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赵弘副主任医师(2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hr血细胞压积是什么意思

    血细胞压积是一定体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百分比反映红细胞占比不同人群参考值有差异成年男性、女性及新生儿各有范围增高见于脱水状态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降低见于各种贫血和妊娠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新生儿因缺氧环境红细胞多压积高长期饮水不足等致脱水压积升高长期大量饮水致压积降低有贫血病史者压积长期偏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压积异常增高孕妇因生理性血容量增加压积相对降低需动态监测结合其他指标评估健康状况。 一、血细胞压积的定义 血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又称红细胞压积,是指一定体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占比情况。 二、参考值范围 不同人群的血细胞压积参考值有所差异:成年男性通常为0.40~0.50L/L(40%~50%);成年女性为0.35~0.45L/L(35%~45%);新生儿的红细胞压积相对较高,一般在0.45~0.65L/L(45%~65%),随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 三、临床意义 (一)增高情况 1.脱水状态:当机体处于脱水时,血液浓缩,红细胞相对增多,可导致血细胞压积升高。例如严重呕吐、腹泻导致水分大量丢失时,血细胞压积会上升。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骨髓过度增生红细胞,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进而引起血细胞压积显著增高。 (二)降低情况 1.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细胞压积随之降低。 2.妊娠:孕期女性血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红细胞压积相对降低,这属于生理性变化,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四、影响因素及特殊人群考虑 (一)年龄因素 新生儿因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环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多,红细胞数量较多,故红细胞压积较高;随着年龄增长,红细胞生成素分泌逐渐调整,红细胞压积逐渐向成人参考值范围靠近。儿科护理中需关注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范围,以便早期发现贫血等问题。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饮水不足、大量出汗等导致脱水的生活方式,可使血细胞压积升高;而长期大量饮水则可能稀释血液,引起血细胞压积降低。 (三)病史因素 有贫血病史的人群,其红细胞压积可能长期偏低;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疾病的患者,血细胞压积会异常增高,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生理性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压积相对降低,临床需动态监测,结合血红蛋白等指标综合评估孕妇及胎儿健康状况,若出现异常需进一步排查原因。

    2025-11-03 12:54:59
  • 白血病分几种类型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白血病细胞的类型,可将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为数周至数月;慢性白血病病情发展缓慢,自然病程为数年。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称为慢性髓系白血病。白血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等多种方法,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为数周至数月。慢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多为成熟和较成熟的细胞,病情发展缓慢,自然病程为数年。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又可将白血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髓系白血病:可分为M0至M7共8种亚型。M0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1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2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3型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4型为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为单核细胞白血病;M6型为红白血病;M7型为巨核细胞白血病。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L1、L2和L3三种亚型。L1型白血病细胞以小细胞为主;L2型白血病细胞以大细胞为主;L3型白血病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胞质内有明显空泡,胞质嗜碱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较一致。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称为慢性髓系白血病,简称CML。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其特点是费城染色体阳性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白血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等多种方法。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白血病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白血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骨髓检查等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注意个人卫生:白血病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 3.避免感染:白血病患者需要避免感染,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感染源。 4.注意饮食:白血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5.保持心情舒畅:白血病患者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总之,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保持心情舒畅,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5-11-03 12:54:18
  • 轻度地中海贫血的症状

