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赵弘副主任医师(2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贫血时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多少

    正常人群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随年龄阶段有差异,成人及儿童期为320至360g/L,新生儿期约300至350g/L、婴儿期约310至350g/L;贫血按MCHC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MCHC<320g/L,常见缺铁性贫血等)、正细胞性(MCHC在320至360g/L间,常见急性失血等)、大细胞性(MCHC>360g/L较少见,常见巨幼细胞贫血等);孕妇需结合多项指标判断MCHC变化排查病理性因素补充营养,老年人MCHC变化结合基础病因分析,儿童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不同需关注喂养等情况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正常人群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参考范围为320~360g/L。不同年龄阶段略有差异:新生儿期MCHC约为300~350g/L,婴儿期约310~350g/L,儿童期与成人相近,为320~360g/L。 二、贫血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分类及意义 贫血可根据MCHC分为以下三类: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HC<320g/L,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因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地中海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等,此类贫血红细胞体积小且血红蛋白含量低。 正细胞性贫血:MCHC在320~360g/L之间,常见于急性失血(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等比例丢失)、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等,红细胞体积及血红蛋白含量基本正常。 大细胞性贫血:MCHC>360g/L较少见,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影响DNA合成,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等,红细胞体积偏大但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异常增高。 三、特殊人群贫血时MCHC特点及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出现生理性稀释性贫血,需结合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等综合判断MCHC变化,若MCHC异常需排查缺铁等病理性因素,及时补充铁剂等营养物质。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肾病、消化道疾病等),易发生贫血,MCHC变化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如慢性肾病导致的贫血多为正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需关注肾功能及营养状态,必要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儿童:儿童不同年龄段MCHC参考范围不同,婴儿期需警惕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若MCHC异常需关注喂养情况、是否存在慢性疾病等,优先通过调整饮食等非药物干预改善,避免盲目用药尤其低龄儿童应谨慎用药。

    2025-11-03 12:39:32
  • 贫血吃哪些食物好

    富含铁的食物有红肉、动物肝脏、豆类,富含维生素B的动物性食物、奶制品可补充,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豆类、水果是来源,孕妇需增相关营养素摄入,儿童贫血要选易消化营养食物并注意安全,老年人选易消化含铁等食物可搭配维C促进吸收。 一、富含铁的食物 1.红肉:牛肉、猪肉等红肉中富含血红素铁,其吸收率较高。例如每100克牛肉含铁约2.8毫克,科学研究显示血红素铁可被人体更高效吸收利用,有助于补充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铁元素。 2.动物肝脏:以猪肝为例,每100克猪肝含铁约22.6毫克,是良好的铁来源,但需注意适量食用,因其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 3.豆类:红豆每100克含铁约7.4毫克,黑豆每100克含铁约7毫克,豆类不仅含铁,还富含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适合贫血患者食用。 二、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1.动物性食物:瘦肉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每100克瘦猪肉含维生素B约0.5微克;蛋类也是维生素B的良好来源,每100克鸡蛋含维生素B约0.56微克。 2.奶制品:牛奶每100毫升含维生素B约0.1微克,对于不适应肉类的人群,可通过饮用牛奶补充维生素B,以预防因缺乏该营养素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三、富含叶酸的食物 1.绿叶蔬菜:菠菜每100克含叶酸约194微克,苋菜每100克含叶酸约187微克,绿叶蔬菜是叶酸的重要来源,日常烹饪时可采用快炒等方式减少叶酸流失。 2.豆类:扁豆每100克含叶酸约128微克,蚕豆每100克含叶酸约83微克,豆类搭配其他食材可丰富饮食结构,为贫血患者补充叶酸。 3.水果:橙子每100克含叶酸约38微克,猕猴桃每100克含叶酸约24微克,水果可作为叶酸摄入的辅助来源,且口感较好,利于长期坚持食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对铁、叶酸等营养素需求增加,需格外注重上述食物的摄入,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摄入量,以满足自身及胎儿需求,降低孕期贫血风险。 儿童:儿童贫血时应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含铁、维生素B及叶酸食物,避免挑食,同时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如将肉类制作成易于咀嚼的形式,蔬菜可切碎烹饪,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减弱,选择富含铁等营养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将红肉制成肉末、肝脏制成软质食品等,同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如苹果、草莓等,以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2025-11-03 12:38:08
  • 淋巴瘤胸腔积液属于几期

