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赵弘副主任医师(1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监测指标

    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检查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可初步发现异常球蛋白增高并明确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血常规可发现患者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异常等血液学状态;骨髓穿刺涂片可发现浆细胞异常增生;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可评估肾功能,了解是否合并肾功能损害;血钙可监测是否伴有高钙血症;血清β微球蛋白可反映肿瘤负荷,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各项指标正常范围有差异,相关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分型、病情判断等有重要价值。 一、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 1.意义:血清蛋白电泳可初步发现异常球蛋白增高,免疫固定电泳能明确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如IgG、IgA、IgM等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价值。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其正常血清蛋白比例有差异,通过该检测可早期发现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异常单克隆蛋白。对于有骨髓瘤相关症状(如骨痛、贫血等)的患者,此检测是重要的筛查手段。 二、血常规 1.意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还可观察血小板和白细胞情况,部分患者会有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异常。不同年龄的患者,正常血常规指标范围不同,儿童与成人血常规正常范围差异较大,通过血常规能初步了解患者整体血液学状态,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血常规指标可能有生理性波动,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三、骨髓穿刺涂片 1.意义: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表现,骨髓穿刺涂片可发现原始及幼稚浆细胞增多,一般超过10%。不同年龄患者骨髓中正常浆细胞比例不同,通过骨髓穿刺能直接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明确浆细胞异常增生情况,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关键检查之一。对于有骨痛、高钙血症等症状怀疑骨髓瘤的患者,骨髓穿刺是必要检查。 四、血清肌酐和尿素氮 1.意义:用于评估肾功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合并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肾功能正常范围不同,老年人肾功能相对减退,指标正常范围与年轻人有差异。通过监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能了解患者肾功能状态,因为肾功能损害在多发性骨髓瘤病程中较常见,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血钙 1.意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高钙血症,血钙水平升高。不同性别血钙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女性妊娠期等特殊时期血钙可能有变化。监测血钙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高钙相关并发症,如骨痛加剧、尿路结石等,高钙血症会影响多个系统功能,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所以血钙是重要监测指标。 六、血清β微球蛋白 1.意义:血清β微球蛋白升高与骨髓瘤细胞增殖活跃相关,可反映肿瘤负荷。不同年龄人群血清β微球蛋白正常范围不同,儿童与成人有差异。它是评估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帮助判断疾病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对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参考价值。

