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营养与营养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儿童单纯性肥胖医学管理,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等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营养与营养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儿童单纯性肥胖医学管理,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等诊治。展开
  • 牛奶和豆浆可以补钙吗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约含104毫克钙且钙磷比例合适利于吸收,不同人群喝牛奶补钙各有好处,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替代品;豆浆每100毫升约含10毫克钙,钙含量低于牛奶且吸收率稍低但对女性骨骼有益,不能喝牛奶者可将豆浆作辅助补钙食物;日常饮食可将牛奶和豆浆搭配补钙,还可摄入其他富钙食物并注意维生素D摄入,特殊人群补钙需特殊对待。 一、牛奶的补钙情况 牛奶是钙的优质来源之一。每100毫升牛奶中大约含有104毫克的钙,且牛奶中的钙磷比例合适,这种比例有利于钙的吸收。例如,多项研究表明,日常饮用牛奶能够有效增加人体钙的摄入量。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牛奶都是补钙的良好选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钙来支持骨骼生长,每天饮用一定量的牛奶可以满足其部分钙需求;成年人也可以通过饮用牛奶维持骨骼健康;老年人饮用牛奶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不过,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能会出现饮用牛奶后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这类人群可以选择低乳糖牛奶或者酸奶等替代品来获取钙。 二、豆浆的补钙情况 豆浆也含有一定量的钙,每100毫升豆浆中大约含有10毫克左右的钙,相比牛奶,其钙含量相对较低。虽然豆浆中的钙含量不如牛奶高,但它也是一种可以补钙的食物。豆浆中还含有大豆异黄酮等成分,对于女性骨骼健康有一定的益处。不过,豆浆中的钙吸收率相对牛奶来说可能稍低一些。对于不同人群,比如儿童,若不能耐受牛奶,豆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补钙的食物;老年人饮用豆浆也有助于补充钙。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靠豆浆来满足钙的大量需求可能不太够,还需要结合其他钙源。 三、综合比较与建议 从钙含量和吸收率综合来看,牛奶在补钙方面更为优越。但豆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对于不能喝牛奶的人群是很好的替代。在日常饮食中,为了更好地补钙,可以将牛奶和豆浆搭配饮用。同时,除了通过牛奶和豆浆补钙外,还可以通过摄入其他富含钙的食物,如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并且要注意维生素D的摄入,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日常可以通过适当晒太阳等方式来获取维生素D。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需要更多的钙来支持自身和胎儿的需求,这时候可以在保证不过敏的情况下,合理增加牛奶和豆浆的摄入量;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等特殊病史的人群,在补钙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某些情况下过量补钙可能会对病情产生影响。

    2025-10-16 12:39:38
  • 失眠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失眠的常见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总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和日间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失眠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家长可以采取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刺激性因素、建立放松的睡前常规和关注孩子的情绪等措施。 1.难以入睡:上床后30分钟内仍无法入睡。 2.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醒来或早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3.总睡眠时间不足: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 4.睡眠质量差:睡眠浅、多梦、易醒或感到疲劳。 5.日间功能障碍: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如果您经常出现失眠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定失眠的原因。以下是一些治疗失眠的方法: 1.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避免刺激性物质:下午或晚上避免饮用咖啡、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睡前避免吸烟。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但避免在睡前过度运动。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思维方式。 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3.药物治疗: 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依赖性。 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具有较短的半衰期,依赖性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失眠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睡眠需求与成人不同,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对于儿童失眠,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建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2.避免刺激性因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限制屏幕时间。 3.建立放松的睡前常规:可以阅读书籍、听柔和的音乐或进行放松的活动。 4.关注孩子的情绪:确保孩子没有压力或焦虑情绪影响睡眠。 如果孩子的失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总之,失眠的症状因人而异,治疗方法也因个体情况而异。如果您有失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建议。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改善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

