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直肠炎怎么检查

    直肠炎的检查方法包括直肠指检(适用于各年龄段,可初步了解直肠情况)、直肠镜检查(成年常用,可直接观察病变并取活检)、粪便检查(所有患者适用,辅助诊断及指导治疗)、血常规检查(各年龄段,了解炎症感染程度)、钡剂灌肠检查(成年可考虑,观察肠道形态等)。 一、直肠指检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种年龄段怀疑直肠炎的患者,包括儿童、成人及老年人。 操作及意义:医生戴上手套或指套,将手指伸入直肠进行触摸。可以初步了解直肠的质地、有无肿块、触痛等情况。例如,若直肠黏膜粗糙、触之易出血,可能提示直肠炎存在。 二、直肠镜检查 适用人群:成年患者较为常用,儿童需根据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操作及意义: 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如黏膜是否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通过直肠镜可以清晰看到直肠内部的详细状况,对于明确直肠炎的类型(如溃疡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有重要价值。例如,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直肠黏膜多呈现弥漫性充血、水肿,有颗粒状改变,易出血。 还可以在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直肠炎以及明确病变性质(如是否有癌变等)的金标准。病理检查能确定炎症是单纯性的还是有其他异常细胞改变等情况。 三、粪便检查 适用人群:所有怀疑直肠炎的患者均可进行,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方式无本质差异,但儿童留取粪便标本需注意合适的收集方法。 操作及意义: 粪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如果有大量白细胞,提示肠道可能有炎症反应,对直肠炎的诊断有辅助意义。例如,细菌性直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往往可见较多白细胞。 粪便培养可以查找有无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对于感染性直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作用。比如,若培养出痢疾杆菌,则考虑为细菌性痢疾导致的直肠炎。 四、血常规检查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进行。 操作及意义:通过检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及炎症反应的程度。如果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有炎症感染因素参与直肠炎的发生。例如,急性感染性直肠炎患者往往会出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的情况。 五、钡剂灌肠检查 适用人群:成年患者可考虑,儿童一般较少采用,需医生根据病情评估。 操作及意义:通过向直肠和结肠内注入钡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可以观察直肠和结肠的形态、蠕动情况以及有无狭窄、龛影等异常。对于一些肠道结构的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比如能发现直肠炎导致的肠管狭窄等情况,但相对直肠镜检查,其对黏膜病变的直观性不如直肠镜。

    2025-10-16 13:04:45
  • 吃海鲜拉肚子,如何快速止泻

    吃海鲜拉肚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非药物快速止泻措施包括补充水分(如喝口服补液盐或少量多次温开水)和调整饮食(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等),儿童和老人有不同注意事项,若非药物措施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明确原因 吃海鲜拉肚子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海鲜不新鲜导致细菌、病毒感染,或本身对海鲜过敏等。若因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副溶血性弧菌等感染肠道引发炎症导致腹泻。 二、非药物快速止泻措施 (一)补充水分 原因:拉肚子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及时补充水分可预防脱水。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很重要,尤其是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脱水风险更高。 做法: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其能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也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次喝100-150毫升左右,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呕吐。 (二)调整饮食 原因:在拉肚子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继续食用海鲜等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消化负担,促进止泻。 做法:可食用米汤、面汤、软面条等。比如米汤,将大米煮烂后取上层清汤饮用,其容易消化,还能补充能量;面汤可以用普通面条煮制,去除面渣后饮用。对于儿童,可适当调整辅食,如给婴儿喂食少量的苹果泥(需制作细腻)等,苹果泥中的果胶有收敛作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原因: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吃海鲜拉肚子时更需关注。儿童脱水症状可能发展较快,所以补充水分要更及时且注意方法。 注意事项:儿童补充水分时,口服补液盐的用量需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严格按照说明书来,避免自行随意调配导致电解质补充不当。饮食方面,要确保食物绝对卫生、易消化,如婴儿的奶量要适当调整,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稀释奶粉等。 (二)老人 原因:老人身体机能衰退,胃肠功能、水电解质调节功能等都不如年轻人,吃海鲜拉肚子可能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情况。 注意事项:老人补充水分时,要缓慢饮用,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加重心脏负担。饮食上要更加谨慎选择,若老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选择米汤等食物时要注意对血糖的影响,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四、就医情况 如果采取上述非药物措施后,拉肚子症状仍没有改善,或者出现了严重症状如剧烈呕吐、高热、大便带血、脱水表现(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等),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2025-10-16 13:01:36
  • 急性胃炎注意什么

