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免疫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展开-
睡起来手关节疼痛是什么原因
睡起来手关节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30-50岁女性,自身免疫反应致关节滑膜炎症,晨僵超1小时、手关节对称疼痛等)、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关节软骨退变等致手关节受累,活动后疼痛加重等)、腱鞘炎(手工劳动者等因手指频繁活动致屈肌腱与腱鞘摩擦发炎,屈伸手指时疼痛明显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年男性多见,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升高,手关节夜间突然剧烈疼痛等)、外伤因素(有明确外伤史,疼痛部位与外伤相关等)、感染因素(手关节感染病原体,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等),出现该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不同患者治疗侧重点不同,还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关节、保暖等。 一、类风湿关节炎 相关情况: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女性。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关节滑膜炎症有关,晨僵(包括手关节)是常见症状之一,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意义较大,患者手关节疼痛常呈对称性,同时可能伴有关节肿胀、畸形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阳性,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晚期可出现关节间隙狭窄、骨质侵蚀等。 二、骨关节炎 相关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手关节的骨关节炎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有关。长期劳损、年龄增长是重要诱因,手的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易受累,疼痛在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缓解,检查可见关节周围骨质增生,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等。 三、腱鞘炎 相关情况:如屈肌腱腱鞘炎,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家庭主妇等。由于手指频繁活动,导致屈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引起腱鞘炎症,可出现手关节疼痛,尤其在屈伸手指时疼痛明显,局部可能有压痛,有时可摸到硬结。 四、痛风性关节炎 相关情况:多见于中年男性,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有关。手关节是常见受累部位之一,常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剧烈,类似刀割样,局部红肿明显,血尿酸检查可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关节液中可找到尿酸盐结晶,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后可出现骨质侵蚀等改变。 五、外伤因素 相关情况:如果夜间睡眠时手关节受到压迫、扭伤等外伤,也会引起疼痛。有明确的外伤史,疼痛部位与外伤部位相关,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一般可明确。 六、感染因素 相关情况:手关节感染细菌等病原体也可导致疼痛,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关节穿刺液检查可发现病原体等。 如果出现睡起来手关节疼痛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治疗侧重点可能不同,例如老年患者骨关节炎相对常见,治疗需考虑其身体机能等多方面因素;女性患者类风湿关节炎需关注自身免疫相关情况等。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手关节,注意保暖等。
2025-09-30 12:08:27 -
肩膀怕风怕冷是风湿吗
肩膀怕风怕冷不一定是风湿,可能由肩部劳损、肩周炎等其他原因导致,也可能由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相关疾病引起,要明确需结合详细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出现相关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关节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措施。 一、可能导致肩膀怕风怕冷的其他原因 1.肩部劳损 年龄与性别因素:中老年人由于肩关节周围组织退变,更容易出现肩部劳损;女性相对男性在激素等方面有差异,也可能因日常劳作等因素导致肩部劳损。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肩部频繁活动的人群,如画家、打字员等,肩部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在受到风邪侵袭时就会出现怕风怕冷的感觉。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或者肩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会使肩部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紧张,从而出现怕风怕冷现象。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不注意肩部保暖,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就容易引发肩部怕风怕冷。 2.肩周炎 年龄与病史关联: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患肩周炎的风险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等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影响肩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导致肩部关节囊等组织发生粘连、炎症等改变,出现怕风怕冷且肩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生活方式因素:肩部外伤后恢复不当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肩周炎,进而出现肩膀怕风怕冷。比如肩部曾有过扭伤等外伤,没有得到proper康复治疗,就可能发展为肩周炎,出现相关不适。 二、风湿相关导致肩膀怕风怕冷的情况 1.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当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累及肩关节时,会引起关节滑膜炎症,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怕风怕冷等症状。 年龄与性别体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相对更易患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在青少年群体中,若感染链球菌后未及时控制,就可能引发风湿性关节炎,出现肩膀怕风怕冷等关节症状。 2.类风湿关节炎 病理特点: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滑膜炎,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当累及肩部时,会出现肩膀怕风怕冷、疼痛、僵硬等症状,且症状往往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年龄与性别因素:发病年龄通常在30-50岁,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3倍。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使得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增加,进而出现肩部怕风怕冷等表现。 要明确肩膀怕风怕冷是否为风湿,需要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症状特点以及相关检查,如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还有肩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如果出现肩膀怕风怕冷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关节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2025-09-30 12:07:50 -
儿童风湿热的诊断标准
儿童风湿热诊断需依据主要诊断标准(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次要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若有两项主要诊断标准或一项主要诊断标准加两项次要诊断标准且有近期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证据,高度提示诊断,要考虑儿童年龄特点及相关生活方式等情况,有风湿热病史或风心病儿童出现症状时需警惕复发。 一、主要诊断标准 1.心脏炎 新出现的杂音(如心尖区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多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所致。儿童风湿热心脏炎中,心肌、心内膜和心包均可受累,心肌受累可表现为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内膜受累主要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最常受累,出现相应瓣膜的反流或狭窄杂音。 2.多关节炎 常为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关节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一般在数周内消退,不留畸形,但可反复发作。 3.舞蹈病 多见于儿童,女性稍多见。表现为无目的、不自主的面部和四肢运动,如挤眉弄眼、伸舌、耸肩、肢体舞动等,常伴有情绪不稳定,一般在3个月内自行缓解,但可复发。 4.环形红斑 为淡红色、环形或半环形斑疹,边缘稍隆起,中心苍白,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时隐时现,不经治疗可消退,但可反复出现。 5.皮下结节 多为圆形、质硬、无压痛的小结节,直径0.1-1cm,与皮肤无粘连,常位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面,或枕部、前额头皮等处,多见于病程较长的儿童。 二、次要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既往风湿热病史或现患风湿性心脏病。 