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免疫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展开-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怎么诊断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临床表现有下腰背部等疼痛及不同人群表现差异等,体征检查可见骶髂关节压痛等;影像学检查中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CT可更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MRI能早期发现炎症改变;实验室检查炎症指标可提示炎症反应,HLA-B27阳性常见但阴性也不能排除,诊断时还需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儿童患者诊断需更谨慎。 临床表现方面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下腰背部疼痛或不适,这种疼痛通常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外周关节疼痛,常见的如膝关节、髋关节等,以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受累较为多见。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年轻男性相对更易出现相关表现,而女性患者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且不典型。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可能因关节劳损等因素增加患病风险,但具体关联还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有相关脊柱关节炎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体征检查:查体时可能发现骶髂关节压痛,腰椎活动度受限等表现,比如Schober试验阳性等,Schober试验是让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0点,向上10cm作标记为1点,向下5cm作标记为2点,令患者弯腰(保持双膝直立),测量0-2点的距离,若增加小于4cm则为阳性,提示腰椎活动度受限。 影像学检查方面 X线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变窄等改变,但X线对于早期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低。 CT检查:相较于X线,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能够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微小病变,如骶髂关节面的侵蚀、硬化等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软组织和早期骨髓水肿等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在未分化脊柱关节炎中,可早期发现骶髂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变,如骨髓水肿等,有助于早期诊断。 实验室检查方面 炎症指标:血常规中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可能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这些指标的升高并非特异性的,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HLA-B27检测:HLA-B27阳性在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患者中较为常见,但HLA-B27阴性也不能排除本病的诊断,因为约10%-20%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患者HLA-B27呈阴性。 在诊断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要注意与其他类似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进行鉴别诊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诊断时需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结合儿童的具体症状、家族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2025-09-30 11:44:08 -
手指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手指类风湿关节炎会引发晨僵、疼痛与压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受影响情况各异,病情发展会致手指相关异常及功能严重受限。 疼痛与压痛 表现:手指关节会出现疼痛,多为对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手指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有的患者表现为隐痛,有的则为较为剧烈的疼痛。同时,受累关节还会有压痛,用手指按压病变关节时会感到明显疼痛。对于儿童患者,手指类风湿关节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疼痛和压痛也较为明显,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手部正常活动和生长发育。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疼痛的感知产生一定影响,但疼痛本身的性质不会改变。生活方式中过度使用手指进行劳作的人群,手指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疼痛和压痛可能会更显著。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在病情复发时疼痛与压痛会加重。 肿胀 表现:由于炎症导致关节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原因,手指关节会出现肿胀。肿胀可使关节变得粗大,皮肤紧张发亮。近端指间关节常见梭形肿胀,这是手指类风湿关节炎较典型的表现之一。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肿胀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关节肿胀可能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发育。女性患者在患病后,肿胀可能会因病情波动而时轻时重。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手指关节更容易出现肿胀,因为寒冷潮湿环境会加重关节的炎症反应。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出现手指关节肿胀的概率相对增加。 畸形 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手指可能会出现畸形。常见的畸形有尺侧偏斜,即手指向小指一侧偏移;天鹅颈畸形,表现为近侧指间关节过伸,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纽扣花畸形,是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等。畸形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手指的功能,导致患者手部的抓握、精细动作等能力受限。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病情持续时间较长,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畸形。女性患者在患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畸形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手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的人群,会加速畸形的发展。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畸形出现的风险大大增加。 功能障碍 表现:手指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正常的手部动作,如握拳、伸指、拿取细小物品等。这是因为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手指的活动范围减小,力量减弱。儿童患者的手指功能障碍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如无法正常拿笔写字等。女性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因为手指功能障碍而面临更多不便,比如难以完成精细的手工操作等。生活方式上,依赖手部进行高强度工作的人群,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且未积极治疗的患者,功能障碍会逐渐加重。
2025-09-30 11:43:01 -
痛风脚趾肿痛怎么消肿
痛风脚趾肿痛可通过休息与制动、冷敷来一般处理;药物治疗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辅助消肿;要进行低嘌呤饮食调节;若处理后无缓解或加重等应及时就医,且痛风需长期管理,定期监测血尿酸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复发。 一、一般处理措施 (一)休息与制动 痛风脚趾肿痛时,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受累脚趾负重。因为活动会加重局部炎症和肿胀,休息并制动可以让脚趾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有利于炎症的消退。例如,卧床时可将脚部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其过度玩耍导致脚趾活动过多,影响消肿。 (二)冷敷 在痛风急性发作的初期,通常在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使用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脚趾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冻伤。 二、药物治疗辅助消肿 (一)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的作用,是痛风急性发作期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消肿的效果。