    淋巴瘤胸腔积液分期依UICC和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系统,T分期结合胸腔原发肿瘤情况,N分期看区域淋巴结受累,M分期关乎有无远处转移,具体分Ⅰ、Ⅱ、Ⅲ、Ⅳ期,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分期需结合自身特点综合评估。 一、分期相关因素 1.T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原发灶情况进行判断,对于淋巴瘤来说,胸腔内原发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等会影响T分期,但淋巴瘤原发灶的T分期判断相对复杂,与实体肿瘤有所不同,更多是结合整体情况综合考量。 2.N分期:指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胸腔相关的淋巴结是否受累以及受累的范围等属于N分期要考虑的内容,比如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等区域淋巴结是否有淋巴瘤细胞浸润及浸润范围。 3.M分期:主要看有无远处转移,当出现胸腔积液时,如果是淋巴瘤细胞转移导致的胸腔积液,就属于有M1期的可能,即存在远处转移。 二、具体分期情况 1.Ⅰ期:病变局限于一个淋巴结区域(Ⅰ)或单个结外器官或部位的局限侵犯(ⅠE),此时一般胸腔积液如果不是由淋巴瘤转移引起,可能不属于Ⅰ期相关情况;如果胸腔积液是原发于胸腔内单一淋巴结区域病变累及导致,需具体评估,但单纯胸腔积液不一定直接决定Ⅰ期。 2.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的两个或更多淋巴结区域(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一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域(ⅡE),若胸腔积液是横膈一侧相关淋巴结区域病变累及引发,可能涉及Ⅱ期情况。 3.Ⅲ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的淋巴结区域(Ⅲ),可伴有同侧结外器官或部位的局限侵犯(ⅢE)、脾受侵犯(ⅢS)或两者均有(ⅢES),当胸腔积液是横膈两侧病变累及相关导致,就可能属于Ⅲ期范畴。 4.Ⅳ期:弥漫性或播散性累及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伴有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孤立性结外器官受累但伴远处转移(需与原发部位相区别),如果胸腔积液是淋巴瘤远处转移至胸腔导致,那就属于Ⅳ期。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淋巴瘤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时分期判断要更加谨慎准确,需结合儿童的身体状况、淋巴瘤的具体病理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在判断分期时要充分考虑儿童淋巴瘤的一些特殊表现及进展特点;老年患者出现淋巴瘤胸腔积液时,也要综合其整体身体机能、合并症等情况来进行分期,老年患者可能身体耐受性等情况影响对分期判断的一些辅助检查的实施等,要全面考量以准确确定分期,从而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1-03 12:37:35
  •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和前兆

    小儿急性白血病有发热表现,原因是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正常粒细胞减少致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有贫血表现,因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抑制正常造血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有出血倾向,因白血病细胞抑制血小板生成和功能致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节疼痛表现,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骨质或关节腔等部位;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表现,因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及肝脾内增生所致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发生率相对较高。 一、发热 情况说明: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因正常粒细胞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继发感染引起发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感染影响而出现发热情况。例如,有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二、贫血 情况说明:患儿会逐渐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贫血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占据骨髓,抑制了正常造血功能,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小儿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对血液中红细胞携带氧气的需求较高,所以贫血症状相对更易被察觉。随着病情进展,贫血会逐渐加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三、出血倾向 情况说明:常见的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呕血、便血、颅内出血等。由于白血病细胞抑制了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小儿活泼好动,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发生磕碰导致皮肤瘀点瘀斑,而鼻出血、牙龈出血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但如果出血频繁且难以止住,就要高度警惕白血病。例如,约40%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以出血为早期表现。 四、骨关节疼痛 情况说明:患儿可出现四肢长骨、关节疼痛,有时类似风湿性关节炎的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骨质或关节腔等部位。小儿正处于骨骼快速生长阶段,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活动等。如白血病细胞浸润到骨髓腔,会引起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导致骨关节疼痛。 五、肝脾淋巴结肿大 情况说明:肝脾可不同程度肿大,浅表淋巴结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肿大。小儿的淋巴系统相对活跃,白血病细胞容易浸润淋巴组织导致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也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在肝脾内浸润增生所致。一般来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肝脾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3 12:37:18
  • 血型有哪些种类以及如何进行输血

    血型分为ABO和Rh系统,ABO型红细胞表面含相应抗原且血清有对应抗体,Rh型分含或无Rh抗原;输血常规同型为主,AB型可少量接受其他型血大量需同型,O型可少量输给其他型大量需同型,Rh阴性患者需输阴性血有妊娠史Rh阴性女需特殊处理,儿童输血严格匹配并监测,老年人输血要考虑心功能缓慢输注监测,既往有输血或妊娠史Rh阴性女再输血要注意Rh匹配且妊娠需专业监护。 一、血型的种类 (一)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分为4种类型: 1.A型:红细胞表面含A抗原,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 2.B型:红细胞表面含B抗原,血清中存在抗A抗体; 3.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含A和B抗原,血清中无抗A和抗B抗体; 4.O型:红细胞表面无A和B抗原,血清中同时含抗A和抗B抗体。 (二)Rh血型系统 Rh血型由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Rh抗原决定,分为2种类型: 1.Rh阳性:红细胞表面含Rh抗原; 2.Rh阴性:红细胞表面无Rh抗原。 二、输血原则 (一)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输血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确定受血者与供血者的ABO血型及Rh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受血者红细胞不被供血者血清凝集,以避免溶血反应。 (二)同型输血为主 1.ABO血型同型输血:常规情况下遵循同型输血,即A型血患者输A型血,B型血患者输B型血,AB型血患者可少量接受A型、B型、AB型、O型血(需缓慢输注并密切监测),O型血可少量缓慢输给其他血型,但大量输血时仍需同型输注。 2.Rh血型匹配:Rh阴性患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体内会产生抗Rh抗体,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可能引发溶血反应,因此Rh阴性患者需输入Rh阴性血液;有妊娠需求的Rh阴性女性,若配偶为Rh阳性,需进行特殊医学处理,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病发生。 (三)特殊人群输血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输血需严格遵循血型匹配原则,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错误输血易引发严重溶血等并发症,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老年人:老年人输血时需考虑心功能等状况,建议缓慢输注并密切监测,避免因输血速度过快加重心脏负担。 既往有输血或妊娠史的Rh阴性女性:此类人群再次输血时需特别注意Rh血型匹配,防止因体内已产生的抗Rh抗体引发免疫性溶血反应,妊娠时需专业医生进行全程监护,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2025-11-03 12:36: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