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肚子涨打嗝怎么办好

    要缓解肚子涨打嗝,可从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就医检查与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入手。调整饮食需控制进食量、选易消化食物;适当运动包括餐后慢走和腹部按摩;若情况频繁不缓解要排查疾病并针对性治疗;儿童要注意饮食和按摩力度,老年人要关注潜在疾病及选择适合运动。 一、调整饮食结构 1.控制进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因为过度进食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肚子涨打嗝。例如,正常成年人每餐主食量可控制在100-150克左右(生重),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控制食量,比如3-6岁儿童每餐主食量约50-100克。 2.选择易消化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但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南瓜等。小米粥易于消化吸收,能减轻胃肠消化压力;软面条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给胃肠造成过重负担;南瓜富含果胶等成分,对胃肠有保护作用。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易产气食物,如油炸食品、洋葱、豆类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道,油腻食物不易消化,豆类等产气食物会在肠道内产生较多气体,加重肚子涨打嗝的症状。 二、适当运动 1.餐后适量活动:餐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可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慢走。一般餐后半小时左右开始慢走,每次15-30分钟,速度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对于儿童,餐后可以在家长陪伴下缓慢散步,时间根据年龄调整,3-12岁儿童每次5-15分钟。慢走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肚子涨打嗝的情况。 2.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打圈按摩。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力度轻柔,以腹部微微发热为宜;儿童和成年人可适当增加力度,但也不要过于用力。 三、就医检查与治疗 1.疾病因素排查:如果肚子涨打嗝的情况频繁出现且通过上述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方法无法缓解,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此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对于儿童,若长期出现肚子涨打嗝,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胃肠发育问题等,需进行详细检查。 2.针对疾病治疗: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辅助治疗,但儿童要谨慎使用;如果是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相关胃部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肚子涨打嗝要特别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家长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食用过多零食。如果是婴幼儿,要注意喂奶姿势,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同时,儿童腹部按摩时力度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儿童娇嫩的腹部。 2.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肚子涨打嗝时除了调整饮食和运动外,更要关注是否有其他潜在疾病。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肚子涨打嗝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在进行运动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慢走等,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如果需要就医,要及时向医生告知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

    2025-09-29 13:15:03
  • 如何快速放屁通气

    促进排气通气可通过运动、饮食调节、改变体位来实现。运动方面,餐后散步及腹部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饮食上,摄入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及适量饮用温水、薄荷茶可助力;改变体位时,俯卧位、侧卧位能借助压力或重力帮助气体移动排气。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相关方式。 一、运动促进排气通气 1.散步:餐后适当进行散步,一般餐后30分钟左右开始,每次散步15-20分钟,速度保持适中,约每分钟60-90步。通过缓慢的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在肠道内移动,从而利于放屁通气。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适用,比如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可选择速度较慢的散步;年轻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加快速度。对于有轻度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人群,散步是简单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式。 2.腹部按摩:仰卧位,双腿屈曲,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按摩。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种方法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儿童进行腹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引起不适;孕妇如果没有特殊的妊娠并发症,也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但要注意避开子宫部位。对于有胃肠道手术史的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如果胃肠功能开始恢复,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腹部按摩。 二、饮食调节助力排气通气 1.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这些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克菠菜含膳食纤维约1.7克,每100克芹菜含膳食纤维约1.2克。水果方面,苹果、香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苹果每100克含膳食纤维约2.4克,香蕉每100克含膳食纤维约2.6克。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气体排出。不同年龄阶段对膳食纤维的需求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引起胃肠不适;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应选择容易消化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要注意选择低糖的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如苹果等,并控制摄入量。 2.饮用有助于排气的饮品:适量饮用温水,每天保证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充足的水分能使粪便软化,利于肠道蠕动。另外,也可以尝试饮用少量的薄荷茶,薄荷中的成分可能对胃肠道蠕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注意适量,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水温,避免过烫或过凉刺激胃肠道;孕妇在饮用饮品时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妊娠期糖尿病等情况要谨慎选择饮品。 三、改变体位帮助排气通气 1.俯卧位:趴在床上或沙发上,保持10-15分钟。这种体位可以使腹部受到一定的压力,促进肠道内气体的移动,有助于放屁通气。对于不同体型的人群都可以尝试,但是对于有腰部疾病的人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俯卧导致腰部不适加重,可适当缩短俯卧时间或在腹部垫软枕以减轻腰部压力。 2.侧卧位:向一侧侧卧,如右侧卧位或左侧卧位,每次侧卧15分钟左右,交替进行。侧卧位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帮助肠道内的气体向肛门方向移动,利于排气。孕妇采取侧卧位时要注意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压迫腹部影响胎儿。

