三、物理缓解疼痛 局部热敷: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关节疼痛的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关节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需注意温度,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温度不宜过高,以38-40℃为宜;成年人可稍高一些,但也不宜超过45℃,避免烫伤皮肤。对于有皮肤破损、炎症等情况的部位则不宜热敷。 按摩:轻轻按摩关节周围的肌肉,从远离关节的部位向关节方向按摩,力度要适中。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改善关节的活动度。但按摩时要注意手法正确,避免用力过猛加重疼痛。比如对于手部关节疼痛,可从手指根部向手腕方向按摩;对于膝关节疼痛,可从大腿肌肉向膝关节方向按摩。不同年龄人群按摩时要考虑其身体承受能力,儿童按摩时更要轻柔。 四、就医评估 如果经过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后,全身关节疼的症状仍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感冒的类型(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等)以及关节疼的具体原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就医时的注意事项不同。儿童就医时家长要准确描述孩子的症状表现、发病过程等;老年人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4 16:22:33
  • 双肺纹理增多需要治疗吗

    双肺纹理增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情况,生理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吸烟者戒烟、老年人定期观察即可;病理性与支气管炎症、心血管系统疾病、职业性粉尘暴露等有关,需针对病因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出现双肺纹理增多各有特殊情况需关注和谨慎处理。 一、生理性双肺纹理增多 常见情况及原因: 对于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双肺纹理增多。这是因为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支气管黏膜的反应性改变,使肺纹理相对增粗。 老年人由于肺组织的生理性退行性变,也可能出现双肺纹理增多,这是随着年龄增长肺部自然发生的变化。 是否需要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吸烟者需要戒烟,戒烟后呼吸道受到的刺激减少,肺纹理增多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对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双肺纹理增多,若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定期观察即可。 二、病理性双肺纹理增多 常见病因及机制 支气管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由于炎症长期刺激支气管,导致支气管管壁增厚、周围间质增生等,影像学上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且模糊。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黏膜存在炎症细胞浸润,会引起肺纹理的改变。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左心功能不全,可导致肺淤血,进而引起双肺纹理增多。这是因为左心功能不全时,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肺组织中,使肺纹理显得增多、增粗,且肺门影可能增大。 职业性粉尘暴露: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的工人,如煤矿工人、石匠等,粉尘被吸入肺部后会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双肺纹理增多。 是否需要治疗及对应措施 支气管炎症: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导致的双肺纹理增多,可能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等治疗。但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主要是对症处理,如有咳嗽、咳痰症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双肺纹理增多,需要针对心功能不全进行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等。 职业性粉尘暴露:首先要脱离粉尘环境,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治疗,如出现咳嗽等症状可进行止咳等对症处理。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双肺纹理增多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处理。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考虑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于病理性双肺纹理增多的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咳嗽等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出现双肺纹理增多需要谨慎处理。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相对影响较小,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如肺部感染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因为孕妇用药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所以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双肺纹理增多时,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下降。如果是病理性双肺纹理增多,要更加关注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导致双肺纹理增多,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需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4 16:21:39
  • 感冒咳嗽和支气管炎咳嗽的区别

    感冒咳嗽与支气管炎咳嗽在病因、症状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方面存在差异。感冒咳嗽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轻,影像学无明显异常,对症治疗为主;支气管炎咳嗽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症状相对重,影像学有肺纹理增粗等表现,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并对症治疗,特殊人群用药及护理各有特点。 一、病因方面 感冒咳嗽: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不同年龄人群感冒咳嗽的易感性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因病毒感染引发感冒咳嗽;生活方式方面,过度疲劳、受凉等可增加感冒咳嗽的发生风险,比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毒侵袭出现感冒咳嗽。 支气管炎咳嗽:可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也可能由物理、化学刺激等非感染因素导致。细菌感染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是引发支气管炎的常见原因。年龄上,老年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弱人群更易患支气管炎;生活中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工业废气等)、空气污染严重时,患支气管炎咳嗽的几率会增加。 二、症状表现方面 感冒咳嗽: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如流涕、鼻塞、咽痛等,咳嗽多为轻度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不同年龄儿童感冒咳嗽表现有差异,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拒食、呼吸急促等;成人感冒咳嗽通常全身症状相对明显些,如可有低热、头痛、乏力等。 支气管炎咳嗽:主要症状为咳嗽,起初多为干咳,之后可伴有咳痰,痰液可为白色黏液痰、黄色脓性痰等。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喘息、气促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患支气管炎时喘息症状可能更突出,如出现呼吸时胸廓起伏明显、鼻翼扇动等。 三、影像学表现方面 感冒咳嗽:胸部影像学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改变,肺部纹理一般正常。 支气管炎咳嗽:胸部X线检查可能可见肺纹理增粗,严重时可出现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状或斑片状阴影;胸部CT检查对于一些不典型或病情较重的支气管炎可能能更清晰显示肺部情况。 四、治疗原则方面 感冒咳嗽: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咳嗽无痰或痰少可使用镇咳药物,有痰时使用祛痰药物;若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使用减轻鼻充血药物等。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具有自限性,注意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治疗很重要,不同年龄患者一般治疗的具体方式有差异,儿童需保证充足的奶量或水分摄入等。 支气管炎咳嗽: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等需特别谨慎,儿童用药需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药物剂型等。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患感冒咳嗽或支气管炎咳嗽时需特别谨慎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老年人患支气管炎咳嗽时,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治疗;儿童无论是感冒咳嗽还是支气管炎咳嗽,都要加强护理,如感冒咳嗽时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支气管炎咳嗽时要注意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等。

