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免疫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展开-
痛风患者适合吃蛋白粉吗
痛风患者是否适合吃蛋白粉分情况,血尿酸正常或偏低且无蛋白质摄入不足者可谨慎食用但需控量,血尿酸偏高者通常不建议大量食用,老年痛风患者及合并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需特别注意,前者食用前最好咨询相关人员,后者一般不建议食用蛋白粉,因蛋白质代谢会影响尿酸且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等。 若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或偏低,且不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一般可以谨慎食用蛋白粉。蛋白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适量摄入蛋白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但即使如此,也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过多蛋白质的代谢可能会产生一些含氮物质,虽然一般不会直接显著影响血尿酸,但从整体健康管理角度仍需适度。 血尿酸水平偏高的痛风患者 对于血尿酸水平偏高的痛风患者,通常不建议大量食用蛋白粉。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尿酸,虽然蛋白质不是尿酸的主要来源(尿酸主要来源于体内嘌呤代谢),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增加尿酸生成的潜在风险,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进一步升高,从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 相关科学依据及原理 从尿酸生成角度来看,体内的嘌呤代谢是尿酸的主要来源,同时蛋白质中的某些氨基酸代谢也会产生少量尿酸。研究表明,过多的外源性蛋白质摄入会使体内核苷酸分解增加,进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例如有相关研究发现,当人体摄入过量蛋白质时,尿中尿酸排泄会有所增加,但对于血尿酸已经偏高的痛风患者,这种尿酸生成的增加可能超出了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不利于血尿酸的控制。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老年痛风患者:老年痛风患者往往同时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肾功能减退等。如果食用蛋白粉,需要更加严格控制摄入量,因为老年人肾功能下降时,对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减弱,更容易因蛋白质摄入过多而加重肾脏负担,同时也可能影响血尿酸水平。所以老年痛风患者在考虑食用蛋白粉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评估自身的蛋白质需求、肾功能等情况后再做决定。 合并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本身合并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其肾脏对尿酸和蛋白质代谢产物的处理能力更差。这类患者食用蛋白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恶化,同时也会增加尿酸升高的风险,所以此类患者一般不建议食用蛋白粉,若有蛋白质补充需求,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低蛋白来源且对尿酸影响小的方式。
2025-09-30 10:39:04 -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多数血常规无特异改变活动期血沉增快CRP升高HLA-B27约九成患者阳性但非确诊唯一依据影像学检查中X线为常用方法CT对早期骶髂关节细微病变更敏感MRI在早期炎症检测优于X线和CT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需医生询问病史并进行如4字试验、脊柱活动度检查等辅助诊断特殊人群里儿童要注意影像学表现差异选辐射小检查女性需考虑生理周期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数患者血常规无特异改变,部分活动期患者可能有轻度贫血。 2.血沉(ESR)与C反应蛋白(CRP):血沉常增快,CRP多升高,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可作为病情活动性的监测指标。 3.HLA-B27检测: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呈阳性,但HLA-B27阳性者不一定患病,该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但非确诊唯一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影像学方法。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间隙模糊等骶髂关节炎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硬化、间隙狭窄甚至融合;晚期可见脊柱呈“竹节样变”等典型改变。 2.CT检查:相较于X线,CT对早期骶髂关节细微病变更敏感,能更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骨质破坏、间隙狭窄或增宽等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 3.MRI检查:在检测骶髂关节及脊柱的早期炎症方面优于X线和CT,能发现X线及CT难以察觉的骨髓水肿、滑膜炎症等病变,对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三、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如“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下肢屈膝屈髋并将足跟置于对侧膝上,检查者下压患者屈膝的膝部,若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脊柱活动度检查(如Schober试验:测量患者直立位时耻骨联合上10cm及第7颈椎棘突下10cm处的距离,正常情况下两者间距离增加≥5cm,若小于该值提示脊柱活动受限)等,结合临床表现辅助诊断。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需关注骨骼发育情况,选择对儿童辐射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优先考虑MRI检查。 女性患者:检查时需考虑生理周期对血沉、CRP等指标的影响,尽量在非经期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2025-09-30 10:37:27 -
怎么判断是痛风
痛风可通过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关节液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综合判断,症状常为突发单个关节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升高、关节液有尿酸盐结晶等,影像学有相应改变,需与其他关节疾病鉴别。 一、症状表现 痛风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单个关节红肿热痛,多发生在夜间,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常见,其他如踝关节、膝关节等也可能受累。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像刀割或撕裂样,患者往往难以忍受。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病,但一般男性更为多见,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饮酒、高嘌呤饮食等有关。有痛风家族史或自身有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患痛风。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诊断痛风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男性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就属于高尿酸血症。