    2025-09-29 13:14:04
  •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有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餐后1小时易出现、卧位等加重的烧心,及无恶心等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反流;非典型症状有部位多样、性质不一的胸痛,有间歇性或永久性的吞咽困难,还有咽喉不适、异物感等咽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一、典型症状 1.烧心 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其发生机制是酸性胃内容物刺激食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烧心症状,主要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但会出现哭闹、拒食等表现;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胸骨后烧灼感。 2.反流 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部分患者在白天清醒时可出现反流,而夜间睡眠时反流也较为常见,这可能与睡眠时食管清除能力下降以及体位变化有关。例如,有研究发现,约50%-6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反流症状,其发生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蠕动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 对于女性患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反流有一定影响;肥胖人群由于腹压增高,更容易出现反流症状;有胃病史或食管病史的人群反流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非典型症状 1.胸痛 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后背、肩部、颈部、耳后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刺痛、隐痛等。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反流物刺激食管神经末梢,导致食管痉挛或牵涉痛。有研究显示,约40%-6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因为其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通过食管24小时pH监测等检查可鉴别。 儿童患者胸痛较少见,但如果出现也需警惕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老年人胸痛可能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而更难鉴别,需综合多种检查手段。 2.吞咽困难 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梗阻感或吞咽疼痛。其发生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食管狭窄引起。部分患者初期可因烧心导致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长期反流可导致食管纤维化,引起永久性吞咽困难。例如,有研究发现,约10%-2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其中部分是由于食管动力异常导致。 不同年龄人群吞咽困难的原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先天性食管发育异常等因素,而成年人多与反流导致的食管病变有关;女性患者在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吞咽困难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肥胖人群由于食管受压等原因,吞咽困难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3.咽喉症状 可表现为咽喉不适、异物感、咳嗽、声嘶等。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声带炎等。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4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咽喉症状,反流物到达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相应症状。 儿童患者咽喉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反复清嗓等;老年人咽喉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如慢性咽喉炎等叠加,更难区分是否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和腹压增加,咽喉症状可能更易出现。