例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 (二)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它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不过,秋水仙碱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更加谨慎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饮食调节 (一)低嘌呤饮食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因为高嘌呤饮食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增多,加重痛风的发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要注意饮食的调整。例如儿童,要避免让其过多食用含有高嘌呤的零食等。应多吃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低嘌呤食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帮助消肿。 四、就医评估与后续管理 (一)及时就医 如果痛风脚趾肿痛经过上述一般处理后没有明显缓解,或者肿痛持续加重、伴有发热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等,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并给予更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长期管理 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使本次脚趾肿痛消肿后,也需要进行长期管理。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保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同时,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低嘌呤饮食、适当运动等,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对于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更要注重长期的预防和管理。
2025-09-30 11:42:38 -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的症状
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症状多样,关节相关症状有外周关节(以下肢为主、上肢少数受累)及中轴关节(早期较轻,随病情进展出现相应表现);关节外症状包括肌腱端炎、眼部(急性前葡萄膜炎)、皮肤黏膜(银屑病样皮疹、口腔溃疡)及其他系统(心血管、呼吸等少数受累)症状。 一、关节相关症状 1.外周关节受累 下肢关节为主: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膝关节为例,患者可能出现膝关节部位的疼痛,在行走、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能有肿胀,皮肤温度可能略有升高,活动范围减小,如弯曲和伸直膝关节时感觉不灵活。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和青壮年中较为常见,性别差异不十分显著,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发病后的表现可能因活动量等因素有所不同,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能更早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上肢关节也可累及:少数患者会出现上肢关节受累,如肩关节、肘关节等,表现类似,出现疼痛、活动时不适等,但相对下肢关节受累的概率较低。 2.中轴关节表现早期较轻:骶髂关节和脊柱是中轴关节受累的常见部位,早期可能仅有骶髂关节的轻度疼痛、酸胀,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骶髂关节的炎症加重,疼痛持续时间延长,活动后可能稍有缓解但不如休息时明显。脊柱方面,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畸形等严重表现,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脊柱小关节等的炎症改变,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弯腰等活动受限,比如向前弯腰时触摸地面的距离逐渐减小等。 二、关节外症状 1.肌腱端炎 常见于跟腱、足底筋膜、髌腱等部位,表现为这些肌腱附着点的疼痛、肿胀,跟腱炎时患者跟腱部位疼痛,行走时足跟部受力会加重疼痛,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步态。青少年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腱端炎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2.眼部症状 约1/4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受累,主要是急性前葡萄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视力,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处理眼部症状,以避免视力损害等严重后果。 3.皮肤黏膜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表现,如银屑病样皮疹,多见于身体伸侧、头皮等部位,表现为红斑、鳞屑等;也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可能影响患者的进食等生活质量,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出现,但儿童患者可能因口腔溃疡疼痛而影响饮食摄入,需要注意营养补充等。 4.其他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但相对少见,需要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来早期发现。 呼吸系统: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肺部受累,如肺上叶纤维化等,但症状相对隐匿,可能仅表现为咳嗽等非特异性症状,需要结合影像学等检查来明确。
2025-09-30 11:40:42 -
反应性关节炎是不是很严重的病
反应性关节炎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多数患者病情具自限性经适当治疗可缓解,部分患者病情顽固有较严重情况,病情较轻者预后较好,病情较重者预后相对较差,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个体化方案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一、病情较轻的情况 1.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仅出现轻微的关节症状,如单个或少数几个关节的轻度疼痛、肿胀,活动轻度受限,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基本的肢体功能。例如,仅累及一个手指关节,肿胀不明显,疼痛较轻,不影响正常的抓握动作。这种情况通常对生活的影响较小,通过休息、简单的抗炎对症治疗等,病情容易得到控制。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若病情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关节不适,由于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可能在早期不易被察觉,但一般经过规范治疗后恢复较好。 2.预后情况 此类患者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康复,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不遗留明显的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在生活方式方面,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关节保暖等,可降低复发风险。 二、病情较重的情况 1.症状表现 关节受累情况:可出现多个关节的严重肿胀、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影响行走、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例如,多个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出现明显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疼痛剧烈,患者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 关节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关节外表现,如眼部受累可出现严重的结膜炎、虹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肠道受累可出现较为严重的腹泻;皮肤受累可出现大面积的皮疹等。这些关节外表现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眼部受累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性损害。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患有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反应性关节炎可能会加重基础病情,使病情更加复杂难控。例如,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合并反应性关节炎,关节炎症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而高血糖又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等,形成恶性循环。 2.预后情况 病情较重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遗留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例如,长期的关节炎症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屈曲畸形,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本身关节功能就有所减退,反应性关节炎若病情较重,可能会加速关节功能的衰退,严重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反应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关节受累情况、关节外表现以及是否有基础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采取个体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降低疾病的不良影响。
2025-09-30 1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