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呈持续或间歇性发热。 2.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反应物增高,如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阳性。ESR在风湿热活动期常增快,CRP在炎症反应时升高,反映体内的炎症状态。 抗链球菌抗体增高,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或抗脱氧核糖核酸酶B(anti-DNAseB)等升高,提示近期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因为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诊断流程 1.首先需要综合考虑主要诊断标准和次要诊断标准。如果有两项主要诊断标准,或一项主要诊断标准加两项次要诊断标准,同时有近期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如ASO升高等),则高度提示儿童风湿热的诊断。例如,患儿有心脏炎的主要诊断标准,同时有发热、ESR增快等次要诊断标准,并且ASO升高,就需要考虑风湿热的可能。 对于儿童风湿热的诊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因为不同年龄儿童风湿热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舞蹈病在儿童中的表现有其自身特点,而皮下结节在年幼儿童中相对较少见。同时,要结合患儿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接触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源的可能,如是否有居住环境拥挤、近期有链球菌性咽炎等情况。对于有风湿热病史或风湿性心脏病的儿童,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要更加警惕风湿热的复发,需要仔细评估各项诊断标准来明确是否复发。
2025-09-30 12:06:01 -
尿酸高脚痛的原因是什么
尿酸高脚痛主要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引发炎症,原因包括血尿酸生成过多(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其他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血尿酸生成过多 1.嘌呤代谢紊乱 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人体自身的嘌呤代谢过程中,一些酶的缺陷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内源性嘌呤生成增多。例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高,会加速嘌呤的合成,使血尿酸生成增加。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在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中更易出现此类嘌呤代谢异常。 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像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海鲜(如虾、蟹、贝类等)、浓肉汤等食物中嘌呤含量极高,长期大量食用会使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超出身体的代谢能力,从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沉积,引发脚痛。 2.尿酸排泄减少 肾脏功能异常: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脏疾病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尿酸的滤过减少;肾小管功能障碍时,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分泌减少,都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使血尿酸在体内潴留。此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尿酸排泄能力也会下降,更容易出现尿酸高脚痛的情况。 二、其他相关因素 1.性别与年龄 性别:一般来说,男性患尿酸高脚痛的风险高于女性。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有一定的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患痛风的风险会逐渐接近男性。 年龄:中老年人是尿酸高脚痛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嘌呤代谢和尿酸排泄功能,使得尿酸更容易在体内积聚。例如,50-60岁年龄段的人群,患痛风的概率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 饮酒:过量饮酒尤其是饮用啤酒,会显著增加尿酸高脚痛的风险。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一方面,酒精代谢会产生乳酸,抑制尿酸的排泄;另一方面,啤酒中含有较多的嘌呤,会增加尿酸的生成。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血尿酸水平往往较高,更容易出现脚痛症状。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减慢,包括尿酸的代谢。运动减少会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又是尿酸高脚痛的危险因素之一。体重增加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影响尿酸的排泄,同时脂肪组织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进一步加重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 脱水: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尿酸更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晶,从而影响尿酸的排泄。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引发尿酸高脚痛。 3.病史影响 其他代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尿酸高脚痛的发生率较高。例如,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某些降压药物时,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从而增加尿酸升高的风险。这些代谢性疾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尿酸高脚痛的发生发展。
2025-09-30 12:04:35 -
手指关节红肿发痒怎么回事
手指关节红肿发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敏反应(如接触性过敏、食物或药物过敏累及)、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以及痛风等,出现该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过敏反应 1.接触性过敏 原因:手指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洗涤剂、金属(如镍)、化妆品、某些植物等。例如,长期接触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的洗涤剂,可能会引起手指皮肤的过敏反应,导致关节红肿发痒。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类物质的人群风险更高。 表现:手指关节局部皮肤红肿,伴有瘙痒,可能还会有皮疹出现,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等。 2.食物或药物过敏累及手指关节 原因:食用某些过敏食物(如海鲜、芒果等)或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等)后,身体发生过敏反应,可能累及手指关节出现红肿发痒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和药物的过敏反应可能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对某些常见食物过敏概率相对较高,而成年人可能因服用特定药物出现过敏。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的人群风险增加。 表现:除手指关节红肿发痒外,可能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过敏表现,如皮肤红斑、瘙痒、呼吸困难等。 二、感染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原因:手指关节部位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例如,手部有微小伤口,接触到污染的物品后细菌感染,可导致关节红肿发痒。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皮肤破损后未及时处理的人群易患病。 表现:手指关节红肿,伴有疼痛、发热,瘙痒可能较明显,局部皮肤可能有化脓等表现。 2.病毒感染 原因:如手足口病病毒感染,除了手、足、口腔出现疱疹外,也可能累及手指关节出现红肿发痒情况;还有风疹病毒感染等也可能有类似表现。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感染相关病毒。 表现:手指关节红肿发痒,可能伴有全身发热、出疹等症状,不同病毒感染有其各自特定的全身表现特点。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1.类风湿关节炎 原因: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也有年轻化趋势。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群易患该病,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表现:手指关节多呈对称性红肿,早晨起床时可能有关节僵硬感,活动后可稍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等。 2.银屑病关节炎 原因:与银屑病相关,由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导致。有银屑病病史的人群发生银屑病关节炎的风险较高,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 表现:手指关节红肿发痒,同时皮肤可能有银屑病的典型表现,如红斑、鳞屑等。 四、其他原因 1.痛风 原因: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在手指关节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长期高嘌呤饮食、有痛风家族史等人群风险增加。 表现:手指关节突然出现红肿、剧痛,也可能伴有瘙痒,疼痛较为剧烈,常在夜间发作。 如果出现手指关节红肿发痒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30 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