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赵弘副主任医师(78)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赵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赵弘,女,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病诊断及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淋巴细胞数偏高是什么意思

    淋巴细胞数偏高的原因有感染、免疫系统问题、药物、应激和其他疾病等,是否治疗取决于具体原因和症状,偏高可能无明显影响,也可能加重感染或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 1.淋巴细胞数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感染:某些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数偏高。例如,病毒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 免疫系统问题: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或过敏反应等免疫系统问题也可能引起淋巴细胞数偏高。 药物: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数偏高。 应激: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剧烈运动、手术、烧伤等,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数偏高。 其他:某些恶性肿瘤、血液病等也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数偏高。 2.淋巴细胞数偏高需要治疗吗? 取决于具体原因:如果淋巴细胞数偏高是由感染引起的,通常会在感染治愈后恢复正常。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观察症状: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再次检查淋巴细胞数,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进一步检查:如果医生怀疑有其他潜在问题,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原发病:如果淋巴细胞数偏高是由于免疫系统问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3.淋巴细胞数偏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淋巴细胞数偏高本身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偏高的淋巴细胞可能会参与免疫反应,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适,如发热、疲劳、关节疼痛等。 如果淋巴细胞数偏高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加重感染症状。 严重的免疫系统问题或疾病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4.特殊人群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儿童淋巴细胞数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 孕妇:孕妇淋巴细胞数偏高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需要医生的关注和评估。 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有所变化,淋巴细胞数偏高的原因和处理需要更加谨慎。 总之,淋巴细胞数偏高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如果对淋巴细胞数偏高有疑虑,建议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2025-09-29 11:12:25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的症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有多种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消瘦乏力;血液系统相关症状有贫血加重、出血倾向;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还会有器官浸润相关症状,如肺部浸润致咳嗽等、骨骼浸润致骨骼疼痛等。 一、全身症状 发热:晚期患者常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也可出现高热,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释放致热物质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研究表明,约30%-50%的晚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较为常见,如肺部感染等。 消瘦、乏力:患者体重明显下降,呈进行性消瘦,同时伴有乏力,活动耐力显著降低,日常生活如行走、洗漱等都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大量增殖,消耗机体大量能量,且患者食欲减退等因素共同导致。 二、血液系统相关症状 贫血加重: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气短等贫血症状明显加重。血红蛋白水平持续降低,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应在120-160g/L,成年女性在110-150g/L,晚期患者血红蛋白可低于60g/L。这是由于骨髓中正常造血功能受白血病细胞抑制,红细胞生成减少。 出血倾向:皮肤可见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颅内出血,危及生命。出血原因主要是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9/L,晚期患者血小板常低于30×10^9/L。 三、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为主,淋巴结质地硬,可相互融合,一般无压痛,但晚期时肿大淋巴结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部位的不适,如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等。 肝脾肿大:肝脏和脾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变硬,患者可感觉右上腹或左上腹有胀满感。肝脾肿大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和脾脏,正常肝脾组织被破坏,其肿大程度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四、器官浸润相关症状 肺部浸润:可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这是白血病细胞浸润肺部组织所致。 骨骼浸润:患者可出现骨骼疼痛,以胸骨、肋骨、四肢骨等部位为主,疼痛程度不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白血病细胞侵犯骨骼及骨髓引起。

    2025-09-29 11:10:31
  • 小儿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6个月以上加富含铁食物,幼儿儿童保证饮食均衡;铁剂补充,遵医嘱使用,注意反应,可配维C促吸收;病因治疗,找并治病因,如消化道病、钩虫感染等,治原发疾病;特殊人群早产儿等要早监测早补铁,护理上保证休息、定期体检、科学安排饮食。 一、饮食调整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首先可从饮食入手。对于婴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建议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铁的吸收率较高;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红肉(如牛肉、猪肉等)、豆类(如黄豆、黑豆等)、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等。对于幼儿及儿童,要保证饮食的均衡,增加铁含量丰富且易于吸收的食物摄入。例如,动物肝脏中铁的含量高且吸收率较好,每周可适当给孩子吃1-2次;红肉中的铁为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高,可经常安排在饮食中。 二、铁剂补充 当饮食调整不能满足小儿对铁的需求时,需补充铁剂。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等,但需注意,对于低龄儿童使用铁剂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铁剂可以口服,口服铁剂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在补充铁剂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小儿的反应,同时可以搭配维生素C一起服用,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三、病因治疗 要积极寻找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并进行治疗。例如,若是因为慢性消化道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需要同时治疗消化道疾病;若是因为钩虫感染导致的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则需要进行驱虫治疗等。对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改善贫血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体内铁储备相对不足,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在出生后要密切监测铁的状况,可能需要更早地开始进行铁的补充预防。在护理方面,要注意给小儿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小儿进行体检,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饮食护理上,要根据小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确保铁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2025-09-29 11:05:24
  • 缺铁性贫血能根治吗

