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赵弘副主任医师(33)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淋巴瘤能不能治愈

    淋巴瘤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早期治愈率较高晚期有一定比例可达临床治愈,非霍奇金淋巴瘤惰性者难完全治愈侵袭性部分可临床治愈,疾病分期、病理类型、患者年龄、治疗方案影响治愈,治愈后需长期随访且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复发风险。 一、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情况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早期(Ⅰ、Ⅱ期)患者经合适化疗方案(如ABVD方案等)治疗,临床治愈率较高,5年生存率可达70%-80%以上;晚期(Ⅲ、Ⅳ期)患者通过联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也有一定比例可达到临床治愈,总体5年生存率能达50%左右,且儿童霍奇金淋巴瘤部分类型预后佳,多数可实现临床治愈。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情况 1.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此类淋巴瘤进展缓慢,难完全治愈,患者常需长期随访与间断治疗,部分可带瘤生存较长时间,如滤泡性淋巴瘤,虽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观察等待或有限治疗策略,部分患者可维持较长无进展生存期; 2.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最常见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患者经R-CHOP方案等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约40%-50%可达到临床治愈,晚期患者经积极治疗也有一定比例获长期生存;T细胞淋巴瘤等其他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差,但也有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实现临床治愈。 三、影响淋巴瘤治愈的相关因素 1.疾病分期:早期淋巴瘤较晚期更易达治愈,因早期病变局限,治疗干预易控制病情; 2.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生物学行为异,如霍奇金淋巴瘤整体预后好于部分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3.患者年龄:儿童淋巴瘤相对成人淋巴瘤某些类型预后更好,儿童霍奇金淋巴瘤和部分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经规范治疗治愈率较高,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耐受性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与治愈概率; 4.治疗方案:规范、合适治疗方案是影响治愈关键,如精准化疗方案选择、是否联合靶向治疗等均影响预后。 四、治愈后的随访与注意事项 淋巴瘤患者即使达临床治愈,也需长期随访,前2年每3-4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但需终身监测。随访项目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复发情况。患者治愈后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接触致癌因素等,以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025-11-03 12:25:48
  • 如何区分白血病和流鼻血

    白血病相关流鼻血常伴贫血、反复低热或高热、皮肤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等,不易止住且易反复,儿童患白血病时流鼻血更频繁并伴明显贫血、反复感染,有基础病史者出现流鼻血需留意白血病可能需通过检查明确,普通流鼻血主要为单纯鼻腔出血可自行止住无全身及伴随症状。 一、症状表现差异 (一)白血病相关流鼻血特点 白血病患者除鼻腔出血外,常伴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等,还可能出现反复低热或高热,皮肤可见瘀点、瘀斑,部分患者会有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全身血细胞异常,进而引发多系统症状。 (二)普通流鼻血特点 单纯流鼻血主要表现为鼻腔出血,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出血后通过简单压迫等方式多可自行止住,身体无明显贫血、发热、皮肤瘀斑等表现,整体身体状况相对稳定。 二、伴随症状差异 (一)白血病伴随症状 白血病患者除流鼻血外,发热多为反复出现,且发热原因不明确,可能无明显感染灶却持续发热;还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其他部位出血情况,以及骨骼疼痛等表现,这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及其他组织有关。 (二)普通流鼻血伴随症状 普通流鼻血通常无发热、贫血、其他部位出血等伴随症状,身体一般状况良好,出血往往是局部鼻腔黏膜受损等单一因素引起。 三、出血特点差异 (一)白血病引起的流鼻血特点 白血病导致的流鼻血往往不易止住,可能反复发生,出血后身体恢复较慢,这是由于白血病影响了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等生成,使得止血机制出现障碍。 (二)普通流鼻血特点 普通流鼻血大多可通过简单的压迫鼻腔等方法自行止住,出血具有间歇性,且再次出血的频率较低,主要是局部鼻腔血管破裂等常见原因导致,止血相对容易。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群体 儿童患白血病时流鼻血可能更为频繁,且常伴随明显的贫血表现,如精神萎靡、活动耐力下降等,同时易出现反复感染,如频繁感冒、发热等。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相对脆弱,白血病对儿童身体的影响更易通过这些表现凸显出来,家长需高度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二)其他特殊人群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者,若出现流鼻血情况,更要留意是否为白血病相关表现,需及时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病情的判断和鉴别。

