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白细胞低怎么治

    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升白细胞治疗和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并注意休息、保暖、饮食均衡。 1.病因治疗: 感染:积极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免疫性疾病:治疗原发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药物:停用可疑的药物。 其他: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放疗、化疗等。 2.升白细胞治疗: 药物:常用的升白细胞药物包括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生成素等。 输血:如果白细胞严重减少,出现严重感染或贫血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3.支持治疗: 预防感染: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饮食:加强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选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遵医嘱用药。如果对白细胞低的治疗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8-07 14:54:49
  • 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应激、炎症、血液系统疾病和药物等,具体原因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特殊人群需个体化治疗。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细菌感染尤为明显,如肺炎、阑尾炎、脓肿等。 2.应激: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如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烧伤等,中性粒细胞会升高。 3.炎症: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炎症,如肝炎、肾炎、肺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 5.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025-08-07 14:53:17
  •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的原因有感染、炎症、应激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药物等,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点: 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细菌感染尤为明显,如肺炎、阑尾炎、脓肿等。 炎症:身体任何部位的炎症都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如胃炎、肠炎、尿道炎等。 应激状态: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烧伤等情况下,身体会启动应激反应,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异常增多。 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8-07 14:52:08
  • 嗜中性粒细胞低

    嗜中性粒细胞偏低是指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40%且绝对数值低于1.8x10的9次方每升,要分析病因并对症治疗。具体如下: 一、病毒感染: 1.身体出现如咳嗽、有痰、嗓子痛、流鼻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腹泻、腹痛等消化道不适时,可能引发嗜中性粒细胞偏低。病毒感染较轻一般无需治疗,而严重时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机体免疫力下降,可服用升白片、惠尔血等提升中性粒细胞的药物。 二、自身免疫类疾病: 1.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致嗜中性粒细胞偏低,需积极到医院检查以明确病因,然后对症治疗。 三、化疗药物导致: 1.肿瘤患者化疗时,化疗药物杀伤力大,可杀死嗜中性粒细胞,导致其偏低,此时需依据医院指导建议对症治疗。 四、辐射因素: 1.所处环境或接触物品有辐射时会使嗜中性粒细胞偏低,发现后应及时远离辐射环境。 总之,当发现嗜中性粒细胞偏低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状况。

    2025-08-07 14:49:03
  • 中性粒细胞比值低是什么病造成的

    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的原因包括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等。中性粒细胞属于白细胞,是机体重要防御细胞,其百分比正常值为50%至70%,若小于50%则为偏低。具体原因如下: 一、感染: 1.病毒感染,如感染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会使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导致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 2.特殊细菌感染,像伤寒、副伤寒等杆菌感染后也会引起这种情况。 二、血液系统疾病: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再生障碍性贫血。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淋巴瘤等,这些疾病都可能致使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 三、结缔组织病: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引发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 如果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但患者无症状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正常,可暂不特殊处理;若有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医。 总之,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2025-08-07 14:48: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