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怎样快速停止打嗝
缓解打嗝的方法有屏气法(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再呼出,重复几次,各年龄段可尝试但注意避免不适)、惊吓法(趁不注意拍后背,成人可中断神经反射,儿童注意力度)、喝水弯腰法(喝温开水并弯腰90度10-15次,注意水温及弯腰动作)、呼吸调整法(用纸袋等罩住口鼻深呼吸,成人适用,儿童注意防窒息)、穴位按压法(按压内关穴和攒竹穴,不同年龄调整力度,孕妇轻柔按压)。 惊吓法 操作方法:趁打嗝者不注意时突然拍一下他的后背。对于成年人,这种突然的刺激可能会中断打嗝的神经反射;对于儿童,要注意拍打的力度,避免过于用力造成伤害,因为儿童的身体较为脆弱,需轻柔操作,利用惊吓引发的神经反应来停止打嗝。 喝水弯腰法 操作方法: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同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利用胃部靠近膈肌的解剖关系,通过弯腰动作改变膈肌的位置,从而缓解膈肌痉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喝水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胃肠道,弯腰动作要缓慢进行,防止摔倒等意外。比如老年人身体柔韧性较差,弯腰时动作要轻柔缓慢。 呼吸调整法 操作方法:用纸袋或塑料袋罩住口鼻,进行深呼吸,重复几次。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呼吸中枢,从而抑制打嗝。对于成年人可以较好地应用,但儿童要注意纸袋或塑料袋的大小,避免造成窒息风险,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袋子,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 穴位按压法 操作方法:可以按压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用拇指按压,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还可以按压攒竹穴,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中,用拇指或食指按压。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按压穴位的力度要适当调整,儿童的穴位较为敏感,力度要轻柔,成年人可以适当增加力度,但也以自身能耐受为准。比如孕妇在按压穴位时要注意避免按压过强刺激导致不适,应选择较为轻柔的按压方式。
2025-10-16 11:28:43 -
莫名其妙打嗝止不住怎么办
缓解打嗝有深呼吸法、喝水弯腰法、纸袋呼吸法、惊吓法等方法,若为疾病引起的顽固性打嗝或打嗝持续超48小时伴其他症状如剧烈腹痛等需就医,儿童操作相关方法要注意适度,成人药物干预遵医嘱。 喝水弯腰法 具体操作: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同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为胃部离膈肌较近,弯腰时可起到按摩膈肌的作用,能促使膈肌放松从而止住打嗝。对于成年人较易操作,儿童进行时要注意弯腰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引起不适。 纸袋呼吸法 具体操作:用一个小纸袋罩住口鼻,进行重复呼吸。这样可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抑制打嗝反射。但要注意纸袋的清洁卫生,避免病菌感染,儿童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纸袋堵塞口鼻发生危险。 惊吓法 具体操作:趁其不注意突然惊吓。这是利用强烈的情绪刺激来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不过对于儿童要注意惊吓程度,不能过于剧烈,以免给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强烈惊吓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等不良后果。 药物干预(特殊情况) 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顽固性打嗝,如胃肠疾病、脑部疾病等导致的打嗝,可能需要使用药物,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诊断后进行。例如一些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可能对因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打嗝有一定作用,但儿童一般不优先考虑药物干预,应先尝试非药物方法,成人使用药物也需遵循医生指导。 疾病导致的打嗝需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打嗝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仍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消瘦、黑便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如消化道溃疡、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头颅CT等,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出现这种情况都应重视,儿童若长时间打嗝且伴有异常表现更要尽快就医,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疾病可能发展较快。
2025-10-16 11:27:18 -
胃炎可以吃黑枣吗
胃炎患者能否吃黑枣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吃,急性发作期不宜吃;儿童患者幼儿期一般不建议,稍大儿童要谨慎少量尝试;老年患者病情稳定期吃熟的且控量,急性发作期不能吃;合并糖尿病者病情稳定期要严格控量;有胃部手术史者病情稳定后少量尝试且观察耐受情况。 胃炎急性发作期:当胃炎处于急性发作期,有明显的胃痛、呕吐、反酸等症状时,不建议吃黑枣。此时胃黏膜处于比较敏感、受损的状态,黑枣相对较硬,食用后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症状。 不同年龄胃炎患者吃黑枣的注意事项 儿童胃炎患者:儿童胃炎患者食用黑枣更需谨慎。如果是幼儿胃炎,由于其消化功能较弱,黑枣不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胃部负担,所以一般不建议食用;稍大些的儿童胃炎患者,若处于病情稳定期想吃黑枣,也应少量尝试,并观察食用后的反应,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食用量,但仍要注意不能过量。 