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免疫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展开-
风湿病,用红外线烤灯见光灯泡可以缓解吗
红外线烤灯通过温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来缓解风湿病症状,不同风湿病类型应用效果不同,使用有适用人群、方法及禁忌,还可与其他治疗联合应用,使用时需遵循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红外线烤灯对风湿病缓解的作用机制 红外线烤灯主要通过温热效应发挥作用。红外线能够被人体组织吸收,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风湿病患者,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温热刺激可以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风湿病相关的疼痛和不适。例如,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关节的肿痛有积极意义。 二、不同风湿病类型中红外线烤灯的应用效果 (一)骨关节炎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红外线烤灯的温热作用可以增加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相关症状。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骨关节炎患者常见的关节疼痛、僵硬等表现。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定期使用红外线烤灯进行局部照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二)类风湿关节炎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缓解期,红外线烤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它能改善受累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带来的局部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存在明显的红肿热痛时,单纯使用红外线烤灯可能效果有限,且需结合规范的抗风湿药物治疗。 三、使用红外线烤灯的注意事项 (一)适用人群 1.成年风湿病患者:一般成年风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可以考虑使用红外线烤灯辅助缓解症状,但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2.儿童风湿病患者:低龄儿童由于皮肤娇嫩,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使用红外线烤灯时需要特别谨慎。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儿童,使用时也要严格控制距离和时间,避免造成皮肤烫伤等不良后果。因为儿童的皮肤厚度、对温度的感知等与成人不同,不当使用容易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 (二)使用方法及禁忌 1.使用距离和时间:一般建议距离皮肤20-30厘米左右,每次照射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不同的风湿病患者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可适当调整,但不宜过长时间照射,以免引起皮肤灼伤。例如,皮肤较薄的部位如关节周围的皮肤,更要注意控制距离和时间。 2.禁忌情况:皮肤有破损、感觉障碍的风湿病患者不宜使用红外线烤灯,因为这类患者可能无法及时感知温度变化,容易导致烫伤。另外,在关节急性炎症明显红肿热痛时,单纯依靠红外线烤灯可能不够,且要避免在这些情况下过度依赖红外线烤灯而延误正规治疗。 四、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 红外线烤灯可以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联合应用。例如,在使用抗风湿药物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烤灯的温热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药物的作用效果。在康复训练前后使用红外线烤灯,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对于风湿病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协同作用。但在联合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9-30 12:13:50 -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风湿病治疗包括药物、非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需依病情选;非药物治疗中急性发作期要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还有热疗、冷疗、按摩针灸等,儿童做相关治疗需谨慎;手术有关节置换术、滑膜切除术等,不同患者依病情阶段和个体情况选治疗方法,治疗中要监测病情调方案,关注患者特殊因素影响。 一、药物治疗 风湿病的药物治疗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如布洛芬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能延缓病情进展,比如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有较多副作用,像泼尼松;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的免疫靶点发挥作用,例如英夫利西单抗等。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和病情阶段的风湿病患者,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锻炼 休息:在风湿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关节等病变部位得到缓解,减少进一步损伤。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尽量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 锻炼:病情缓解期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肌肉力量和整体健康状况。比如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适合进行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游泳能在水中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重,同时锻炼肌肉;散步则简单易行,能促进关节活动和血液循环。但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对于儿童风湿病患者,锻炼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其年龄和病情的运动,如温和的伸展运动等,既不能过度限制导致关节僵硬,也不能运动不当造成损伤。 2.物理治疗 热疗:可采用热敷、温泉浴等方式,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例如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热敷腰部等部位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僵硬。 冷疗:在急性炎症期,如痛风急性发作时,局部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按摩与针灸:适度的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气血运行;针灸对于一些风湿病引起的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不过儿童患者进行针灸等治疗时要非常谨慎,需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手术治疗 1.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损的风湿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关节破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术,如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和适应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是否进行。 2.滑膜切除术 对于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切除手术可以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减轻炎症,延缓关节破坏进展,但术后也需要配合药物等治疗来维持效果。 不同的风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个体情况,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比如女性患者在用药时需考虑激素等药物对月经等方面的影响,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的耐受性等。
2025-09-30 12:11:12 -
痛风能怀孕吗
