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胃癌在哪个阶段会出现疼痛

    早期胃癌多数无明显疼痛症状部分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进展期胃癌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可现多样持续可能加重的上腹痛,肿瘤破溃或溃疡形成时具溃疡病疼痛特点伴反酸嗳气,肿瘤转移则有相应转移部位疼痛。 一、早期胃癌阶段的疼痛表现 早期胃癌阶段多数患者无明显疼痛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轻度不适、饱胀感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此阶段疼痛出现概率较低且症状不典型。 二、进展期胃癌阶段的疼痛情况 1.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当胃癌进展至中期或晚期,肿瘤细胞侵犯胃壁深层组织及周围神经、血管等结构时,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钝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持续,且可能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例如,肿瘤侵犯胃周神经丛时,可导致较为明显的持续性上腹痛。 2.肿瘤破溃或溃疡形成时:胃癌进展过程中若发生溃疡,患者可出现类似溃疡病的疼痛特点,如进食后疼痛加重或有规律的疼痛节律改变等,疼痛可能因进食刺激溃疡面而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3.肿瘤转移引发疼痛:当胃癌发生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肝脏、骨骼等部位时,也可能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疼痛,若转移至骨骼,可表现为转移部位的骨痛;转移至肝脏可引起右上腹疼痛等,此时疼痛与原发肿瘤进展及转移灶相关。

    2025-08-07 15:20:26
  • 摩罗丹可以治疗慢性胃炎的哪些证型

    摩罗丹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兼气滞证(表现为胃脘胀满隐痛、纳呆食少等,通过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胃黏膜病变缓解)及脾胃阴虚兼气滞证(出现胃脘灼热隐痛、口干舌燥、舌红少津等,凭滋阴和胃、理气解郁改善),孕妇需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要密切关注胃肠反应,严重基础病史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以防药物与基础病用药相互作用影响病情或加重脏器负担。 摩罗丹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中以下证型:一、脾胃虚弱兼气滞证,此证型常见胃脘胀满、隐痛、纳呆食少等表现,摩罗丹通过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胃黏膜病变等机制发挥作用,能有效缓解脾胃虚弱且伴有气滞导致的胃脘不适等症状,研究表明其可改善脾胃虚弱状态下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二、脾胃阴虚兼气滞证,该证型多出现胃脘灼热隐痛、口干舌燥、舌红少津等症状,摩罗丹可凭借滋阴和胃、理气解郁之效,改善脾胃阴虚兼气滞引发的胃脘不适,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及气机运行来缓解相关症状。特殊人群方面,孕妇应谨慎使用摩罗丹,因药物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胃肠反应,因其生理机能减退,胃肠对药物的耐受及代谢可能与青壮年有别;有严重基础病史(如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以防药物与基础病用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病情或加重脏器负担。

    2025-08-07 15:12:48
  •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得的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亲吻等)、粪-口传播(污染水源或食物等)途径传播,家庭成员间密切接触为重要因素,儿童因接触频繁、饮食卫生意识相对薄弱等更易受影响需注重家庭内卫生防护降低感染几率。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一、口-口传播:1.共用餐具、水杯等:幽门螺旋杆菌可存在于感染者的口腔唾液中,若健康人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通过唾液交换导致感染,尤其在家庭聚餐等密切接触场景中,儿童因与家庭成员接触频繁,若家长感染且未注意卫生,易通过此类方式被传染。2.亲密接触如亲吻:感染者与他人亲吻时,口腔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可直接传播给对方,儿童可能因与家长的亲昵行为面临感染风险。 二、粪-口传播:1.污染水源或食物:幽门螺旋杆菌随感染者粪便排出,若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健康人接触后经口摄入可能引发感染,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水源管理不善的地区,儿童因饮食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更易受此类传播影响。此外,家庭成员间生活密切接触是重要传播因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家族史者感染风险较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因生活习惯及与家人接触频率等因素,需特别注意家庭内的卫生防护以降低感染几率。

    2025-08-07 15:07:39
  • 为什么胃窦脂肪瘤

    胃窦脂肪瘤形成主要与脂肪代谢异常(受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影响且不同年龄人群风险有差异)、局部组织发育异常(胚胎发育阶段组织异常分化致脂肪增生聚集且个体有差异)、慢性炎症刺激(长期胃窦慢性炎症刺激致纤维与脂肪异常增生且与生活方式、既往病史有关,有长期胃部慢性炎症病史者风险更高)相关。 胃窦脂肪瘤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一、脂肪代谢异常,当机体整体脂肪代谢出现紊乱时,脂肪细胞有可能在胃窦部位异常聚集,进而形成脂肪瘤,这种代谢紊乱可能受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因身体代谢功能差异,在脂肪代谢异常时患胃窦脂肪瘤的风险有所不同;二、局部组织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阶段,胃窦部位的组织若出现异常分化情况,就会致使脂肪组织异常增生聚集,不同性别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遗传等因素影响,局部组织发育异常的概率虽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个体差异存在;三、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胃窦部位慢性炎症刺激,会引发局部纤维组织与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这与个体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有关,比如有长期胃部慢性炎症病史的人群,胃窦脂肪瘤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

    2025-08-07 15:00:01
  •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会传染吗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会传染,主要通过口-口(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和粪-口(污染水源食物)途径传播,儿童、老人、卫生习惯差者及密切接触者易感染。 传播途径 口-口途径:比如共用餐具、水杯,因为在共同进餐时,如果感染者的唾液污染了餐具等,健康人使用后就可能被感染;还有情侣之间的亲密接触,如接吻等,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 粪-口途径:幽门螺旋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其他人接触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如果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可能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与家人共用餐具等,更容易被传染;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也较容易通过上述传播途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生活方式方面,经常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就餐,或者有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勤洗手等,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其家庭成员等密切接触者相比其他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因为他们处于相对容易接触到传染源的环境中。

    2025-08-07 14:53: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