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通过腹泻减肥可行吗
通过腹泻短期内体重下降并非有效消耗脂肪而是机体水分及部分电解质丢失,频繁腹泻会破坏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营养吸收致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并对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肠道疾病患者产生特殊不良影响,总之通过腹泻减肥不可行且有诸多健康风险。 一、短期体重下降的本质 通过腹泻短期内体重下降并非是脂肪的有效消耗,而是机体水分及部分电解质等的丢失。正常人体重构成中脂肪占比较小,仅靠腹泻快速减重无法实现脂肪的实质性减少,这种减重方式是不科学且短暂的。 二、对肠道功能的损害 频繁腹泻会破坏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场所,正常情况下肠道黏膜有其稳定的结构和功能来保障营养物质的摄取。而腹泻时,肠道蠕动紊乱,会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短,许多营养成分还未来得及被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体外,长期如此可引发营养不良。例如,会造成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矿物质(如钙、铁等)等的缺乏,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作。 三、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腹泻会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如钾、钠、氯等。以钾离子为例,血钾水平异常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问题;血钠水平紊乱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出现乏力、意识障碍等情况。对于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儿童:儿童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会严重干扰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稳定摄取,进而阻碍身体正常的生长、智力发育等,因为儿童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更高且敏感。 孕妇:孕妇腹泻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早产、流产等风险,同时自身电解质紊乱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会直接传递给胎儿,维持孕妇自身电解质平衡对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疾病患者:本身有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的人群,腹泻会进一步加重肠道黏膜的损伤,导致原有病情恶化,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泻会使肠道炎症部位进一步受损,炎症反应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 四、总结 通过腹泻减肥是不可行的,其不仅不能实现健康有效的减肥目的,还会带来诸多严重的健康风险,包括肠道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不同人群面临的风险程度和影响各异,因此不建议采用通过腹泻来减肥的方式。
2025-10-16 12:28:20 -
剖腹产后产妇在坐月子期间拉肚子,是否还能进行母乳喂养
剖腹产后产妇坐月子期间拉肚子分情况,轻微非感染性可继续母乳喂养需调饮食补水,细菌感染性腹泻用影响小抗生素权衡或暂停,病毒感染性腹泻可能增婴儿风险重时暂停且隔离,自身状态需关注水电解质平衡及休息心态,特殊情况合并基础病个体化评估且婴儿需观察异常及时就医。 一、轻微非感染性腹泻时的母乳喂养情况 若剖腹产后产妇坐月子期间的拉肚子为轻微非感染性因素导致,如因饮食结构临时改变(少量进食生冷、油腻食物等)引起的轻度腹泻,通常仍可进行母乳喂养。此时母体免疫系统可通过乳汁传递部分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给婴儿,且母乳喂养有助于维持产妇子宫恢复等生理过程,一般对婴儿影响较小。需注意产妇自身应适当调整饮食,避免继续摄入可能加重腹泻的食物,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以维持乳汁质量。 二、感染性腹泻时的母乳喂养考量 1.细菌感染性腹泻:若产妇因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感染等)出现拉肚子情况,部分致病菌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此时需谨慎评估。若产妇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应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权衡继续母乳喂养的风险与益处,必要时可能需暂停母乳喂养,待感染控制且停药合适时间后再恢复。 2.病毒感染性腹泻:例如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病毒可能存在于乳汁中,此时母乳喂养可能增加婴儿感染风险。若产妇病情较重,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可能需暂停母乳喂养,待病毒感染控制后再考虑恢复母乳喂养,同时产妇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三、产妇自身状态与母乳喂养的关联 产妇拉肚子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水电解质平衡,若因腹泻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会影响乳汁的质和量,此时可能需适当调整母乳喂养方式,必要时通过补液等措施维持自身健康以保障乳汁供应。同时,产妇需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这也有助于身体恢复及乳汁质量维持。 四、特殊情况的温馨提示 对于剖腹产后的产妇,尤其是身体较为虚弱的情况,拉肚子时更需注重个体化评估。若产妇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拉肚子可能对血糖等指标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母乳喂养,此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状态、腹泻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并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调整。婴儿方面,需密切观察其大便情况、精神状态等,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10-16 12:26:59 -
早晨起床恶心
晨起恶心可能由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鼻部疾病(如鼻窦炎)、妊娠相关、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引发,育龄女性有停经史需排查妊娠并调整饮食,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及胃肠状况定期体检,儿童需排查喂养不当等,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药应谨慎调整方案。 一、可能的医学原因及对应情况 1.消化系统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夜间平卧时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可引发晨起恶心,常见于肥胖者、长期进食高脂高糖食物者,此类人群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可能异常。 慢性胃炎:胃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消化功能紊乱,晨起时可能因胃肠蠕动及胃酸分泌等因素出现恶心,常伴随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等表现。 2.鼻部疾病: 鼻窦炎:鼻腔分泌物增多,夜间睡眠时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反射性恶心,晨起时因分泌物积聚更易出现此症状,常伴有鼻塞、流涕、头痛等表现。 3.妊娠相关: 育龄女性晨起恶心可能与妊娠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通常在停经6周左右开始出现,还可伴有晨起呕吐、乏力、食欲改变等表现。 4.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晨起恶心症状,此类人群多伴随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等表现。