    2025-11-03 12:24:36
  • 小儿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保证富含铁食物摄入,母乳喂养母亲也多摄含铁食物)、铁剂补充(两餐间服、搭配维C)、病因治疗(找病因并治,如治消化病、调饮食、驱虫等)及特殊人群注意(早产儿早添含铁辅食等,综合基础病护理)来纠正。 一、饮食调整 小儿缺铁性贫血时,饮食方面需保证富含铁的食物摄入。例如,动物性食物中的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量高且吸收率较好。像每100克瘦肉中含铁量一般在2-3毫克左右,动物肝脏中的铁含量更高,且其所含的铁为血红素铁,更容易被小儿吸收。可以将这些食物制作成适合小儿食用的辅食,如肉末、肝泥等,以满足小儿对铁的需求,改善缺铁性贫血状况。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也可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二、铁剂补充 可使用铁剂来纠正缺铁性贫血。铁剂有多种剂型,如硫酸亚铁等。但需注意小儿的年龄特点,低龄儿童使用铁剂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铁剂及剂量。铁剂应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可搭配维生素C一同服用,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例如,维生素C可以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利用。 三、病因治疗 要积极寻找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并进行治疗。如果是因为小儿存在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影响铁的吸收,那么需要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改善小儿的消化功能,从而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纠正缺铁性贫血。如果是由于生长发育过快,小儿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未及时补充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铁摄入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对于存在钩虫感染等寄生虫病导致慢性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小儿,需要进行驱虫治疗,去除病因后,缺铁性贫血才可能更好地纠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出生时铁储备相对不足,且生长发育较快,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在喂养方面,早产儿可能需要更早开始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或者在医生评估后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要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铁性贫血问题。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小儿身体状况的影响,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同时,也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相关治疗和护理,确保小儿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2025-11-03 12:23:55
  • 孕期地中海贫血有什么影响

    孕期合并地中海贫血可使孕妇贫血加重、增加并发症风险并影响其身体耐力及免疫功能致妊娠期高血压等概率升高,对胎儿,α地贫重型可致胎儿水肿综合征等,中间型可致生长受限,β地贫重型可致胎儿发育迟缓等,中间型可致贫血等,父母基因组合不同影响概率不同,孕妇需加强孕期监测、合理饮食并定期进行胎儿检查及时就医。 一、对孕妇的影响 孕期合并地中海贫血可能使孕妇贫血状况加重,由于孕期机体血容量增加等生理变化,贫血程度加剧时可增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能影响孕妇的身体耐力及免疫功能,使孕妇在孕期更易出现感染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地中海贫血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的概率较非地中海贫血孕妇有所升高。 二、对胎儿的影响 1.α地中海贫血相关影响:若孕妇为α地中海贫血重型基因携带,胎儿有可能出现α地中海贫血重型,进而引发胎儿水肿综合征,表现为胎儿全身水肿、胸腔腹腔积液等,严重时胎儿在宫内死亡;若为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胎儿可能出现生长受限等情况。 2.β地中海贫血相关影响:孕妇为β地中海贫血重型基因携带时,胎儿患β地中海贫血重型的概率较高,胎儿可能出现发育迟缓、早产、死胎等情况,即使胎儿存活出生后也需长期接受输血等治疗来维持生命;若为β地中海贫血中间型基因携带,胎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生长发育受影响等状况。 三、不同基因型组合的影响差异 当父母双方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情况不同时,对胎儿的影响概率不同。例如,若父母一方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另一方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胎儿可能同时携带两种地中海贫血基因,增加出现中重型地中海贫血的风险;若父母双方均为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胎儿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概率显著升高,如父母双方均为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胎儿患β地中海贫血重型的概率约为25%。 四、特殊人群(孕妇)的注意事项 孕期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孕妇需加强孕期监测,包括定期监测血常规,密切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贫血加重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改善贫血状况,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避免自行盲目补充导致不良后果;还需定期进行胎儿超声等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2025-11-03 12:23:35
  •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见证:6天血小板飙升!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是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能促血小板生成部分患者用后6天可血小板飙升儿童用需谨慎老年用要考虑肝肾功能基础病患者需评估药物与基础病相互作用不同人群用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评估监测以保障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是一种口服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通过与骨髓造血干细胞表面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结合,刺激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临床研究中的血小板飙升现象 在相关临床研究中,部分患者使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后出现了6天血小板飙升的情况。例如,一些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接受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后,观察到血小板计数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上升。研究数据显示,在特定的患者群体中,用药后数天内血小板计数可从较低水平快速升高。这是因为艾曲泊帕乙醇胺片能够针对性地作用于巨核细胞的生成途径,加速血小板的产生过程。 不同人群使用时的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使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需谨慎,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生长、代谢等方面的长期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要严格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根据儿童的体重、病情等因素综合评估用药情况,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这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更密切地监测肝肾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可能的用药方案,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关注老年患者在用药后血小板回升过程中的身体舒适度等情况。 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本身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使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时要充分评估药物与基础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可能受到影响,需要调整剂量或更频繁地监测相关指标;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要考虑药物排泄途径与肾脏功能的关系,避免因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关注患者在血小板飙升过程中基础疾病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是否会因血小板快速上升而对原有疾病产生不利影响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通过特定作用机制在部分患者中实现较快的血小板回升,但在不同人群使用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2025-11-03 12:23: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