    2025-11-03 13:33:59
  • 血小板压积偏高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压积是外周血中血小板容积占全血容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血小板计数乘平均血小板体积除以,正常参考值成人有范围儿童略有差异其偏高有生理性因素如运动应激、冬季低温环境和病理性因素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性失血或术后、感染炎症等不同人群有特点及应对儿童需问感染病史成人结合病史判断还需结合相关指标综合评估显著异常等需及时就诊血液科进一步明确病因。 一、血小板压积的定义及计算方式 血小板压积(PCT)是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容积占全血容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000,其正常参考值范围一般为成人0.11%~0.28%,儿童略有差异。 二、血小板压积偏高的可能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运动或应激状态:短时间剧烈运动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骨髓会释放储存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及压积暂时性升高,去除运动等诱因后多可恢复正常。 2.环境因素:冬季低温环境下,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可能引起血小板计数轻度升高,进而导致血小板压积偏高。 (二)病理性因素 1.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殖,血小板持续异常增多,血小板压积随之升高,常伴有血小板形态、功能异常等表现。 2.急性失血或术后:急性大出血后(如外伤、消化道大出血等),机体启动应激反应,骨髓迅速释放储存的血小板,使血小板数量短时间内增多,血小板压积升高;术后患者因组织损伤等因素刺激,也可出现血小板反应性增多,导致血小板压积偏高。 3.感染或炎症状态:某些细菌、病毒感染或炎症发生时,身体的免疫反应可促使骨髓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生成增加,从而引起血小板压积偏高。 三、不同人群血小板压积偏高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人群 儿童出现血小板压积偏高时,需重点询问有无近期感染病史,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较易引发血小板反应性增多。若伴随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需进一步完善感染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明确感染源后针对性处理,感染控制后血小板压积多可逐渐恢复正常。 (二)成人人群 成人出现血小板压积偏高,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若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或长期不明原因血小板异常,应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骨髓增生性疾病;若有外伤、手术等明确应激史,可在应激因素消除后复查血小板相关指标;若存在感染,需积极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再评估血小板压积变化。 四、血小板压积偏高的进一步评估 当发现血小板压积偏高时,除关注血小板压积数值外,还需结合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综合分析。若血小板计数显著异常升高(如>600×10/L)、平均血小板体积异常,或伴有出血、血栓等临床表现,需及时就诊血液科,通过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2025-11-03 13:31:49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缺铁性贫血因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生长发育迟缓;非造血系统有消化系统的食欲减退、异食癖、呕吐腹泻,神经系统的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智力发育迟缓,心血管系统的心悸气短、心脏杂音;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不同年龄小儿症状表现程度和侧重点不同,高危小儿需密切观察。 一、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这是缺铁性贫血最突出的表现,以口唇、甲床、睑结膜等部位最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通过观察甲床颜色来初步判断,随着病情进展,皮肤会逐渐失去红润光泽。 生长发育迟缓:铁是参与人体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元素,缺铁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在婴幼儿时期,可能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生长曲线;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身高落后于同龄人等情况,这是因为铁缺乏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增殖,进而影响骨骼等组织的生长发育。 二、非造血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小儿可能出现挑食、偏食,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这是由于缺铁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异食癖:部分小儿会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煤渣等异常物质,这是缺铁性贫血在消化系统的特殊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缺铁性贫血小儿都会出现此症状。 呕吐、腹泻: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不安:年龄稍大的小儿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哭闹,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代谢,使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不集中:小儿在学习和活动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认知和行为发育,这与缺铁对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产生影响有关。 智力发育迟缓:长期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对小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通过及时补充铁剂等治疗后,部分智力发育迟缓的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悸、气短:当贫血较为严重时,心脏需要代偿性地增加输出量来满足机体的需求,从而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在活动或哭闹后症状更加明显。 心脏杂音:严重贫血时,心脏杂音可能是由于心脏扩大、血流速度改变等原因引起的,通过心脏听诊可以发现相应的杂音。 三、其他表现 免疫功能下降:铁缺乏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使小儿的免疫功能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且感染后恢复的时间也会延长。 不同年龄的小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不同,上述症状的表现程度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时期缺铁性贫血可能表现相对隐匿,而婴幼儿时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大,症状相对更易被察觉。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胎儿等,更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症状,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2025-11-03 13:31:19
  • 老流鼻血是白血病吗

    老流鼻血不一定是白血病,其原因包括非白血病相关的局部因素(鼻腔局部黏膜干燥、鼻腔炎症、鼻腔异物、鼻部外伤)、全身因素(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非白血病、维生素缺乏),白血病相关流鼻血常伴发热、贫血等其他症状,经常老流鼻血需及时就医做鼻腔、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非白血病相关的老流鼻血原因 1.局部因素 鼻腔局部黏膜干燥: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如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鼻腔黏膜容易干燥,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常见于生活在气候干燥地区的人群,儿童和成年人都会出现。 鼻腔炎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炎症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炎症刺激使得黏膜上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例如,患有慢性鼻炎的患者,长期受到炎症影响,经常会有流鼻血的情况,儿童患鼻炎时也可能出现反复流鼻血。 鼻腔异物:儿童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玩具、纸巾等异物塞入鼻腔,异物刺激鼻腔黏膜引起出血。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群体,一旦鼻腔进入异物,就可能导致反复流鼻血。 鼻部外伤:鼻部受到撞击、挖鼻过深等外伤情况,会直接损伤鼻腔内的血管,引起出血。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比如运动时鼻部受到碰撞、儿童不小心挖鼻过深等。 2.全身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会使得鼻腔内的小血管承受较高的压力,容易破裂出血。中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较多见,长期高血压控制不好就可能出现反复流鼻血的情况。 血液系统疾病(非白血病):除了白血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流鼻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 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会影响血管的韧性和凝血功能。比如长期挑食、饮食不均衡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儿童如果维生素摄入不足也可能出现流鼻血,成年人也不例外。 二、白血病相关的流鼻血特点 白血病患者出现流鼻血时,往往还会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同时出现发热、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皮肤瘀点瘀斑、反复感染等表现。白血病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从而引起出血倾向,包括流鼻血。但仅仅根据流鼻血这一症状不能确诊白血病,需要结合血常规、骨髓穿刺等多项检查来综合判断。例如,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中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等情况,骨髓穿刺可以看到异常的白血病细胞。 如果经常出现老流鼻血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鼻腔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如果是鼻腔局部炎症引起的,需要进行抗炎治疗;如果是高血压导致的,需要控制血压;如果怀疑白血病,则需要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来确诊或排除。