    2025-10-16 12:39:37
  • 21天减肥法有用吗

    21天减肥法是一种通过限制食物种类和摄入量来减肥的方法,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效果,但它并不被认为是可持续的,还存在营养不均衡、健康问题等风险,不适合所有人。健康的减肥方法应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关于21天减肥法的一些重要信息: 1.减肥效果:21天减肥法的减肥效果因人而异。在短期内,由于限制了食物的摄入量,体重可能会迅速下降。然而,这种减肥通常是由于水分和肌肉的流失,而不是脂肪的减少。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很可能会反弹回来。 2.营养不均衡:21天减肥法通常限制了某些食物的摄入,如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这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长期营养不均衡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疲劳、头发和指甲问题等。 3.饮食习惯:这种减肥方法并没有帮助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可能会继续采用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从而增加再次发胖的风险。 4.潜在的健康问题:过度限制食物摄入可能导致低血糖、低血压、头晕、乏力、便秘等健康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5.不适合所有人:21天减肥法并不适合所有人。例如,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的人应该避免这种极端的减肥方法。此外,未成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应该尝试这种方法。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建议: 1.均衡饮食: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如鱼、肉、豆类、坚果等)和健康脂肪。确保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营养物质。 2.控制卡路里摄入量:根据个人的身体需求和活动水平,合理控制卡路里摄入量。可以咨询营养师或医生获取更准确的建议。 3.适量运动:结合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和燃烧脂肪。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戒烟限酒等都对身体健康和减肥有益。 5.长期视角:减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看到巨大的变化。关注健康而不是体重,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最重要的是,在尝试任何减肥方法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的建议。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评估减肥方法的适宜性,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健康的减肥应该是可持续的,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2025-10-16 12:39:19
  • 老年人吃糖好不好

    老年人适量吃糖可补充能量、缓解低血糖等,但过量吃糖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导致肥胖、损害牙齿健康、影响心血管健康,故老年人吃糖应把握适量原则,控制摄入量,选择健康糖类来源,定期监测指标,吃糖后注意口腔清洁。 一、老年人适量吃糖的益处 适量吃糖可为老年人补充能量,糖类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能为老年人日常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比如一些简单的单糖(如葡萄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来维持基础代谢等。有研究表明,在老年人出现低血糖等情况时,及时补充糖类能快速缓解症状,保障身体正常机能运转。 二、老年人过量吃糖的危害 1.引发糖尿病风险增加: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下降,过量吃糖会使血糖波动过大,长期如此会加重胰岛负担,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高糖饮食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饮食中糖类摄入合理的老年人群体。 2.导致肥胖:多余的糖类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老年人运动量相对较少,脂肪堆积易引发肥胖。而肥胖又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等。据统计,肥胖的老年人群中,患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远高于体重正常的老年人。 3.损害牙齿健康:糖在口腔内经过细菌发酵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容易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老年人牙齿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或病变,过量吃糖会进一步加重牙齿的损害,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4.影响心血管健康:过量吃糖会导致血脂异常,使血液中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临床观察发现,长期高糖饮食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往往更难控制,预后相对较差。 三、老年人吃糖的建议 老年人吃糖应把握适量原则,一般来说,每天糖类的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20%-25%较为适宜。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糖类来源,如水果中的天然糖分,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果糖等糖类,每天可适量食用水果,像每天吃1-2个中等大小的苹果、香蕉等。要尽量避免过多食用高糖的加工食品,如糖果、甜饮料、奶油蛋糕等。并且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糖类的摄入情况,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来控制糖的摄入。同时,老年人在吃糖后要注意口腔清洁,降低龋齿等口腔问题的发生风险。

    2025-10-16 12:38:57
  • 怎样才能减肥

    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包括健康饮食、增加运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同时需注意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减肥需求。 1.健康饮食: 控制热量摄入:根据个人情况,计算出每天所需的热量摄入量,并合理分配到三餐中。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巧克力等。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米饭、面条、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量增加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粗粮的摄入。 适量摄入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 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度进食,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即可。 2.增加运动量: 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有效消耗热量,提高心肺功能。 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增加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帮助燃烧更多脂肪。 增加日常活动量: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增加步行、爬楼梯等日常活动量,有助于消耗更多热量。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控制体重。 减少压力:长期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激素失衡,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可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减轻压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影响新陈代谢,增加体重增加的风险。 4.注意事项: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建议通过节食或过度运动来减肥。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这两个特殊时期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摄入,以保证自身和胎儿/婴儿的健康。如有减肥需求,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老年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率会逐渐下降,减肥难度相对较大。在减肥过程中,应更加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运动量的适度,避免过度节食和过度运动。 疾病患者:某些疾病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等,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在减肥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减肥方法的可行性。 总之,减肥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采取科学、健康的方法。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得更专业的建议。

    2025-10-16 12:38: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