老年胃炎患者:老年胃炎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病情稳定期可以吃黑枣,但要注意吃熟的黑枣,并且控制好量,因为老年人消化能力下降,过多食用黑枣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引起腹胀等问题。如果是老年胃炎急性发作期,则绝对不能吃黑枣,以免加重病情。 有特殊病史胃炎患者吃黑枣的情况 合并糖尿病的胃炎患者:黑枣中含有一定糖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胃炎患者,即使胃炎病情稳定想吃黑枣,也需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并且要相应减少当天其他主食的摄入量,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因为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而高血糖状态不利于胃炎的康复,甚至可能加重胃黏膜的损伤等情况。 有胃部手术史的胃炎患者:有胃部手术史的胃炎患者,胃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黑枣时更要格外小心,一般建议在病情稳定且经过医生评估后,少量尝试,并观察胃部的耐受情况。如果食用后出现胃部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2025-10-16 11:25:49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会不会癌变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存在一定癌变风险,其癌变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过程,受Hp感染、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可通过治疗Hp感染、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胃镜检查来预防癌变,患者应重视疾病管理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影响因素方面 年龄因素:中老年患者相对年轻患者癌变风险可能略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对各种损伤因素的抵御能力减弱,长期的炎症刺激更易导致细胞异常增生进而癌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酗酒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会加重炎症损伤,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癌变风险上升。长期高盐、辛辣饮食同样会刺激胃黏膜,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增加癌变可能性。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史较长,且病情反复不愈,胃黏膜反复受到炎症损伤和修复,细胞发生异型增生的概率增加,癌变风险也就相应提高。 预防癌变的措施 治疗Hp感染:一旦确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且伴有Hp感染,应积极进行Hp根除治疗。目前常用的是含有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的四联疗法,通过根除Hp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患者需戒烟限酒,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盐、辛辣食物的摄入。 定期胃镜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胃镜,必要时还可进行病理活检,以便早期发现胃黏膜的异常病变,如异型增生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Hp阳性、年龄较大、病史较长等,更要密切监测。 总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有癌变可能,但通过积极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癌变风险,患者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重视疾病的管理。
2025-10-16 11:24:18 -
胃b超能看出胃炎吗
胃B超对胃炎诊断有局限性,受气体干扰难清晰显示胃黏膜细微病变,胃炎主要检查方法中胃镜可直接观察病变、取活检明确性质,准确性高,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胃炎诊断不如胃镜直观;不同人群胃炎检查有注意事项,儿童做胃镜需家长安抚、禁食,胃B超受胃内气体影响,老年人做胃镜要评估心肺功能,胃B超也受胃内气体影响,有特殊病史人群胃镜和胃B超检查均可能受影响,怀疑胃炎通常建议选胃镜明确诊断。 胃炎的主要检查方法及优势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还能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炎症、萎缩还是肠化生等,其诊断准确性较高,能清晰呈现胃黏膜的细微结构改变。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通过口服钡剂,利用X线透视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蠕动等情况,对于一些较大的病变如胃溃疡、胃肿瘤等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于胃炎的诊断不如胃镜直观,尤其对胃黏膜的细微病变显示不如胃镜。 不同人群胃炎检查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做胃镜检查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恐惧,需要家长做好安抚工作。在检查前要禁食6-8小时,确保胃内空虚,以便于观察。对于胃B超检查,儿童胃内气体情况也会影响结果,检查前可能需要适当控制饮食,减少气体产生。 老年人:老年人做胃镜检查时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本状况,因为胃镜检查是侵入性操作,有一定风险。而胃B超检查相对无创,但同样受胃内气体影响,若老年人存在胃肠胀气等情况,会影响胃B超对胃炎的判断。 有特殊病史人群:如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的人群,胃的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胃镜检查时要注意操作难度,胃B超检查也可能因解剖结构改变而影响对胃炎的准确判断。 总之,胃B超不是诊断胃炎的首选和主要方法,对于怀疑胃炎的患者,通常建议选择胃镜检查来明确诊断。
2025-10-16 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