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危重症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新生儿常见疾病,危重症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新生儿眼屎多用奶水涂

    不建议用奶水涂新生儿眼屎,因为通常用温水轻轻擦拭即可,眼屎过多或伴有其他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有眼屎是正常的,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泪腺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或者是由于眼部感染引起的。如果眼屎过多、过于浓稠,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红肿、流泪、分泌物异味等,可能是眼部感染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新生儿的眼部护理,建议使用温水轻轻擦拭,每天数次。如果眼屎过多,可以使用医生开的眼药水或眼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宝宝的眼部清洁,避免让宝宝的眼睛受到刺激。 不要用手揉宝宝的眼睛,以免感染。 给宝宝提供适当的护理,如勤换尿布、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等。 如果宝宝有其他健康问题,如感冒、咳嗽等,可能会导致眼部不适,需要及时治疗。 总之,对于新生儿的眼部问题,家长应该保持警惕,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以确保宝宝的眼部健康。

    2025-08-07 14:50:34
  •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

    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是正常的。 卵圆孔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正常通道。一般来说,在婴儿出生后,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会在功能上关闭,到5到7个月时,大多会解剖上关闭。如果3岁以上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本身通常不引起症状,但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 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特别是年轻人,如果存在卵圆孔未闭,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 反常栓塞,比如下肢静脉的血栓脱落后,通过未闭的卵圆孔到达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如果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发现卵圆孔未闭,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果存在卵圆孔未闭相关的并发症,或者卵圆孔较大,可能需要进行治疗。 对于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医生会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卵圆孔的闭合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如果对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08-07 14:50:23
  • 新生儿第一个月长几斤算正常

    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增长1~1.7斤算正常,影响因素包括喂养方式、个体差异和妈妈身体状况等。 一般来说,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增长1~1.7斤都算正常。 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由于体内水分的丢失和胎便的排出,体重可能会有所下降,大约在出生后3~4天降至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通常在出生后7~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此后,随着宝宝吃奶量的增加,体重会逐渐增加。 影响新生儿体重增长的因素很多,包括喂养方式、宝宝的个体差异、妈妈的身体状况等。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就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宝宝的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总之,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密切关注并结合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8-07 14:50:17
  • 新生儿一次喝多少毫升奶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次的奶量大约为20-30毫升,随着日龄的增长,每次的奶量可以逐渐增加到60-90毫升,但具体的奶量还需要根据新生儿的体重、食欲、消化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此外,还需注意按需喂养、喂奶姿势、观察宝宝反应、清洁卫生和避免过度喂养等事项。 此外,以下是一些关于新生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1.按需喂养: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每次吃奶的时间和奶量都不固定,因此需要按需喂养,即宝宝想吃就喂。 2.注意喂奶姿势:喂奶时,应该让宝宝的头部和身体保持一条直线,避免呛奶。 3.观察宝宝的反应:喂奶后,应该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无呕吐、腹胀、哭闹等情况。 4.注意清洁卫生:喂奶前,应该清洁乳头和双手,保持卫生。 5.避免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因此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总之,新生儿的喂养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2025-08-07 14:49:57
  • 新生儿耳朵肉丁原因

    新生儿耳朵上有肉丁,通常被称为副耳,其形成原因主要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耳部的组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发育和分化。具体来说: 一是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副耳的遗传史,那么新生儿出现副耳的几率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耳部相关基因的表达异常,从而引起耳部结构的异常发育。 二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偶然事件,如某些外界环境因素干扰了耳部正常的发育进程。可能是接触到了一些有害物质,或者在特定时期受到了物理性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耳部局部组织的异常增生,进而形成副耳。 三是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异常,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出现问题,影响了耳部组织的精确塑形和分化,最终导致副耳的形成。 总之,新生儿耳朵肉丁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其本身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可能会对外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家长对新生儿的副耳较为关注或担忧,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了解进一步的处理建议和措施。

    2025-08-07 14:49: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