    缺铁性贫血可根治,关键是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及纠正缺铁因素,如铁摄入不足者调整饮食,铁吸收障碍者治原发疾病,铁丢失过多者治失血原因,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关注相应注意事项,通过这些措施大多可根治缺铁性贫血。 一、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1.铁摄入不足:对于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等人群,因生长发育或生理需求铁量增加,如果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就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例如婴幼儿,若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就易出现这种情况。通过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一般能改善缺铁状况从而根治贫血。 2.铁吸收障碍:某些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像胃肠道疾病,如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减少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影响了铁的吸收;还有慢性肠炎、克罗恩病等,也会干扰铁的正常吸收过程。针对这类情况,需要先治疗原发疾病,待胃肠道功能有所改善后,铁的吸收恢复正常,贫血也可逐渐得到纠正进而根治。 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导致缺铁性贫血常见的重要原因,比如胃溃疡患者长期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的女性等。找到失血的原因并进行治疗,如胃溃疡患者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月经过多的女性进行妇科相关治疗减少失血,去除了铁丢失的因素后,缺铁性贫血就能根治。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其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大,家长要格外注意其辅食添加。应从婴儿6个月左右开始,逐渐添加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猪肝泥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缺铁情况并干预。 2.孕妇:孕期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除了饮食调整外,可能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要注意定期产检,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确保孕妇和胎儿的铁供应充足,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若已发生贫血,积极治疗后可根治。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可能影响铁的摄入、吸收或导致慢性失血。要关注老年人的饮食营养状况,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老年人,需积极治疗基础病,同时适当补充铁剂,并定期检查血常规,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铁性贫血问题。 总之,通过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关注特殊人群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干预,缺铁性贫血大多可以根治。

    2025-09-29 11:03:55
  • 孕妇轻微贫血要吃药吗

    孕妇轻微贫血是否吃药需综合判断,先评估贫血类型等,缺铁性贫血轻微可先饮食调整(多摄入含铁及维C食物),若贫血类型复杂或饮食补充效果不佳则可能需遵医嘱用药,孕妇孕期生理特殊要重视贫血,定期检查,需用药时严格遵医嘱。 一、饮食调整的重要性及具体食物举例 富含铁食物的作用: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孕妇轻微缺铁性贫血时,通过增加富含铁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例如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较高,约2.8毫克,且其铁的吸收率相对较好;动物肝脏如猪肝,每100克含铁量可达22.6毫克,是很好的铁来源;豆类中的红豆,每100克含铁约7.4毫克;菠菜等绿叶蔬菜每100克也含有一定量的铁,约2.9毫克等。孕妇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合理搭配这些食物,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铁。 其他营养物质的协同作用: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在摄入含铁食物的同时,可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柚子、猕猴桃等,橙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33毫克,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二、需吃药的情况判断 贫血类型复杂:如果孕妇的轻微贫血不是单纯的缺铁性贫血,而是其他如巨幼细胞贫血等情况,仅靠饮食调整可能不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用药。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引起,这时候可能需要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等药物。 饮食补充效果不佳:即使孕妇尝试通过饮食补充铁等营养物质,但经过一段时间复查血常规等指标显示贫血状况没有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这时候就需要考虑遵医嘱使用药物来纠正贫血。 三、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期生理特点影响:孕妇在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血容量会增加,而血液稀释可能会导致贫血的发生或加重。所以孕妇要重视贫血情况,定期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 药物使用的谨慎性:如果需要用药来纠正贫血,孕妇一定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因为任何药物都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确定用药方案,以确保在纠正贫血的同时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自身是否有不适反应等情况。

    2025-09-29 11:01: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