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主要从事儿科免疫性疾病和危重病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儿内科各种过敏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咳嗽、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血管炎、牛奶过敏、尘螨过敏等),儿童风湿危重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狼疮危象等)的诊断和治疗,婴幼儿儿童反复感染(免疫缺陷型疾病等)的鉴别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免疫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儿童过敏免疫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
展开-
头孢输液能治风湿热吗
头孢输液不能直接治疗风湿热,风湿热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治疗主要是清除链球菌感染灶(首选青霉素类)和抗风湿治疗,头孢类药物针对细菌感染,与风湿热发病本质不相关,特殊人群使用头孢类药物也非针对风湿热病因治疗。 风湿热的主要病因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治疗上主要包括清除链球菌感染灶、抗风湿治疗等。清除链球菌感染灶主要是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因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头孢类药物虽然也有抗菌作用,但不是针对风湿热病因中清除链球菌的首选药物类型。 头孢类药物的抗菌谱与风湿热治疗的不相关性 头孢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其抗菌谱主要针对细菌,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但风湿热不是由细菌感染直接导致组织炎症损伤,而是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免疫炎症反应,所以头孢输液无法针对风湿热的发病本质起到治疗作用。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患风湿热时,在治疗链球菌感染灶方面,虽优先选择青霉素,但如果对青霉素过敏等特殊情况,会考虑其他抗菌药物,但头孢类药物不是针对风湿热病因的常规选择,而且儿童使用头孢类药物需要严格按照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等,但这与治疗风湿热的病因无关,重点是风湿热的核心是免疫反应而非细菌感染导致的直接炎症。 老年患者:老年风湿热患者治疗原则与一般人群类似,关键是针对链球菌感染和免疫炎症的处理,头孢输液不能替代针对链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以及抗风湿治疗药物来针对风湿热病情。
2025-09-30 09:27:19 -
什么原因引发的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遗传、环境、性激素因素有关,遗传具倾向,同卵双胞胎发病概率高;环境中紫外线、感染、某些药物可诱发;育龄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高发病风险高。 环境因素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如日光中的紫外线)是诱发狼疮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紫外线可以使皮肤细胞受损,释放出抗原等物质,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尤其是肤色较深的人群,患狼疮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在阳光强烈的地区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患狼疮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狼疮的发病有关。例如,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能会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当人体感染这些病毒后,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识别为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进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狼疮的发生。研究发现,在狼疮患者中,EB病毒的感染率可能高于正常人群。 药物: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狼疮样综合征。例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青霉素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改变细胞的抗原性等机制,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类似狼疮的症状出现。 性激素因素 雌激素在狼疮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女性患狼疮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在育龄期女性中更为常见。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雌激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例如促进B淋巴细胞的活化等,从而增加自身免疫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在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男女患狼疮的概率差异相对较小,而在育龄期女性中,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2025-09-30 09:26:29 -
清酸肽能治痛风吗
目前无充分科学证据表明清酸肽可明确治疗痛风,痛风规范治疗分急性发作期抗炎止痛和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降尿酸,需循证医学方案,不同患者规范治疗方案有调整,不建议单纯依赖未经充分验证的清酸肽,应遵正规医疗指南和专业医生建议治疗。 急性发作期: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抗炎止痛,缓解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情况综合考量,比如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胃肠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风险等。 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主要是通过使用降尿酸药物来控制血尿酸水平,常见的降尿酸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别嘌醇可能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进行基因检测;非布司他相对来说不良反应可能相对较少,但也需关注心血管等方面的风险;苯溴马隆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的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肾功能等。 清酸肽的相关情况 目前缺乏严谨的、经过大规模临床验证的研究来证实清酸肽对痛风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在考虑痛风的治疗时,不建议单纯依赖未经充分科学验证的产品,而应遵循正规的医疗指南和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有不同病史的痛风患者,规范治疗的具体方案会有所调整,比如儿童痛风患者非常罕见,若发生需更加谨慎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案;女性痛风患者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可能有变化,治疗中要考虑激素水平等因素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选择降尿酸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肾脏的影响等。
2025-09-30 09:25:45 -
骶髂关节炎睡觉姿势应采用什么样的
不同体位对骶髂关节有不同影响,仰卧位可垫薄枕微屈膝,侧卧位宜双腿弯曲向健康侧并夹薄枕,要避免长时间俯卧位和一侧肢体过度伸直的侧卧位。 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膝关节微屈,这样能放松腰部及骶髂关节周围的肌肉,减轻关节的压力。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这种姿势有助于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减少骶髂关节的受力。但如果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合并症的患者,要注意枕头高度适中,避免腰部悬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仰卧位时可在臀下稍垫高,保持骨盆的正常alignment,利于脊柱和骶髂关节的发育。 侧卧位 姿势要点 侧卧位时建议采取双腿弯曲的姿势,最好是向健康侧侧卧,这样可以使骶髂关节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比如对于左侧骶髂关节炎的患者,向右侧侧卧,同时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头,保持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能减少患侧骶髂关节的负重。女性由于骨盆结构特点,侧卧位时要特别注意维持骨盆的对称,避免患侧过度受压。老年人侧卧位时要注意翻身的动作轻柔,防止因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骨折等意外,同时侧卧位时夹的枕头不宜过厚,以免影响呼吸等生理功能。 避免的姿势 姿势要点 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俯卧位,因为俯卧位时骶髂关节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会加重关节的压力,不利于炎症的缓解。对于一些习惯俯卧位睡觉的人,要逐渐纠正睡姿。儿童如果习惯俯卧,要及时引导改为仰卧或侧卧位,防止影响骨骼发育。另外,也应避免一侧肢体过度伸直的侧卧位,这种姿势会使骶髂关节受力不均,加重疼痛等不适。
2025-09-30 09:25:18 -
痛风能吃春芽吗
痛风患者能吃春芽(香椿芽),因其属低嘌呤蔬菜,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吃,食用时要注意清淡烹饪方式,还需考虑个体差异及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情况,按自身情况确定具体食用量以配合病情控制。 香椿芽的嘌呤含量情况 香椿芽属于低嘌呤蔬菜,每100克香椿芽中嘌呤含量通常在30毫克以下。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在病情稳定期,适量食用香椿芽一般不会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从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食用香椿芽的注意事项 烹饪方式:痛风患者食用香椿芽时,应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凉拌、清炒等,避免采用油炸等会增加油脂摄入的烹饪方法。因为过多油脂摄入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对痛风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个体差异:虽然香椿芽整体嘌呤含量低,但不同痛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代谢功能等存在个体差异。一些痛风患者可能对嘌呤的代谢能力更弱,即使香椿芽嘌呤含量低,也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具体食用量。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痛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出现痛风相关情况,食用香椿芽也需注意适量,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需要全面均衡,同时要关注其对香椿芽的耐受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痛风患者食用香椿芽时,要考虑其消化功能等情况。如果老年人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在食用香椿芽时更要注意搭配和摄入量,确保饮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总之,痛风患者可以吃香椿芽,但要注意适量以及合理的烹饪方式等,以更好地配合痛风的治疗和病情控制。
2025-09-30 09: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