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华医学会免疫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展开
  •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痛风

    痛风的排查需从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首发症状多为单关节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有血尿酸、尿尿酸测定及关节液等检查,影像学有X线、超声等,特殊人群痛风表现可能不典型。 一、症状表现排查 痛风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突发的单关节红肿热痛,多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指、腕、肘等关节,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如刀割或咬噬样,夜间容易发作,部分患者可能在饮酒、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劳累、受凉后诱发。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男性血尿酸值>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则考虑高尿酸血症,但需要注意,部分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尿酸水平可能正常,因为血尿酸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急性炎症期身体的应激反应等。 2.尿尿酸测定:通过测定24小时尿尿酸水平,有助于判断尿酸是生成过多还是排泄减少,对于痛风的分型有一定帮助,比如尿酸排泄量<2.4mmol/24h为尿酸排泄减少型。 3.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这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可见双折光的针状尿酸盐结晶,若找到该结晶即可确诊痛风。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急性发作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见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骨皮质下出现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即痛风石所致的穿凿样缺损,具有一定特征性。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对早期诊断痛风及评估病情有一定价值,尤其是能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关节内尿酸盐沉积。 四、综合判断 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的关节症状,同时伴有血尿酸升高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再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痛风。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痛风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全面地进行检查和评估,儿童痛风相对少见,多与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孕妇痛风则需要考虑孕期生理变化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以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需谨慎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2025-09-30 10:12:07
  • 类风湿关节炎会产生哪些严重后果

    类风湿关节炎会带来多方面严重影响,包括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与残疾,使患者日常生活受限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引起内脏器官受累,如肺部出现间质性肺炎等、心脏出现心包炎等、血液系统出现贫血等;累及眼部引发巩膜炎等影响视力;对特殊人群也有不同影响,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及心理,老年患者会加重病情复杂性和治疗难度风险且用药需谨慎。 内脏器官受累 肺部受累:可出现间质性肺炎,患者会有咳嗽、气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进而导致呼吸困难,影响心肺功能,降低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长期的肺部病变还可能引发肺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肺功能的损害。 心脏受累:心包炎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胸痛等症状;还可能累及心肌、心内膜等,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加重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血液系统受累:患者可出现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等;还可能有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等情况,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贫血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体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眼部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眼部,引发巩膜炎、葡萄膜炎等。巩膜炎患者会出现眼部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葡萄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对患者的视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病变若未得到控制,不仅会影响关节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造成身材矮小等问题。同时,长期的疾病状态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会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加依赖他人,增加照护负担。而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类风湿关节炎的内脏受累等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此外,老年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对其肝肾功能等造成更大影响。

    2025-09-30 10:11:49
  • 痛风发作时怎么缓解

    痛风发作时需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如休息制动、局部冷敷,进行药物干预(如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大量饮水促进尿酸排泄、饮食控制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与制动 痛风发作时应立即让患者休息,避免受累关节活动。这是因为活动会加重关节的炎症反应和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是如此。例如,年轻患者在运动后突发痛风,应马上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休息,老年患者也应尽量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以减轻关节负担。 2.局部冷敷 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可以使用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一般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累关节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的人群,更要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二、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痛风发作时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这类药物需要谨慎,因为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例如,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可能会诱发胃出血等并发症。 2.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但它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等。对于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秋水仙碱需要密切监测,因为这类患者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三、生活方式调整相关 1.大量饮水 患者应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建议在2000-3000毫升左右,以促进尿酸的排泄。这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很重要,例如年轻患者如果平时有运动后痛风发作的情况,运动后更要注意增加饮水量;女性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也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帮助身体排出尿酸。 2.饮食控制 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这些高嘌呤食物,例如经常社交聚餐的人群,要注意控制饮食中高嘌呤食物的摄取量,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2025-09-30 10:09:46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晨僵、关节疼痛与肿胀、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等表现,晨僵多超1小时,年龄大、病程长更常见,女性可能更明显;关节疼痛对称持续,肿胀因炎症,畸形是晚期表现,年龄大、病程长且控制不佳易出现,这些因素致关节活动受限影响生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受影响程度有别但主要由病情决定。 一、晨僵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出现晨僵现象,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部位发紧、僵硬,活动受限,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者意义较大。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可能与夜间睡眠时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炎症介质积聚等因素有关,女性患者发病时晨僵表现可能相对更为明显。 二、关节疼痛与肿胀 疼痛:多为对称性、持续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如手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有所不同,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疼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 肿胀: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腔内炎症导致滑膜增生、积液等引起。受累关节局部肿胀,皮肤可能轻度发红,活动时肿胀部位疼痛加剧,这种肿胀在病情活动期更为显著,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肿胀表现无本质差异,但病情严重程度可能因个体生活方式等因素有所不同。 三、关节畸形 晚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如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膝关节的屈曲畸形等。这是由于长期炎症破坏关节软骨、韧带等结构,导致关节正常结构破坏,功能丧失。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畸形,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发展下可能因身体结构等因素畸形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但主要还是由病情本身决定。 四、关节功能障碍 由于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因素,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如穿衣、洗漱、行走等基本活动都可能受到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因身体机能不同,功能障碍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有差异,女性患者可能在家庭角色等方面因关节功能障碍面临更多挑战,生活方式也会因功能障碍而需要调整。

    2025-09-30 10:08:26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怎么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自身抗体检查(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磷脂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补体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肾脏活检),特殊人群检查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及相关影响。 一、一般检查 1.血常规:约90%的患者有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常低于4×10/L;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 2.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提示肾脏受累。 二、自身抗体检查 1.抗核抗体(AN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筛选指标,几乎所有患者的ANA均为阳性,但特异性低。 2.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3.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约30%,一旦出现,几乎终身阳性。 4.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阳性患者可出现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等抗磷脂综合征表现。 5.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精神症状相关。 三、补体检查 血清补体C3、C4水平常降低,尤其在疾病活动期,可反映疾病的活动性。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1.皮肤活检:对于有皮肤损害的患者,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表现为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 2.肾脏活检:对肾脏受累的患者,肾脏病理检查可明确肾脏病变的类型和程度,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自身抗体谱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ANA等指标仍有参考价值;妊娠期女性进行检查时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检查方式或药物相关干扰等情况,需在医生综合评估下进行各项检查项目的选择;老年患者检查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可能影响,比如老年人可能存在肾功能生理性减退等情况,在解读尿常规、肾功能相关指标时要结合其整体健康状况来综合判断。

    2025-09-30 10:07: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