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

    新生儿贫血需根据Hb水平分为轻、中、重度,治疗方法取决于贫血程度和原因,饮食调整和观察适用于轻度贫血,中重度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并定期复查。 根据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一般将新生儿贫血分为三度: 轻度:Hb为144~120g/L; 中度:Hb为90~60g/L; 重度:Hb小于90g/L。 贫血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您的宝宝被诊断为贫血,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治疗:医生会根据宝宝贫血的程度和原因制定治疗方案。一般来说,轻度贫血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观察来治疗,中重度贫血需要输血治疗。 饮食调整:对于轻度贫血的宝宝,医生可能会建议妈妈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瘦肉等,以提高宝宝的铁摄入量。 观察宝宝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以及是否出现皮肤苍白、黄疸等症状。 定期复查:宝宝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以了解贫血的恢复情况。 总之,新生儿贫血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治疗和护理,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如果您对宝宝的贫血诊断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8-07 15:01:06
  • 血型有几种

    人类ABO血型系统依红细胞表面抗原分4种血型,A型有A抗原含抗B抗体,B型有B抗原含抗A抗体,AB型有A和B抗原无抗A抗B抗体,O型无抗原含抗A抗B抗体;Rh血型系统以红细胞表面是否有RhD抗原分两种,Rh阳性含RhD抗原,汉族约九成属此,Rh阴性不含RhD抗原,汉族占比极低。 一、ABO血型系统 人类ABO血型系统主要依据红细胞表面所含的抗原不同来划分,共有4种血型: A型:红细胞表面存在A抗原,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B型:红细胞表面存在B抗原,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 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血清中既不含抗A抗体也不含抗B抗体。 O型:红细胞表面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血清中同时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 二、Rh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是另一种重要的血型分类系统,主要以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RhD抗原为依据,分为2种血型: Rh阳性:红细胞表面存在RhD抗原。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约99%的人属于Rh阳性血型。 Rh阴性:红细胞表面不存在RhD抗原。在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的占比极低,约为1%左右,属于相对稀少的血型。

    2025-08-07 15:00:14
  • 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

    感染、应激、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等原因可导致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偏高。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给出的回答是: 问题: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1.感染:这是导致嗜中性粒细胞偏高最常见的原因,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如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 2.应激:严重的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情况,可导致机体应激,从而使嗜中性粒细胞偏高。 3.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可导致骨髓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从而引起外周血中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偏高。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免疫复合物在体内沉积,从而刺激骨髓造血,使嗜中性粒细胞偏高。 5.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刺激骨髓造血,导致嗜中性粒细胞偏高。 以上是一些可能导致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偏高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7 14:58:36
  • 血友病A达到何种程度才算是严重

    血友病A按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分严重型(活性低于正常水平1%常自发关节肌肉出血致畸形等)、中度型(活性在1%-5%间出血倾向稍轻)、轻度型(活性在5%-40%间出血多在创伤或术后),儿童严重型需注重关节保护减剧烈运动,成年严重型关注关节损伤及监测预防出血。 严重型:凝血因子Ⅷ活性<1%,此类患者常出现自发关节、肌肉出血等情况,出血频率高且程度较重,易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对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影响显著,儿童患者可能因频繁关节出血影响骨骼发育及肢体功能。 中度型:凝血因子Ⅷ活性在1%-5%之间,出血倾向较严重型稍轻,但仍可能出现关节、肌肉等部位的出血,需关注出血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轻度型:凝血因子Ⅷ活性在5%-40%之间,出血多在创伤或手术后发生,相对前两者出血频率及严重程度较低,但也需注意避免外伤引发出血。对于特殊人群,儿童严重型血友病A患者需尤其注重关节保护,减少剧烈运动以降低关节出血风险;成年严重型患者要关注长期关节损伤导致的活动受限及生活质量影响,定期监测凝血因子水平并采取相应预防出血措施。

    2025-08-07 14:57:33
  • 铁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铁蛋白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输血因素、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一、输血因素:当患者在短期内进行了大量输血时,原先体内的铁物质无法及时排出,会滞留在体内进而形成贮存铁,这就会导致铁蛋白水平升高。比如患者短时间内输入了过多的血液,超出了机体正常代谢和排泄铁的能力,使得大量铁在体内蓄积,最终表现为铁蛋白的增高。 二、感染性疾病:若患者因病菌感染而引发炎症,诱发炎症的因子会刺激体内铁蛋白的合成。像一些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发生,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就可能促使铁蛋白的产生增加,以应对感染带来的变化。 三、内分泌疾病:当患者内分泌失调时,垂体可能大量分泌促肾上腺素,并且如果患者在饮食上大量摄入含铁物质,会导致铁蛋白在人体中停留而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起铁蛋白含量偏高。例如患者内分泌系统紊乱,使得促肾上腺素分泌异常增多,再加上饮食中过多铁的摄入,就容易造成铁蛋白在体内的积聚。 总之,铁蛋白高的原因较为复杂,输血、感染性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都可能是导致其升高的因素,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025-08-07 14:55: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