痛风患者可以怀孕,但需注意相关情况。若处于稳定期相对风险低,发作期或血尿酸控制不佳会有影响。怀孕前要控制血尿酸至目标值、评估病情;孕期需定期监测、避免诱因,严重关节畸形可能影响分娩方式,有痛风史计划怀孕的女性需风湿免疫科和妇产科共同评估管理以保障健康。 痛风患者可以怀孕,但需要注意病情的控制情况。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如果痛风处于稳定期,即没有急性关节炎发作,血尿酸水平控制较好,那么怀孕相对风险较低;但如果痛风处于急性发作期,或者血尿酸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对怀孕产生一定影响。 对怀孕的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血尿酸水平过高可能会增加胎儿畸形、早产等风险。长期高尿酸血症的孕妇,其体内的尿酸盐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孕妇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对孕妇自身的影响:怀孕过程中,孕妇的身体代谢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痛风的病情。部分孕妇在怀孕期间痛风发作频率可能增加,因为怀孕时身体的激素水平、血容量等都会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而且如果痛风反复发作,会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关节破坏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 怀孕前的准备 血尿酸控制:怀孕前应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尿酸低于360μmol/L。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来实现。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血尿酸仍不达标,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在怀孕早期使用需要谨慎,而非布司他在孕妇中的安全性数据相对较少,需要权衡利弊。 病情评估:需要对痛风的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关节畸形等情况,因为严重的关节畸形可能会影响怀孕过程中的分娩方式等。同时,要回顾痛风的发作病史,了解发作的频率、诱因等,以便在怀孕期间更好地预防痛风发作。 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怀孕期间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尿常规等指标,密切关注痛风病情变化以及肾脏功能等情况。一般建议每1-2个月监测一次血尿酸,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痛风发作的迹象。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如避免突然的着凉、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等。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因为肥胖也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怀孕期间要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一般建议每周体重增长不超过0.5kg。 分娩方式的考虑:如果孕妇存在严重的关节畸形,尤其是影响骨盆等部位关节的畸形,可能需要考虑剖宫产等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对于有痛风病史且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风湿免疫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共同评估和管理下进行备孕和孕期保健,充分了解怀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2025-09-30 12:10:21 -
痛风的症状早期
痛风早期有关节局部和全身伴随等症状,关节局部有突发剧烈疼痛(各年龄段可发,中老年人多见,男性相对多,与不良生活方式、高尿酸血症病史有关,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等,伴红肿热痛)和关节肿胀(中老年人多见,男性相对多,与不良生活方式、高尿酸血症病史有关,关节体积增大、活动受限);全身伴随有发热(各年龄段可发,中老年人相对常见,与不良生活方式、高尿酸血症病史有关,多为低热,因关节局部炎症致全身炎症应答);还有皮肤改变(各年龄段可发,男性和女性无明显差异,与不良生活方式、高尿酸血症病史有关,受累关节周围皮肤可有薄屑,严重时破溃有尿酸盐结晶析出)。 一、关节局部症状 1.突发的剧烈疼痛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轻患者若有高尿酸血症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出现。男性发病相对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生活方式中饮酒、高嘌呤饮食等更为常见有关。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嘌呤饮食、大量饮酒等生活方式的人群,尿酸水平易升高,更易在早期出现痛风关节疼痛。例如,长期喜爱食用动物内脏、海鲜且经常饮酒的人,尿酸结晶易在关节局部沉积,引发早期突发的剧烈疼痛。 病史情况:有高尿酸血症病史的人群,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局部沉积是导致早期症状的重要原因。当尿酸盐结晶刺激关节周围组织时,就会引发突发的剧烈疼痛,疼痛往往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如刀割样或撕裂样,患者常难以忍受。 具体表现: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腕、指、肘等关节。关节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疼痛加剧。 2.关节肿胀 年龄性别等因素:同样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相对高发。在生活方式方面,如前面所述的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尿酸升高风险,进而导致关节肿胀。有高尿酸血症病史者更易出现关节肿胀。 具体表现:受累关节出现肿胀,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增加等原因所致。肿胀的关节外观可见体积增大,皮肤紧绷,活动受限。 二、全身伴随症状 1.发热 年龄性别等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发热,但中老年人相对常见,男性和女性无明显性别差异在发热本身的发生上,但可能与基础疾病的易感性等有关。生活方式不良者可能因尿酸升高引发炎症反应更易出现发热。有高尿酸血症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者更易在早期出现发热。 具体表现:部分患者在痛风早期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引起全身的炎症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症状。 三、其他可能表现 1.皮肤改变 年龄性别等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男性和女性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不良者皮肤出现相关改变的风险更高。有高尿酸血症病史者皮肤改变可能更明显。 具体表现:在受累关节周围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薄屑,随着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皮肤破溃,有尿酸盐结晶析出等情况。这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周围沉积,刺激皮肤组织,导致皮肤代谢和结构发生改变。
2025-09-30 12:09:51 -
痛风与性生活有关系吗
痛风发作期身体不适及药物可能影响性生活,缓解期病情控制良好时可正常性生活,但需注意避免诱发发作及特殊情况,如频率适度、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受伤等,合并基础疾病及年龄较大者性生活更需谨慎。 一、痛风发作期对性生活的影响 1.身体不适方面 痛风发作时,受累关节会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常见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这种身体上的痛苦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性欲和性生活体验。例如,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因关节疼痛难以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而且身体的不适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进一步降低对性生活的兴趣。从年龄因素来看,无论是青年还是中老年痛风患者,在发作期都会因为身体的疼痛和不适而受到明显影响。对于男性患者,疼痛可能会影响勃起功能等;对于女性患者,身体的不适也会干扰性生活的正常进行。 从生活方式角度,痛风患者发作期需要休息、制动等治疗,这也限制了性生活的开展。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在发作期应避免性生活,以利于身体集中精力对抗痛风炎症,促进关节恢复。 2.药物影响方面 治疗痛风发作的药物可能会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一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和性生活意愿。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有关。年轻患者可能相对更关注药物对性功能的潜在影响,而中老年患者可能更侧重于痛风症状的控制,但总体来说药物的副作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性生活相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二、痛风缓解期的性生活情况 1.一般情况 在痛风缓解期,患者如果病情控制良好,关节无明显疼痛、肿胀等症状,是可以进行正常性生活的。此时身体状态相对稳定,对性生活的影响较小。从性别角度,男性和女性痛风患者在缓解期都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性生活。对于年轻的痛风患者,在缓解期合理的性生活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心理状态;中老年痛风患者在缓解期适度的性生活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痛风复发。 从生活方式来看,痛风缓解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安排性生活。一般建议性生活频率不宜过高,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关节情况来调整。例如,每周1-2次较为合适,但具体还需个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 2.特殊注意事项 即使在缓解期,痛风患者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性生活过程中要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受伤等情况。如果性生活后出现关节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止并观察。对于有痛风病史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进行性生活时要更加谨慎。因为性生活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等情况,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风险,所以这类患者在性生活前最好咨询医生,评估身体状况是否允许进行性生活。年龄较大的痛风患者在缓解期进行性生活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关节损伤,同时要关注自身的体力情况,不要过度消耗体力。
2025-09-30 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