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梁翠萍副主任医师(1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哺乳期拉肚子可以吃什么药

    哺乳期腹泻患者通常可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一、蒙脱石散:其只是黏附在患者肠黏膜上发挥止泻作用,并不会进入患者乳汁内,所以哺乳期患者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较为安全。 二、乳酸菌素颗粒:可在患者肠内形成保护膜,阻止病毒病原菌侵袭,还能刺激肠内分泌抗体、提高肠内免疫力。哺乳期患者腹泻使用此药物能很好地保护并促进有益菌生长,促进胃液分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主要用于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等不适,哺乳期患者出现腹泻情况也可适量使用。 此外,建议患者在使用以上几种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结概况提示:文章阐述了哺乳期腹泻患者可使用的几种药物及其特点和功效,强调使用时要遵医嘱,以确保安全有效。

    2025-06-30 15:51:47
  • 胃炎可以吃南瓜吗

    胃炎患者可以吃南瓜,但需适量,过量可能导致不适,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多。 胃炎患者可以吃南瓜,但需适量。南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具有以下功效: 保护胃黏膜:南瓜中的果胶可保护胃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促进溃疡愈合。 促进消化:南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降低血糖:南瓜中的钴元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南瓜中糖分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胀、烧心等不适症状。此外,南瓜性温,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燥热,导致上火。因此,胃炎患者食用南瓜应适量,同时避免食用过多。 如果胃炎患者食用南瓜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6-30 15:50:19
  • 怀孕便秘能吃香蕉吗

    孕妇便秘及相关饮食要点: 一、孕妇便秘可适量吃香蕉,建议用量为每天200-300克(1-2根)。 二、孕妇便秘适合吃能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香蕉含有果胶、膳食纤维等,能促进胃肠液分泌,起到润滑肠道和促进排便的作用,同时香蕉中的钾元素能调节因钾元素缺乏引起的肌肉紧张,利于缓解孕妇因缺钾导致的腿脚抽筋现象。 三、香蕉可在一天中任意时间段食用,可生吃或做成糕点,且无特殊同食禁忌,但便溏腹泻者、脾胃虚寒者不建议吃,以免症状加重。 四、孕妇饮食应丰富多元化,可适当吃蛋类、肉类、水果等,还应定期去医院产检。 本文主要讲述了孕妇便秘可适量吃香蕉及其作用、食用方式和禁忌人群,同时强调孕妇饮食要多元化并需定期产检。

    2025-06-30 15:48:24
  • 腹泻可以喝豆浆吗

    一般来说,腹泻时可以适量喝豆浆,但要注意饮用方式和饮用量。 腹泻时,肠道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豆浆属于产气类食物,过量饮用可能会在肠道内产生气体,加重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饮用豆浆要适量。 此外,对于乳糖不耐受或消化系统敏感的人群,豆浆中的低聚糖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导致腹泻加重。这类人群应避免饮用豆浆或选择无乳糖豆浆。 如果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总之,在腹泻期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饮用豆浆。如果对饮用豆浆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6-30 15:46:51
  • 结肠憩室严重吗

    结肠憩室本身可能并不严重,因为大多数患者通常没有临床症状。然而,当结肠憩室出现并发症时,情况可能会变得比较严重。这些并发症包括憩室炎、结肠梗阻、肠穿孔和憩室出血等。特别是当症状严重或出血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结肠憩室患者,如果没有出现不良症状,通常可以选择随诊观察。但一旦出现腹痛、发热、大便带血、肌紧张等不适症状,应尽早进行治疗,如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总的来说,结肠憩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此,患者需要对自身的身体状况保持关注,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2025-06-30 15:45: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