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肝硬化中期结节严重吗
肝硬化中期结节存在良恶性之分,需通过检查明确性质,其会影响肝脏功能,还会增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并发症风险,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需密切监测并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要针对性管理。 肝硬化中期结节存在良恶性之分。其中,再生结节通常为良性,而不典型增生结节有一定概率向肝癌转化。通过超声、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等手段来明确结节性质至关重要。例如,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等,但肝穿刺活检是明确结节性质的金标准。 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肝硬化中期结节会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异常。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可引起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等情况;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下降,会导致黄疸;肝脏解毒功能降低,会使体内毒素积聚。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受影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本身肝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受影响可能更明显。 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期结节情况可能加重门静脉高压,使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增加,这是肝硬化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大量出血可危及生命。 肝性脑病: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体内有毒物质不能有效代谢,可引发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腹水: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及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可导致腹水形成,大量腹水会使患者腹胀明显,影响呼吸等功能,且容易引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有肝硬化中期结节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密切监测结节变化、肝脏功能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肝功能等指标检测是必要的。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戒酒、合理饮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等),避免劳累等。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管理,儿童患者若因特殊病因导致肝硬化则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管理,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估病情严重性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7 10:58:19 -
有胆囊炎的人可以吃鸡蛋吗
胆囊炎患者能否吃鸡蛋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吃蛋清,每天1-2个(儿童、老年、不同性别及有合并症者有不同注意事项),急性发作期需禁食鸡蛋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当胆囊炎处于非急性发作期,病情相对稳定时,可适量吃鸡蛋。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此时建议选择吃蛋清,因为蛋清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每100克蛋清中脂肪含量约0.1克,而蛋黄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每100克蛋黄中胆固醇含量约1510毫克,对于胆囊炎患者,过多摄入胆固醇可能会刺激胆汁分泌,诱发胆囊炎发作。一般来说,病情稳定期的胆囊炎患者每天吃1-2个蛋清是比较合适的。 急性发作期 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通常会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需要严格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而鸡蛋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蛋清虽然脂肪含量低,但在急性发作期也不建议吃鸡蛋。因为在急性发作时,胆囊需要休息,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也可能会加重消化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一般需要禁食1-3天,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对于儿童胆囊炎患者,若处于病情稳定期,同样要注意蛋清的摄入量,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成人仍在发育中,过多摄入蛋白质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对于老年胆囊炎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代谢能力下降,在病情稳定期吃蛋清时更要严格控制量,一般每天1个蛋清较为适宜,同时要密切关注食用后身体的反应,如是否有右上腹不适等情况。对于女性胆囊炎患者,无论是病情稳定期还是急性发作期,都需要遵循上述的饮食原则,在病情稳定期吃蛋清时也应注意适量;男性胆囊炎患者同样如此,要根据自身胆囊炎的不同阶段来合理安排鸡蛋的食用。对于有肥胖、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的胆囊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吃蛋清时更要谨慎,因为这类患者本身血脂代谢可能存在问题,过多摄入蛋白质相关物质也可能会对血脂等指标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鸡蛋的摄入安排。
2025-10-17 10:56:58 -
拉肚子可以喝藿香正气液吗
拉肚子是否可喝藿香正气液分情况,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致拉肚子时可能有用,其他原因致则可能无效甚至延误病情,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儿童不建议低龄随意用,孕妇不能盲目服,老年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 当拉肚子是由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引起时,藿香正气液可能有一定作用。例如,夏季人们在空调房里待久了,感受风寒湿邪,同时饮食不节,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属于上述证型时,藿香正气液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可能对缓解拉肚子等不适有帮助。有临床研究表明,藿香正气液对因寒湿之邪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适用情况 如果拉肚子是其他原因引起,比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非上述寒湿等证型引起)等情况,喝藿香正气液可能没有效果,甚至还可能延误病情。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需要进行抗菌等针对性治疗,而不是单纯依靠藿香正气液。 特殊人群需注意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藿香正气液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儿童肝肾有一定影响,且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随意使用藿香正气液来治疗拉肚子,若儿童出现拉肚子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安全的方法,如调整饮食等。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藿香正气液中的成分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出现拉肚子情况时,不能自行盲目服用藿香正气液,需要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使用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要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在考虑使用藿香正气液治疗拉肚子时,要更加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因为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产生一定影响,医生会综合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用量等。
2025-10-17 10:51:29 -
什么是蛔虫?
蛔虫是寄生人体肠道的大型线虫学名似蚓蛔线虫为常见肠道寄生虫之一其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人误食后幼虫移行至小肠发育为成虫寄生可掠夺营养致营养不良等危害轻感染可无症状重感染有腹痛等表现需通过勤洗手等个人卫生、饮食安全等预防儿童及孕妇需特殊关注。 一、蛔虫的基本定义 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大型线虫,学名为似蚓蛔线虫,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成虫呈长圆柱形,形似蚯蚓,雌虫较大,雄虫较小,雌虫体长约20~35厘米,雄虫体长约15~31厘米。 二、蛔虫的生活史 1.虫卵阶段:蛔虫受精卵随人体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温暖、潮湿、荫蔽)中发育,约经2周左右成为感染性虫卵。 2.感染阶段:人误食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后,虫卵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移行至肺部,再经气管上行至咽部,被吞咽后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可存活1~2年。 三、蛔虫感染的危害及症状 1.对人体的危害:蛔虫寄生可掠夺人体营养,影响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严重时,蛔虫可扭结成团阻塞肠道,引发肠梗阻;或移行至胆道、胰腺等部位,造成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2.常见症状:轻度感染时可无明显症状,感染较重者可出现腹痛(多为脐周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儿童还可能出现夜间磨牙、异食癖等表现。 四、蛔虫感染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1.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教育儿童不随地大小便,避免虫卵污染环境。 2.饮食安全: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不喝生水,确保食物清洁。 3.特殊人群提示:儿童由于卫生意识较弱且接触污染环境机会较多,更易感染蛔虫,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卫生监管;孕妇若感染蛔虫,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需及时就医处理,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防治。
2025-10-17 10:50:06 -
胃肠痉挛的症状
胃肠痉挛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绞痛,疼痛部位与痉挛胃肠部位相关,程度剧烈,还伴有恶心呕吐、面色改变、腹部体征及排便排气改变等症状,不同人群在症状上有差异。 疼痛部位 疼痛部位通常与痉挛发生的胃肠部位相关,常见于脐周,但也可能出现在上腹部或下腹部等不同位置。例如,若痉挛发生在胃,可能以上腹部为主;若发生在肠道,可能以脐周或下腹部为主。 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可能会出现翻滚、躁动等表现。儿童由于无法准确表达,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止、拒按腹部等情况。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胃肠痉挛时,胃肠道受到刺激,容易引起恶心,进而导致呕吐。儿童胃肠痉挛时呕吐相对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受到痉挛刺激后更容易出现这种反应。 面色改变:疼痛剧烈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这是由于疼痛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供血减少所致。而儿童可能还会伴有面色潮红等表现,与儿童的生理特点有关。 腹部体征:在腹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腹部紧张,但一般没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表现,除非是由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胃肠痉挛,如肠梗阻等并发症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体征变化。 排便排气改变:部分胃肠痉挛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排气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胃肠痉挛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对于儿童来说,胃肠痉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饮食和排便规律,导致大便干结或腹泻等情况的改变。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胃肠痉挛症状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减退,胃肠痉挛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疼痛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胃肠痉挛;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胃肠痉挛的发生频率可能相对较高;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肠炎等病史的人群,胃肠痉挛更容易反复发作,且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
2025-10-17 10: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