    轻度地中海贫血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血液学检查有异常,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生长发育受轻微影响、活动后易疲倦,成年日常活动可耐受但特殊情况有不适,合并其他疾病或劳累、女性月经等情况可致症状加重,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营养。 一般血液学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等有一定程度异常,红细胞形态可能出现改变,如大小不均、中央浅染等,但一般贫血程度较轻,血红蛋白浓度多在正常低限至90g/L以上(具体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有不同范围),外周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等异常形态红细胞。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轻度的面色稍苍白等表现,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轻度下降,机体代偿过程中出现的外观变化,但由于是轻度贫血,对机体的影响相对有限,生长发育可能受一定程度轻微影响,比如较同龄儿童体力稍差等。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患者:婴幼儿时期轻度地中海贫血可能症状不典型,随着年龄增长,到学龄期等可能会逐渐出现活动后易疲倦等表现,这是因为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氧的需求相对增加,轻度贫血已能引起一定不适。比如在进行跑步、跳绳等活动时,相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出现气喘、乏力等情况,这是由于贫血导致心脏等器官需更努力工作来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长期如此可能对儿童的运动耐力等产生一定影响。 成年患者:成年轻度地中海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日常活动通常还能耐受,但在剧烈运动、高温环境下或有其他应激情况时,可能会感觉体力不如常人,出现稍许不适。例如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比无贫血者更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下身体代谢加快,对氧的需求增加,而轻度贫血状态下氧输送能力相对不足。 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轻度地中海贫血患者如果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等情况时,可能会使贫血症状相对加重,出现更明显的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此时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因为感染等情况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需求,而贫血又不能很好地满足氧供应,所以要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轻度地中海贫血患者在生活方式上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以维持身体相对较好的状态,因为过度劳累会加重身体的氧供需矛盾,可能使不适症状更明显。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因失血导致贫血症状有一定程度加重,要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等造血原料的食物,以维持血红蛋白水平相对稳定,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蛋白质也是构成血红蛋白等的关键物质。

    2025-11-03 12:53:58
  •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属于恶性肿瘤吗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属恶性肿瘤范畴,其细胞克隆性异常且部分会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儿童MDS要兼顾疾病恶性进程与儿童生长发育需求;老年MDS患者需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女性MDS患者治疗要考虑特殊生理阶段。 一、疾病的恶性肿瘤属性体现 1.细胞克隆性异常 MDS患者存在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如常见的-5/5q-、-7/7q-、+8等染色体核型异常,这些异常克隆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分化紊乱、凋亡受阻,导致病态造血。例如,研究发现约50%-70%的MDS患者存在不同的染色体核型异常,这些异常克隆的细胞逐渐取代正常造血细胞,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特性。 2.疾病进展具有侵袭性 部分MDS患者会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转化后的疾病具有典型恶性肿瘤的侵袭性生长特点,如大量原始细胞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增殖,浸润骨髓以外的组织器官等。统计数据显示,约10%-20%的低危MDS会进展为高危MDS,进而转化为AML,转化后的患者预后极差,与其他恶性肿瘤的疾病进展模式相似。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MDS相对少见,但同样具有恶性肿瘤的本质。儿童MDS在诊断和治疗上需特别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的造血系统处于不断发育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兼顾疾病的恶性进程和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例如,在化疗药物的使用上,要充分考虑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和毒副作用的耐受程度,与成人MDS的治疗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属于恶性克隆性疾病的范畴,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以控制疾病进展。 2.老年患者 老年人群是MDS的高发人群,老年MDS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但从疾病本质来说,仍然属于恶性肿瘤相关范畴,治疗需要在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例如,对于老年低危MDS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采用支持治疗为主的方案,而对于高危MDS老年患者,在评估能够耐受化疗的情况下可考虑化疗等抗肿瘤治疗,但要密切监测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基础疾病的影响。 3.女性患者 女性MDS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与男性患者并无本质差异,同样面临疾病作为恶性肿瘤的侵袭和治疗相关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女性的特殊生理阶段,如月经周期、生育需求等。例如,在使用一些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化疗药物时,需要与女性患者充分沟通,权衡疾病治疗和药物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等问题。

    2025-11-03 12:53:37
  • 凝血功能差是什么原因

    凝血功能差的原因有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抗凝物质增加及其他因素,治疗方法包括避免受伤和出血、遵循医嘱、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 1.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们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2.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的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差。例如,血小板无法正常聚集、释放凝血因子等。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药物影响、疾病状态等有关。 3.凝血因子缺乏: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如果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4.血管壁异常:血管壁的完整性对于正常的凝血功能也非常重要。血管壁受损、变薄或出现炎症等异常情况时,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5.抗凝物质增加:体内存在一些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等,如果这些抗凝物质过多,会抑制凝血过程,导致凝血功能差。抗凝物质增加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等有关。 6.其他因素:某些疾病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的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此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功能差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出现凝血功能差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补充血小板、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原发病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或其他特殊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存在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或高危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受伤和出血:尽量避免进行可能导致出血的活动,如剧烈运动、使用锐器等。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或有创操作,应提前告知医生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以便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遵循医嘱:如果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定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等。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凝血功能差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对自己或他人的凝血功能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11-03 12:53: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