    2025-11-03 13:30:38
  • 贫血吃什么菜

    多种蔬菜有助于改善贫血,菠菜、苋菜富含铁元素,西兰花含维生素B12,芦笋有叶酸,胡萝卜、南瓜等对贫血改善也有帮助,它们烹饪方式多样,可根据不同人群合理选择食用以辅助改善贫血状况。 苋菜:苋菜的铁含量较为丰富,每100克苋菜中含铁量约为3.4毫克。苋菜不仅含铁量高,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它可以炒食,也可以煮汤,如苋菜蛋花汤,适合贫血患者日常饮食中搭配食用。对于儿童贫血患者,家长可以将苋菜制作成口感适宜的菜肴,帮助孩子摄入铁元素;对于成年女性贫血患者,苋菜也是不错的食材选择。 富含维生素B12的蔬菜 西兰花:西兰花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对于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每100克西兰花中维生素B12含量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是日常饮食中获取维生素B12的来源之一。西兰花的烹饪方式多样,如清蒸西兰花,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贫血患者可以经常食用。对于老年贫血患者,由于其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清蒸西兰花相对容易消化吸收;对于素食的贫血患者,西兰花是补充维生素B12的较好蔬菜之一,因为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和部分强化食品中,素食者通过食用西兰花等蔬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维生素B12。 富含叶酸的蔬菜 芦笋:芦笋是叶酸的良好来源,每100克芦笋中叶酸含量约为133微克。叶酸参与DNA的合成,缺乏叶酸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贫血患者可以将芦笋作为日常蔬菜摄入,例如芦笋炒虾仁,既能增加口感又能补充叶酸等营养成分。对于孕期贫血的女性,由于孕期对叶酸的需求增加,芦笋是很好的叶酸补充蔬菜,因为孕期贫血可能与叶酸缺乏有关,适当补充叶酸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贫血状况;对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贫血的患者,由于酒精会影响叶酸的吸收利用,多食用芦笋等富含叶酸的蔬菜可以帮助纠正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 其他有助于改善贫血的蔬菜 胡萝卜: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虽然胡萝卜本身含铁量不是特别突出,但它对身体的整体营养状况有好处,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间接对贫血的改善有帮助。胡萝卜可以凉拌、炒食或榨汁等,如胡萝卜炒肉丝,适合各种贫血患者食用。对于儿童贫血患者,胡萝卜榨汁可能更易被接受,不过要注意适量饮用;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贫血患者,炒胡萝卜等烹饪方式相对温和,不会对胃肠道造成过度刺激。 南瓜:南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南瓜中含有一定量的铁、锌等元素。南瓜可以煮食,如煮南瓜粥,对于贫血患者来说,南瓜粥容易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和部分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患者,由于南瓜含糖量相对适中,可以在控制总糖分摄入的情况下适量食用南瓜粥;对于术后贫血的患者,南瓜粥是较为温和的营养补充食物,有助于身体恢复。

    2025-11-03 13:30: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