    2025-10-14 16:20:50
  • 不会咳痰怎么咳痰出来

    呼吸训练法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要根据不同人群注意方法,缩唇呼吸也有针对不同人群的要点;体位引流法需根据病变部位选体位,注意不同人群安全及观察情况;饮水湿化法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并注意不同人群调整;辅助排痰法有胸部叩击和机械辅助排痰,胸部叩击注意力度和不同人群,机械辅助排痰注意操作和不同人群。 一、呼吸训练法 1.腹式呼吸: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尽量向外鼓起,使膈肌下沉,吸入更多空气;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帮助排出气体。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进行腹式呼吸时可将手放在其腹部感受起伏,帮助其正确掌握方法;老年人进行腹式呼吸时要注意呼吸节奏缓慢均匀,避免过度用力。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长期坚持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咳痰情况。 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用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像吹口哨一样,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儿童进行缩唇呼吸时要注意引导其正确缩唇,避免错误呼吸方式;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缩唇呼吸可帮助调节呼吸频率,减轻呼吸困难,从而利于咳痰。 二、体位引流法 1.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体位:如果是肺部上叶病变,可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如果是肺部中叶病变,可采取仰卧位,床尾抬高30-50厘米;如果是肺部下叶病变,可采取俯卧位,床前垫高,使患者胸部位于床沿,双腿下垂。不同年龄患者体位引流时要注意安全,儿童需由家长或医护人员协助保持合适体位,避免滑落等情况;对于有脊柱畸形、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要谨慎选择体位引流,必要时先评估是否适合。每次体位引流时间15-20分钟,每天2-3次。在体位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等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三、饮水湿化法 1.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一般年龄越小,每千克体重所需饮水量相对越多,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呛咳。饮水可以使痰液稀释,更容易咳出。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等。对于有肾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要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调整饮水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四、辅助排痰法 1.胸部叩击:护理人员或家属用空心掌,按照从肺底到肺尖、从外周到中央的顺序,有节奏地叩击患者背部,每次叩击10-15分钟,每天3-4次。叩击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造成患者疼痛或损伤。儿童进行胸部叩击时力度要更轻柔,可通过观察儿童反应来调整力度;对于有骨质疏松、肋骨骨折等病史的患者,要避免叩击相应部位。 2.机械辅助排痰:对于咳痰困难较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机械辅助排痰设备,如振动排痰机等。使用时要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操作,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参数。儿童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时要特别注意设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由专业人员操作;对于有皮肤破损、出血倾向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2025-10-14 16:18:37
  • 感冒鼻塞太难受怎么通鼻

    通鼻可通过物理方法、环境调节、生活方式调整来实现。物理方法有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充血肿胀)、按摩迎香穴(通鼻窍)、生理盐水洗鼻(清除分泌物等、减轻炎症);环境调节包括保持空气湿度适宜(40%-60%)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刺激);生活方式调整有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稀释分泌物)、垫高头部睡眠(利于分泌物引流、缓解鼻塞)。 一、物理方法通鼻 (一)热敷 1.原理:用温热的毛巾敷在鼻部,可促进鼻部血液循环,缓解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减轻鼻塞。研究表明,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的通气状况。 2.操作方法:将毛巾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拧干后敷在鼻子上,每次敷10-15分钟,可重复进行。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 (二)按摩 1.迎香穴按摩: 原理:迎香穴是治疗鼻塞的常用穴位,按摩该穴位能起到通鼻窍的作用。刺激迎香穴可以通过神经反射调节鼻腔的通气功能。 操作方法:用食指指尖轻轻按揉双侧迎香穴,以穴位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1-3分钟,可早晚各进行一次。儿童按摩时力度要轻柔。 (三)生理盐水洗鼻 1.原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够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物质,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鼻塞。生理盐水与鼻腔黏膜的渗透压相近,不会对鼻腔造成刺激。 2.操作方法:可以使用洗鼻器,将生理盐水缓缓注入一侧鼻腔,让生理盐水从另一侧鼻腔流出,两侧鼻腔交替进行。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洗鼻器,并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二、环境调节通鼻 (一)保持空气湿度适宜 1.原理: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加重鼻塞;而空气湿度过高可能会滋生细菌等。适宜的空气湿度(40%-60%)有助于保持鼻腔黏膜的湿润,减轻鼻塞。 2.调节方法: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同时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对于有儿童的家庭,选择正规品牌的加湿器,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原理:室内存在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或刺激性气体(如烟雾、装修异味等)时,会刺激鼻腔黏膜,引起鼻塞。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2.改善方法: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和有害物质;避免在室内吸烟;新装修的房屋要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更要注重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三、生活方式调整通鼻 (一)多喝水 1.原理:多喝水可以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使鼻腔黏膜保持湿润,有利于鼻腔分泌物的稀释,从而缓解鼻塞。 2.饮水要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可分多次饮用。儿童要根据年龄适量饮水,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引起不适。 (二)垫高头部睡眠 1.原理:睡眠时垫高头部,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鼻腔分泌物引流更顺畅,减轻鼻腔黏膜的充血肿胀,缓解鼻塞。 2.操作方法:可以在枕头下面垫一个薄枕头,使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高出一定角度。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确保睡眠安全舒适。

    2025-10-14 16:17: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