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肠镜切除息肉住院几天

    肠镜切除息肉住院天数受息肉大小、数量、部位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影响,术前准备需1-2天,术后观察依情况定,老年、儿童及有基础病史患者住院时间可能因自身特点延长。 具体住院天数流程示例 术前准备阶段:一般需要1-2天,主要是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心电图等,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肠镜下息肉切除操作,同时进行肠道清洁准备,比如口服泻药清理肠道,以保证肠镜操作视野清晰。 手术及术后观察阶段:手术当天完成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如果术后观察24-48小时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血等并发症迹象,一般较小的息肉在术后3-5天可以考虑出院;而对于复杂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观察,确保安全后再出院。 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所以住院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一般需要5-7天甚至更久,以便更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腹部情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儿童患者:儿童进行肠镜切除息肉相对较少见,若进行该操作,住院时间会根据息肉具体情况调整,一般需要更谨慎观察,因为儿童恢复情况可能受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影响,住院时间可能在5-7天左右,密切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确保恢复良好。 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需要更好地控制基础病以促进恢复,住院时间可能会因基础病控制情况而有所延长,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血糖波动,高血压患者需要稳定血压,一般可能需要5-7天甚至更长时间,确保基础病不影响术后恢复,身体状况稳定后再出院。

    2025-10-17 10:23:02
  • 胃溃疡还能饮酒吗

    胃溃疡患者不能饮酒,因为酒精会刺激胃黏膜、促进胃酸分泌,加重病情,老年、女性胃溃疡患者及有其他基础病史的胃溃疡患者受饮酒影响更严重,易引发严重并发症或影响整体健康。 1.酒精对胃溃疡的不良影响 刺激胃黏膜:酒精属于刺激性物质,会直接刺激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正常情况下,胃黏膜有自身的保护机制,能抵御胃酸等的侵蚀,但酒精会破坏这一保护机制。例如,研究表明,酒精可使胃黏膜的血流量减少,黏液分泌减少,从而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胃酸更容易损伤胃黏膜,使胃溃疡症状加重,如引起更剧烈的腹痛等。 促进胃酸分泌:饮酒后,酒精会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更多的胃泌素,进而促进胃酸大量分泌。过多的胃酸会进一步腐蚀胃溃疡的创面,不利于溃疡的愈合,甚至可能导致溃疡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有临床研究发现,胃溃疡患者饮酒后,胃酸分泌量比不饮酒时明显升高。 2.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老年胃溃疡患者:老年人本身胃肠道功能减退,胃溃疡的愈合能力相对较弱。饮酒对老年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刺激和对胃酸分泌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更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老年人饮酒后发生胃出血的风险比年轻患者更高,且一旦发生出血等情况,病情往往较难控制。 女性胃溃疡患者:女性胃溃疡患者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胃黏膜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饮酒对女性胃溃疡患者胃黏膜的损害可能比男性更为显著,需要更加严格地避免饮酒。 有其他基础病史的胃溃疡患者:如果胃溃疡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饮酒还可能产生额外的不良影响。例如,饮酒可能影响心血管药物的疗效,同时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会加重胃溃疡病情,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2025-10-17 10:21:10
  • 结肠有多长

    成人结肠全长约1.5米,可分为升、横、降、乙状结肠等部分,各部分长度有别,不同年龄、性别结肠长度有差异,特殊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改变结肠长度,结肠相关疾病可能影响其结构和功能但不直接改变原始长度。 成人结肠全长约1.5米,可分为升、横、降、乙状结肠等部分,各部分长度有别,不同年龄、性别结肠长度有差异,特殊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改变结肠长度,结肠相关疾病可能影响其结构和功能但不直接改变原始长度 结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度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成人结肠全长约1.5米。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部分。升结肠长约12-20厘米,起自盲肠,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折向左形成结肠右曲(肝曲);横结肠长约50-60厘米,是结肠最长最活动的部分,自结肠右曲向左前下方走行,至脾下极下方转折形成结肠左曲(脾曲);降结肠长约20-25厘米,自结肠左曲起沿腹腔左外侧区下行,至左髂嵴处续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长约40-50厘米,呈“乙”字形弯曲,位于左下腹,续于降结肠,末端连于直肠。 不同年龄阶段,结肠长度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一般儿童的结肠相对成人较短,但也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达到成人的长度范围。对于女性和男性,结肠长度总体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与身高、体型等因素有关。一些特殊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一般不会直接改变结肠的长度,但可能会引起结肠功能的紊乱等问题。如果存在结肠相关疾病病史,如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可能会影响结肠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但一般不会直接改变结肠的原始长度。

    2025-10-17 10:19:39
  • 秋水仙碱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秋水仙碱吃了拉肚子多因药物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同人群情况不同,一般人群需观察腹泻程度,老年人要防脱水等,儿童一般不建议用,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需告知医生病史,医生评估后采取相应措施。 不同人群吃秋水仙碱拉肚子的情况及注意 一般人群:普通成年人在服用秋水仙碱出现拉肚子时,首先要注意观察拉肚子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度腹泻,可尝试通过调整用药时间等方式来缓解,比如在饭后服用秋水仙碱,可能会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但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服用秋水仙碱后更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下降,所以更要密切关注腹泻带来的脱水等问题。一旦出现拉肚子,需要更谨慎地处理,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秋水仙碱的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儿童人群:儿童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使用秋水仙碱,因为儿童对秋水仙碱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使用秋水仙碱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拉肚子的风险更高,且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儿童应避免使用秋水仙碱,若有相关疾病需要治疗,需寻找其他更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 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等的人群,服用秋水仙碱后更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类人群在服用秋水仙碱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胃肠道病史,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适合使用秋水仙碱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比如可能需要在使用秋水仙碱的同时配合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物等。

    2025-10-17 10:17:30
  • 南瓜籽驱蛔虫方法

    南瓜籽含南瓜子氨酸等成分可麻痹蛔虫助其排出,食用方式是炒熟去壳嚼食,儿童、成人有不同食用量注意事项,特殊病史人群需谨慎,且效果或因感染程度而异,严重或无效时应就医换用有效驱虫药物。 一、南瓜籽驱蛔虫的原理 南瓜籽中含有南瓜子氨酸等成分,能够麻痹蛔虫,使其无法附着在肠壁上,从而随粪便排出体外。 二、南瓜籽驱蛔虫的具体方法 食用方式:将南瓜籽炒熟后,去除外壳,直接嚼食南瓜籽仁。一般来说,儿童可以每次食用15-30克左右,成人每次可食用50克左右。连续食用几天,通常建议连续服用2-3天。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使用南瓜籽驱蛔虫时,要注意南瓜籽的食用量,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同时,儿童应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食用操作,避免发生呛咳等意外情况。 成人:成人在食用南瓜籽驱蛔虫时,也要注意适量,虽然成人的胃肠道耐受性相对较好,但过量食用也可能会出现腹胀等消化不良的表现。 特殊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在食用南瓜籽驱蛔虫时需要谨慎。因为南瓜籽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有可能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此时可以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使用南瓜籽驱蛔虫以及确定合适的食用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南瓜籽驱蛔虫的效果可能因蛔虫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蛔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或者服用南瓜籽后蛔虫未被有效驱除,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更有效的驱虫药物等进行治疗。

    2025-10-17 10:14: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