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早期肝硬化b超描述
早期肝硬化B超表现:肝脏大小形态上,儿童早期肝硬化大小改变不典型,成人可现边缘稍钝,长期饮酒或有肝炎病史者表现与相关病因有关;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因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病因致肝硬化回声有细微差别但B超为初步提示;门静脉系统方面,门静脉和脾静脉可无明显增宽或轻度增宽,脾脏可无明显增大或轻度增大,有基础疾病者门静脉系统改变可能更早异常,门静脉内径正常约1.3cm以下,早期肝硬化时可能1.3-1.4cm左右,脾厚男性<4cm,女性<3.5cm,早期可轻度增厚。 早期肝硬化B超表现:肝脏大小形态上,儿童早期肝硬化大小改变不典型,成人可现边缘稍钝,长期饮酒或有肝炎病史者表现与相关病因有关;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因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病因致肝硬化回声有细微差别但B超为初步提示;门静脉系统方面,门静脉和脾静脉可无明显增宽或轻度增宽,脾脏可无明显增大或轻度增大,有基础疾病者门静脉系统改变可能更早异常,门静脉内径正常约1.3cm以下,早期肝硬化时可能1.3-1.4cm左右,脾厚男性<4cm,女性<3.5cm,早期可轻度增厚 肝脏大小和形态 肝脏大小可能正常或轻度肿大,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有变化。从形态上看,肝脏边缘可能稍变钝。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和成人的早期肝硬化在肝脏大小和形态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肝脏相对柔软,早期肝硬化时肝脏大小改变可能相对不典型;成人则可能更易观察到边缘稍钝等表现。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的人群早期肝硬化时肝脏形态改变可能更明显与饮酒导致的肝损伤相关,有肝炎病史的人群则与原发病的进展有关。 肝实质回声 肝实质回声可能增粗、增强。这是因为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回声改变。在不同性别上,男性和女性早期肝硬化时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的表现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硬化可能有不同特点,如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丙肝导致的肝硬化在肝实质回声上可能有细微差别,但B超主要是初步提示,还需结合其他检查。 门静脉系统 门静脉内径可能无明显增宽或轻度增宽,一般门静脉内径正常约1.3cm以下,早期肝硬化时可能在1.3-1.4cm左右。脾静脉可能无明显增宽或轻度增宽,脾脏可能无明显增大或轻度增大,脾脏厚度正常男性一般<4cm,女性<3.5cm,早期肝硬化时可能轻度增厚。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门静脉高压风险因素的人群,早期肝硬化时门静脉系统的改变可能更早出现异常,需密切监测。
2025-10-16 12:51:01 -
胃镜怎么做
胃镜检查前要进行饮食、签署同意书、药物等准备,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插入胃镜观察并可能活检,检查后要注意饮食、休息和观察症状,不同人群在各环节需特别关注以保障检查顺利和患者健康。 1.检查前准备 饮食准备: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禁饮2小时左右,以保证胃内空虚,便于观察。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若存在低血糖风险,可在检查前适当补充少量糖水,但要遵循医生指导;儿童患者则需根据年龄严格控制禁食禁饮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禁食4-6小时,禁饮2-3小时。 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需了解胃镜检查的目的、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药物准备:可能会使用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胶浆,以减少检查时的恶心、呕吐等不适。对于精神紧张的患者,可能会使用镇静剂,但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评估,如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使用镇静剂需谨慎调整剂量;儿童患者一般不轻易使用镇静剂,可通过安抚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 2.检查过程 患者体位: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插入胃镜:医生将胃镜经口腔缓缓插入,依次通过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在插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咽部不适、恶心等感觉,医生会根据情况让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配合检查。对于儿童患者,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轻柔操作,避免造成损伤;老年人可能存在食管等部位的生理变化,操作时需更加谨慎。 观察与活检:医生会通过胃镜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若发现病变,会取组织进行活检,以便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后注意事项 饮食:检查结束后,需等待咽部麻醉剂作用消失后再进食,一般可先饮用少量温水,若无不适,可逐渐过渡到软食、正常饮食。对于儿童患者,进食时间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防止误吸;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饮食恢复需更加缓慢。 休息:检查后需休息一段时间,避免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儿童患者检查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促进身体恢复;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症状观察:密切观察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若出现剧烈腹痛、大量黑便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是否有异常表现;老年人自身感知能力可能下降,家属需加强观察。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检查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能较好地完成检查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检查效果,但不同人群在检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健康。
2025-10-16 12:50:06 -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发烧和腹泻是何原因
新冠病毒感染引发免疫应答致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点改变而发烧不同个体发烧程度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活跃可能发烧明显老年人免疫弱发烧可能温和但需警惕,病毒直接侵袭肠道或全身炎症反应致腹泻儿童肠道功能不完善更易腹泻且基础肠道病者感染后腹泻可能加重或病程延长,儿童感染新冠发烧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更易高热需物理降温腹泻要及时补水电解质,老年人感染新冠发烧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腹泻因肠道功能减退易脱水要保证充足水分必要时就医补电解质,有基础疾病者感染新冠后腹泻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发烧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退热措施。 一、发烧的原因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引发免疫应答。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被激活,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设定点,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出现发烧症状。不同个体因免疫反应强度不同,发烧程度可能有差异,儿童免疫系统相对活跃,可能发烧较明显,但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发烧程度可能相对温和但需警惕潜在严重情况。 二、腹泻的原因 新冠病毒可直接侵袭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在肠道内复制增殖,损伤肠上皮细胞,影响肠道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同时,病毒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也会波及肠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蠕动紊乱等,进而引起腹泻。