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白眉蛇毒血凝酶的作用是什么

    白眉蛇毒血凝酶是一种止血药,主要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凝血酶原激活和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来发挥作用,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及手术前预防出血,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 1.促进血小板聚集:白眉蛇毒血凝酶可以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结合,诱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2.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白眉蛇毒血凝酶可以激活凝血酶原,使其转化为凝血酶,加速血液凝固过程。 3.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白眉蛇毒血凝酶可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减少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维持血液的凝固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白眉蛇毒血凝酶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止血药,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头痛、恶心、呕吐等。因此,在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之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此外,白眉蛇毒血凝酶也不能与其他止血药同时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总之,白眉蛇毒血凝酶是一种重要的止血药,但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2025-08-13 14:44:57
  • 中性粒细胞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也是血液中数量最多且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当微生物病原体侵犯机体后,它能迅速抵达炎症部位,将细菌、细胞碎片等进行包围和吞噬,从而阻止病原体扩散。之后中性粒细胞还会凭借其庞大的数量和行动来起到杀菌抗感染的效用。 二、中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是2000-7000/mL,大约占白细胞的50%-70%。 三、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促使人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常见情况主要是感染,例如各种化脓性的细菌感染,像金葡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其次,当人体遭遇严重损伤,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等时,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四、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常见原因是各种放化疗药物的使用,因为化疗后或接受放疗后会使人体造血干细胞受损,进而造成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总结:中性粒细胞对于机体抗感染至关重要,其数量的变化与感染、损伤及放化疗等情况密切相关。

    2025-08-13 14:44:25
  • 父亲是b型血母亲是o型血孩子是什么血型

    根据ABO血型系统遗传规律,父母血型为B型(IBi)和O型(ii)时,孩子的血型可能是B型(IBi)或O型(ii),但不会是A型或AB型。此外,孕期、新生儿和输血移植等情况下,需注意ABO血型的匹配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基于血型遗传规律的推测,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出现了黄疸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对于父母和孩子的血型问题,还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孕期检查:如果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其他血型,在怀孕期间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以排除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溶血病。 新生儿护理:如果孩子是O型血,而母亲是其他血型,在孩子出生后的早期,需要密切观察是否有黄疸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输血和移植:在输血和器官移植等情况下,需要考虑ABO血型的匹配问题,以避免发生输血反应或排斥反应。 总之,了解血型遗传规律对于父母和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对血型问题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8-13 14:43:43
  • 化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

    一般情况下,单纯进行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或同时进行其他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建议空腹。具体是否需要空腹,应咨询医生。 1.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进行血常规检查,通常不需要空腹。进食后不会对血常规的结果产生太大影响。 2.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怀疑有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空腹进行血常规检查,以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3.此外,如果同时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医生可能会要求空腹,以避免其他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4.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生理特点和代谢情况与成人有所不同,医生在决定是否需要空腹时会更加谨慎。一般来说,儿童的血常规检查可以在进食后进行,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或医生有其他要求,也可能会建议空腹。 总之,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具体的注意事项。如果需要空腹,应在检查前8~12小时内避免进食和饮水。这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2025-08-13 14:42:44
  •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是什么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其主要成分相似,临床应用不同。 血清是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无机物等。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因此不会发生凝固。 血浆是指未凝固的血液中去除血细胞后余下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血浆在凝血过程中会形成凝胶状的纤维蛋白,从而使血液凝固。 在临床应用中,血清和血浆的检测和应用有所不同。例如,血清常用于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以及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血浆则常用于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等。 此外,在输血和血液制品的使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血清或血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血清和血浆的检测和应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相关检测和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8-13 14:41: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