    2025-09-29 13:11:34
  • 重度胃下垂咋治疗如何使用胃托

    重度胃下垂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增强腹肌锻炼)、胃托使用(选择合适胃托、正确佩戴)、药物治疗(遵医嘱用促进胃肠动力药)和手术治疗(严重时考虑,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风险需评估),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胃托是辅助治疗手段,要正确操作并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 一、重度胃下垂的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 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优质蛋白含量丰富的鱼类、瘦肉等。这样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胃的负担,因为胃下垂患者胃的消化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少食多餐可使胃内经常有食物填充,维持胃的张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需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消化能力调整饮食量和食物质地。 进食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避免加重胃下垂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的人,都应注意这一点,重体力劳动者在进食后应适当休息,久坐人群可在饭后稍作活动后再继续工作,但避免剧烈运动。 2.增强腹肌锻炼 可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来增强腹肌力量。腹肌力量增强后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对于儿童,不建议过早进行高强度的腹肌锻炼,可选择一些简单的如爬行等活动来促进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发育;老年人进行腹肌锻炼时要注意适度,避免因运动过度导致身体不适,可选择缓慢的仰卧起坐或在他人协助下进行轻度的腹部肌肉收缩运动。 二、胃托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胃托 根据自身体型选择大小合适的胃托。胃托过大则无法起到有效托举胃的作用,过小会造成不适。不同体型的人,如肥胖者和消瘦者,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胃托,肥胖者可能需要更宽大的胃托来覆盖腹部区域,消瘦者则需要贴合身形的胃托以保证托举效果。 2.佩戴胃托的方法 先将胃托的托带调整到合适的长度,然后平卧在床上,将胃托放在腹部,使胃托的托盘部分对准胃部位置,再将两侧的束带分别绕过腰部,进行固定,调整束带的松紧度至舒适且能起到托举胃的效果。对于儿童,佩戴胃托时要特别注意松紧度,以不影响呼吸和身体正常发育为宜,家长需在旁协助调整;老年人佩戴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因动作不协调导致受伤,可在佩戴前先坐好,再慢慢躺下调整胃托位置。 三、其他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可使用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要谨慎,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心脏方面的影响等,需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2.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重度胃下垂患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胃固定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综合评估身体各方面情况;老年人手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确定是否能耐受手术。 重度胃下垂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胃托的使用是其中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正确操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2025-09-29 13:10:27
  • 胃酸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食物可从富含蛋白质、碱性、面食类等方面选择来应对胃酸过多,儿童要注意食物质地和安全、合理搭配,老年人要考虑消化功能、烹饪方式及食物温度。鸡蛋、牛奶是优质蛋白来源;南瓜、胡萝卜等属碱性蔬菜,香蕉、苹果等为碱性水果;馒头、面条是碱性面食,儿童吃水果防噎呛、面食煮软烂,老年人选易消化蛋白食物、注意碱性食物烹饪和食物温度。 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一)优质蛋白来源 鸡蛋是很好的选择,一个鸡蛋约含7克蛋白质,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可将鸡蛋做成鸡蛋羹,易于消化吸收;成年人可水煮、煎蛋等方式食用。牛奶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含3克左右蛋白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饮用,如老年人可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减少脂肪摄入风险。 二、碱性食物 (一)蔬菜类 1.南瓜:南瓜属于碱性食物,富含维生素、果胶等营养成分。果胶能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刺激,其含有的丰富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例如儿童可将南瓜做成南瓜泥,方便食用;成年人可清炒南瓜或做南瓜汤。 2.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是碱性食物。它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可加强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能食用,如老年人可将胡萝卜煮熟后凉拌或炖汤,易于消化。 (二)水果类 1.香蕉:香蕉是常见的碱性水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等。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胃酸,且香蕉质地柔软,对胃的刺激较小。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例如儿童可少量食用香蕉,但要注意避免噎呛;成年人可直接食用香蕉,也可制作香蕉奶昔等。 2.苹果:苹果是碱性水果,含有果胶和膳食纤维。果胶可以调节肠道蠕动,苹果中的营养成分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食用,如老年人可将苹果蒸熟后食用,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儿童可将苹果切成小块食用,但要注意监护,防止误吞。 三、面食类 (一)馒头 馒头属于碱性面食,经过发酵后呈弱碱性,能中和部分胃酸。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儿童可选择较小的馒头,避免过大引起吞咽问题;成年人可搭配菜肴食用,如搭配清淡的蔬菜等。 (二)面条 面条易于消化,煮软的面条进入胃内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例如儿童可煮软烂的面条,添加少量蔬菜和蛋白质食物;老年人可选择细面条,便于消化。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胃酸过多时,选择食物需特别注意质地和安全性。例如在选择水果时,要避免给年龄较小的儿童食用大块水果,防止噎呛。选择面食时,要确保馒头和面条煮得足够软烂,方便儿童咀嚼和消化。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二)老年人 老年人胃酸过多时,在选择食物方面要考虑消化功能。例如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时,优先选择容易消化的鸡蛋羹、低脂牛奶等。碱性食物的选择也需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做法。同时,老年人要注意食物的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以免刺激胃肠道。例如过热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过冷的食物可能引起胃肠道痉挛等不适。

    2025-09-29 13:09: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