儿童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更易出现腹泻且可能影响营养吸收;有基础肠道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后,腹泻症状可能加重或病程延长。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 儿童感染新冠出现发烧时,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更易出现高热,需密切监测体温,可通过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等)辅助降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强效退热药物;腹泻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适当饮用口服补液盐。 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发烧可能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如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发热可能加重心脏负担,需监测体温及基础疾病相关指标;腹泻时因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水分和电解质吸收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要注意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必要时就医补充电解质。 有基础疾病者 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如肠炎、溃疡等)的患者感染新冠后,腹泻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需关注腹泻频率、性状等变化;发烧时要避免因用药不当加重胃肠道负担,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退热措施。
2025-10-16 12:49:07 -
严重拉肚子该怎么办
严重拉肚子需从多方面应对,一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二是调整饮食,婴幼儿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儿童及成年人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并增富含电解质食物摄入;三是就医评估与治疗,婴幼儿病情变化快需及时就医,儿童及成年人症状持续不缓解等要及时就医;四是腹部护理,各年龄段适当保暖腹部。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原因:严重拉肚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至关重要。比如婴幼儿严重拉肚子时,身体水分流失快,若不及时补充,容易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成年人严重拉肚子也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电解质紊乱症状。 具体方法:可以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调配合适的浓度饮用。如果不方便获取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制简单的糖盐水,即在温开水中加入少量糖(如葡萄糖)和盐(如氯化钠),比例大致为糖5克、盐1.75克溶于500毫升水中。 二、调整饮食 婴幼儿: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喂养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每次喂养时间可能相对缩短;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以减轻肠道消化负担。 儿童及成年人:应暂时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糯米等。可以选择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同时,适当增加富含钾、钠等电解质食物的摄入,如香蕉(富含钾)等。 三、就医评估与治疗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若出现严重拉肚子,如频繁腹泻、精神差、哭闹不安、体温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可能会给予静脉补液等治疗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根据情况使用一些肠道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儿童及成年人:如果拉肚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剧烈腹痛、血便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可能会进行大便培养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等情况,若有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四、腹部护理 各年龄段人群:可以适当对腹部进行保暖,比如使用温热的毛巾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等;儿童和成年人也可以通过穿着合适厚度的衣物来保持腹部温暖,这有助于缓解因拉肚子引起的腹部不适。
2025-10-16 12:47:15 -
做胃镜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胃镜检查前需进行饮食、药物、心理等多方面准备,要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告知医生病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以保证检查安全顺利进行。 检查前4小时:开始禁饮,包括水、饮料等,成人禁饮清水等至少4小时,儿童禁饮时间也类似,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禁饮2-4小时不等,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等情况。 药物准备 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如果患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需提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暂停服用。一般来说,阿司匹林需在胃镜检查前3-7天停用,氯吡格雷可能需要提前1周左右停用,因为这些药物会增加胃镜检查中出血的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权衡停药与不停药的风险后给出具体建议。 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可以用少量清水送服降压药物,以保证血压稳定;糖尿病患者如果正在服用降糖药,需根据检查时间和进食情况调整降糖方案,避免发生低血糖等情况,具体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心理准备 放松心态:很多患者对胃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应尽量放松心情。可以通过与医生沟通了解胃镜检查的过程,减轻焦虑情绪。家属也可以在旁边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检查。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提前安抚好儿童情绪,给儿童讲解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让儿童能够配合检查。 其他准备 告知医生病史: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例如,如果患者有心脏病史,医生需要评估胃镜检查时的风险;如果有药物过敏史,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药物(如麻醉药物等)。 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检查前,患者或家属需要签署胃镜检查的知情同意书,了解检查的风险、益处等相关信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检查前要更详细地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对于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有人陪同检查,并且在检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 儿童:儿童做胃镜时需要更加谨慎,要选择合适型号的胃镜,操作要轻柔。家长要在检查前安抚好儿童,让儿童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操作。同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合理控制药物(如麻醉药物等)的用量。 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妊娠期女性做胃镜检查,若必须进行,需充分评估风险,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且告知风险后谨慎进行。
2025-10-16 12:4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