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真菌食道炎症状

    真菌性食管炎典型症状为进食时吞咽不顺畅有停滞感及胸骨后烧灼或隐痛进食时可能加重,伴随症状有反酸烧心及口腔内出现念珠菌感染表现如黏膜白色斑块、口干等,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发病风险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关注吞咽困难,儿童患者需考量是否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增加真菌感染风险要谨慎评估用药史。 一、典型症状 1.吞咽困难:患者进食过程中会感觉食物通过食管不顺畅,有明显的停滞感,这是由于真菌在食管黏膜定植繁殖,引发食管黏膜炎症、水肿,进而影响食管正常蠕动及食物通过功能。 2.胸骨后疼痛:多表现为烧灼样或隐痛,进食时疼痛可能加重,是食管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二、伴随症状 1.反酸、烧心:真菌性食管炎可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紊乱,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从而产生烧心感与反酸表现。 2.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口腔内念珠菌感染,出现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口干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特点 1.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真菌食道炎发生风险较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格外关注吞咽困难等表现,以便早期发现病情。 2.儿童患者:若发生真菌食道炎,需考量是否存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此类因素会增加儿童真菌感染风险,要谨慎评估用药史等相关情况。

    2025-08-11 15:45:11
  • 萎缩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消化系统相关有上腹部不同程度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无明显规律进食后可能加重或不变伴饱胀感及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表现,全身有贫血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少数患者有消瘦及伴舌炎口角炎等与营养吸收代谢相关情况。 一、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1.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进食后可能加重或无明显变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尤其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饱腹,这与胃黏膜萎缩导致胃蠕动及消化功能减弱有关;2.消化不良表现:常见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因胃黏膜萎缩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内食物排空,致使食物消化过程受阻,从而出现此类消化不良症状,且症状常反复出现。 二、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这是由于萎缩性胃炎可能影响铁、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慢性失血也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等,老年患者因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贫血症状可能更为隐匿而易被忽视。 三、其他少见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消瘦,因长期消化吸收不良致营养摄入不足,体重逐渐下降;还有部分患者可伴有舌炎、口角炎等,与维生素缺乏等因素相关,这是因为胃黏膜萎缩影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与代谢。

    2025-08-11 15:37:03
  • 小儿腹泻贴怎么使用

    准备工作为清洁患儿贴敷部位皮肤并擦干且检查腹泻贴外包装完好在有效期内,贴敷时揭开保护层对准脐部平稳贴合按压牢固,注意事项包括密切观察贴敷部位皮肤状况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取下清洁,特殊人群操作要轻柔,腹泻症状持续未缓解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要将腹泻贴放置于儿童无法轻易接触处。 一、准备工作 1.清洁患儿贴敷部位皮肤,使用温水轻柔洗净后擦干,保证皮肤处于干燥洁净状态,因湿润皮肤会影响贴敷效果且可能引发不适。 2.检查小儿腹泻贴外包装,确认完好且在有效期内。 二、贴敷步骤 1.揭开腹泻贴的保护层,露出粘性面,将其精准对准患儿脐部位置,平稳贴合后轻轻按压周边,确保贴敷牢固,使药物能有效作用于患处。 三、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患儿贴敷部位皮肤状况,若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取下腹泻贴,并用清水轻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向医生咨询。 2.针对新生儿、婴儿等特殊人群,操作时要极其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刺激皮肤。 3.若患儿腹泻症状持续未见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严重等其他不适表现,不应仅依靠腹泻贴,需及时带患儿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4.将小儿腹泻贴放置于儿童无法轻易接触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撕误服。

    2025-08-11 15:29:19
  • 幽门螺杆菌能自愈吗

    幽门螺杆菌一般难以自愈,其能适应胃内环境定植,人体免疫系统难将其完全清除,长期存在会致胃炎、胃溃疡等病,还关联胃癌,不同人群感染后不治疗风险不同,需规范医疗干预。 一、幽门螺杆菌的特性与人体免疫的局限性 幽门螺杆菌具有独特的生存机制,它能产生尿素酶等物质,适应胃内酸性环境并定植。人体免疫系统面对幽门螺杆菌时,由于胃内特殊环境等因素,免疫系统难以有效识别并完全清除幽门螺杆菌。例如,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可中和胃酸,营造有利于自身存活的局部环境,使得人体自身免疫清除较为困难。 二、相关疾病风险及应对 若幽门螺杆菌长期存在,会增加胃部病变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等,且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自身清除更困难;成年人感染后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胃部不适,如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若不治疗,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对于有胃部疾病家族史等特殊病史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应积极处理,因为这类人群发生严重胃部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而自身自愈可能性极低,需通过规范医疗手段进行检测与治疗干预。

    2025-08-11 15:18:36
  • 拉粑粑出血但是不痛

    可能是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肛肠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有以下几种可能: 1.内痔:内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通常血色鲜红,出血量可多可少。 2.肛裂:肛裂也会导致便血,但通常伴有肛门疼痛。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通常也会导致无痛性便血,血色鲜红,息肉较大时可脱出肛门外。 4.直肠癌: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也会出现便血,但同时可能伴有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腹痛、腹胀等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便血,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 总之,便血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可能提示着多种肛肠疾病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你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肠道疾病家族史者、长期便秘或腹泻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等,更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肠道疾病。

    2025-08-11 15:11: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