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尿酸水平在急性发作期可能会受炎症等因素影响,不一定明显升高,所以单次血尿酸正常不能排除痛风可能。 2.关节液检查: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若在偏光显微镜下发现呈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对痛风的诊断有确诊意义。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急性发作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晰,周围可见增生反应。不同年龄的患者,X线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儿童痛风极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类似表现需考虑其他特殊情况。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对早期诊断痛风有一定帮助,尤其是能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尿酸盐结晶。对于有痛风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痛风相关病变。 四、综合判断 要综合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来判断是否为痛风。比如患者有突发单个关节剧烈红肿热痛,同时血尿酸升高,关节液中发现尿酸盐结晶,或者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就可以考虑痛风的诊断。但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疾病相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受累,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可协助鉴别;化脓性关节炎有感染相关表现,白细胞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
2025-09-30 10:36:42 -
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功能丧失及关节外表现。关节畸形包括手部的掌指关节半脱位致手指偏斜等及足部的足外翻等;关节功能丧失表现为多个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关节外表现有皮下类风湿结节(提示病情活动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肺间质病变(致呼吸困难等)、心脏受累(有心前区疼痛等),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受影响程度不同。 足部畸形:足部也会出现畸形,像足外翻、跖骨头向足底内侧移位,造成前足变宽,患者行走时会感到疼痛,严重影响行走功能。老年患者由于足部关节退变基础,加上类风湿关节炎的破坏,足部畸形可能更易导致行走困难等问题。 关节功能丧失 活动受限:晚期患者多个关节受累,关节活动度显著下降,严重者可能只能保持特定的屈曲或伸直姿势,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都变得困难。儿童患者若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活动,限制身体机能的发展;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关节退变基础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加重了关节功能丧失的程度。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皮下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等部位。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度压痛。类风湿结节的出现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其形成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下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形成结节。对于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类风湿结节;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免疫炎症反应,促进类风湿结节的形成。 肺间质病变:肺部受累表现为肺间质病变,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男性患者在吸烟等因素影响下,肺间质病变可能更易发生且进展较快;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肺部本身可能存在一定损伤,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肺间质病变会进一步加重肺部功能损害。 心脏受累:可出现心包炎等心脏受累表现,患者可能有心前区疼痛、心悸等症状。心脏受累是类风湿关节炎较为严重的关节外表现之一,其发生与炎症累及心脏相关结构有关。老年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存在一定减退,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心脏受累会对心脏功能产生更大影响;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心脏受累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心脏并发症。
2025-09-30 10:36:03 -
风湿挂什么科
风湿相关疾病一般挂风湿免疫科,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在此科诊治,儿童、老年、女性风湿患者有其特殊情况,医生会综合考虑进行相应诊断与治疗。 一、常见风湿性疾病及相关情况 1.类风湿关节炎 这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在风湿免疫科可以进行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影像学检查(如关节X线、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女性。患者可出现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脱发、蛋白尿等多种表现。风湿免疫科会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来诊断疾病,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3.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多见于青少年男性,主要表现为下腰部或臀部疼痛、僵直,活动后缓解。风湿免疫科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骶髂关节CT、磁共振成像等)、HLA-B27检测等进行诊断,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症状,以及使用生物制剂等控制病情进展。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点 1.儿童风湿患者 儿童风湿性疾病有其自身特点,例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在风湿免疫科就诊时,医生会特别关注儿童的用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配合医生监测儿童的病情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2.老年风湿患者 老年风湿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风湿免疫科就诊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来选择治疗药物,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女性风湿患者 女性风湿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需要特别关注。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在风湿免疫科就诊时,医生会与妇产科医生协作,制定合适的妊娠计划,评估妊娠风险,并在孕期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
2025-09-30 10: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