    急性胃炎需从多方面进行护理,饮食上急性期暂禁食后渐给清淡易消化流质,缓解期过渡并注意营养均衡与规律进餐;生活习惯上保证充足休息、腹部保暖;药物使用要避免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病情观察要密切监测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儿童患者需家长更留意其情况。 一、饮食方面 1.急性期饮食调整:急性胃炎发作时,应暂时禁食,让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一般禁食6-12小时左右,之后可逐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加重。 对于儿童患者,急性胃炎时更要注意饮食的温和与易消化,如婴儿可能需要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奶,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不适。 2.缓解期饮食注意:病情缓解后,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软面条、蒸蛋羹等,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要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二、生活习惯方面 1.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急性胃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儿童患者在急性胃炎时更需要充足的休息,家长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孩子过度玩耍劳累,影响身体恢复。 2.腹部保暖:注意腹部的保暖,尤其是胃部,避免受寒。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痉挛,加重腹痛等症状。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对于婴幼儿患者,腹部保暖尤为重要,可给孩子穿上肚兜等保护腹部,防止着凉。 三、药物使用注意 1.避免滥用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急性胃炎,所以要避免自行滥用这类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 对于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其他慢性疾病需要服药,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胃部情况,由医生权衡药物的利弊,选择对胃黏膜刺激较小的药物或调整用药方案。 四、病情观察方面 1.症状监测:密切观察自身的症状变化,如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是否有呕吐、腹泻等症状,以及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性状等。如果腹痛加剧、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 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哭闹不安、呕吐频繁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

    2025-10-16 13:00:40
  • 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萎缩性胃炎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多样且因人群不同有差异,包括消化不良相关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腹胀、早饱,其他系统相关的食欲不振、贫血相关表现、精神神经症状等,了解其症状特点对早期发现诊断及评估健康状况很重要。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等,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能在进食后加重或减轻,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不如年轻人准确,而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因这些因素影响胃黏膜状态,使疼痛症状更易出现且相对顽固。例如一些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胃黏膜长期受酒精刺激,发生萎缩性胃炎后上腹部不适症状可能较为明显。 腹胀: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尤其是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有明显饱腹感,这是因为胃的消化功能减弱,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胃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使腹胀症状相对更突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更易发生且不易缓解。 早饱:进食量明显少于正常人进食量时就觉得已经吃饱,这也是胃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的表现,生活不规律的患者,如经常熬夜、饮食无定时的人,胃肠功能紊乱,早饱症状可能更频繁出现。 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对食物的欲望降低,不想进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就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再患萎缩性胃炎后食欲不振现象可能更严重,会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 贫血相关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因胃内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女性患者在生理周期失血基础上,若合并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贫血,症状可能会加重,表现得更为疲惫、气短等;儿童患者若患萎缩性胃炎出现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发现并干预。 精神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神经症状,这与胃部不适长期困扰导致的心理压力有关,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人群,患萎缩性胃炎后更易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且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具有多样性,了解这些症状特点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萎缩性胃炎以及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都非常重要,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关注相应症状表现,以便及时就医进行规范诊治。

    2025-10-16 12:59:43
  • 胰腺炎怎样治疗好得快

    胰腺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防治休克)、药物治疗(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病因治疗(胆源性胰腺炎针对胆道疾病治疗、酒精性胰腺炎严格戒酒)、重症胰腺炎治疗(监护、营养支持、抗感染),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期)注意事项,不同人群治疗各有特点,需综合考虑进行相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禁食与胃肠减压:急性胰腺炎发病后需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可减少胰液分泌,缓解腹胀等症状,利于病情恢复,对于各年龄段的胰腺炎患者均适用,尤其是急性胰腺炎患者。 2.补液防治休克: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于有休克倾向的患者尤为重要,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根据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调整补液量和成分。 二、药物治疗 1.抑制胰液分泌药物: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可抑制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适用于各类胰腺炎患者,需遵医嘱合理应用。 2.抑制胰酶活性药物:如加贝酯等,能抑制胰酶的活性,对胰腺炎的治疗有一定帮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使用。 三、病因治疗 1.胆源性胰腺炎:若由胆道结石等胆道疾病引起,需针对胆道疾病进行治疗,如对于有胆道结石的患者,根据结石情况可选择内镜下取石等方法,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方式需综合考虑其身体耐受等情况。 2.酒精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患者,戒酒是关键的治疗措施之一,有助于病情控制和恢复。 四、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1.监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腹部体征观察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各年龄段患者均需细致监护。 2.营养支持: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病情稳定后若肠道功能允许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保证患者营养供给,不同年龄患者营养需求不同,需合理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3.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用药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胰腺炎: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及时就医,因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未完善,治疗需更谨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营养支持要兼顾儿童生长发育需求。 2.老年胰腺炎: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中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胰腺炎治疗的影响,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用药需权衡利弊,监测各项指标更频繁。 3.妊娠期胰腺炎:妊娠期胰腺炎较为复杂,治疗需兼顾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2025-10-16 12:58: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