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产生晨起恶心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降压药等,具体与药物作用机制及个体差异相关。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若有停经史且出现晨起恶心,需首先排查妊娠,可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检测明确,妊娠相关晨起恶心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缓解。 2.老年人:需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晨起恶心,同时要关注胃肠功能状况,排查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建议定期体检监测健康状况。 3.儿童:晨起恶心需排查喂养不当、上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的鼻部问题等,若为婴幼儿要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如呕吐、腹泻、精神状态改变等,必要时就医排查病因。 4.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出现晨起恶心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式缓解,如调整生活作息、改善饮食结构等,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若因药物导致晨起恶心,应在医生评估下调整用药方案。
2025-10-16 12:25:40 -
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吗
木香顺气丸对慢性胃炎可能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以改善相关症状的作用,但不同人群使用需考虑不同情况,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使用时均有各自需注意之处,应在医生专业指导下决定是否选用其针对慢性胃炎治疗。 一、木香顺气丸对慢性胃炎的可能作用 木香顺气丸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的功效。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胃炎多与脾胃不和、湿浊中阻等因素相关,木香顺气丸可能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因脾胃不和、湿浊阻滞引起的胃脘胀痛、嗳气纳呆等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然而,其具体对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还需从现代药理学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明确。有部分临床观察发现,对于一些因气机不畅、湿阻中焦导致的慢性胃炎患者,服用木香顺气丸后,胃脘不适等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慢性胃炎患者。 二、不同人群使用木香顺气丸需考虑的情况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般不建议轻易使用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除非在专业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盲目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且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在使用木香顺气丸时要谨慎。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其整体健康状况、基础疾病情况以及肝肾功能等,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女性: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经期、孕期、哺乳期等,使用木香顺气丸需特别注意。孕期女性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避免使用;经期女性使用需观察是否会对月经周期等产生影响;哺乳期女性使用则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的患者,使用木香顺气丸时,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因为木香顺气丸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或者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及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木香顺气丸对慢性胃炎可能有一定的改善症状的作用,但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谨慎使用,最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决定是否选用木香顺气丸来针对慢性胃炎进行相关治疗。
2025-10-16 12:21:44 -
大黄泡水喝能排宿便吗
大黄泡水喝对排宿便有一定潜在作用,因其含蒽醌衍生物可刺激肠道蠕动等,但有局限性,个体差异影响效果,不能替代健康生活方式,还可能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不能盲目依赖大黄泡水喝排宿便,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维持正常排便功能。 一、大黄本身的泻下作用机制 大黄含有蒽醌衍生物等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肠液分泌,从而起到一定的泻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促进排便,对于缓解宿便有一定潜在作用。有研究表明,其蒽醌类成分能作用于肠道神经,改变肠道的运动节律,促使粪便排出。 二、使用大黄泡水喝排宿便的局限性 1.个体差异影响效果 不同人群对大黄的反应不同。例如,健康人群和患有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溃疡等)的人群对大黄泻下作用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健康人群可能在适当使用下能一定程度促进排便,但对于肠道功能已经受损的人群,过度使用大黄泡水喝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 年龄方面,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年人不同。老年人肠道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儿童肠道发育尚未完善,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大黄泡水喝来排宿便,因为可能会对儿童尚未成熟的肠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2.不能替代健康生活方式 单纯依靠大黄泡水喝排宿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肠道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持正常排便至关重要,如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这是比单纯依赖大黄更健康的方式。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肠道蠕动,而合理运动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些都不是仅靠大黄泡水喝能完全替代的。 3.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长期或不当使用大黄泡水喝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可能导致肠道对药物的依赖,使得自身肠道蠕动功能逐渐减弱,反而加重便秘问题。而且过量使用大黄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大黄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等风险,所以孕妇绝对禁止使用大黄来泡水喝排宿便。 总之,大黄泡水喝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对排宿便有一定作用,但不能盲目依赖,并且要考虑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同时更应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
2025-10-16 12:1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