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道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怎么治疗视网膜炎

    视网膜炎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感染性用对应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非感染性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不同年龄需谨慎)、激光治疗(针对有新生血管等病变封闭血管)、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致视网膜脱离时用玻璃体切割术等,需考虑特殊人群情况),患者要遵医嘱复查,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治疗需谨慎。 感染性视网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若是病毒感染所致,可应用抗病毒药物。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视网膜炎,有研究表明特定的抗生素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有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作用从而改善病情;对于病毒感染引发的视网膜炎,某些抗病毒药物能针对病毒的复制过程发挥作用来控制病情发展。不同年龄的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感染源可能与成人有差异,在病因查找和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 非感染性视网膜炎: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视网膜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的发病情况不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有抗炎等作用,但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谨慎,儿童使用时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儿童的骨骼发育等产生不良影响等。 激光治疗:对于一些视网膜炎导致的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有新生血管等情况时,可采用激光治疗来封闭新生血管等,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激光治疗的效果和具体操作等会有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激光治疗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如果视网膜炎病情严重,出现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手术的实施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等多种因素,比如儿童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对手术的耐受性等情况。 视网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用眼,避免过度用眼等,这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在治疗时更要谨慎,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监控下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2025-09-29 11:20:50
  • 角膜溃疡怎么检查

    角膜溃疡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发病过程、既往病史等;眼部检查,有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有涂片和培养,还有血常规;复杂情况可进行角膜OCT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评估病情等。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包括起病时间、有无外伤史、是否有眼部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以及既往眼部疾病史、全身疾病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角膜溃疡的可能病因,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角膜溃疡的诱因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易发生感染性角膜溃疡。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视力,了解角膜溃疡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检查方法略有差异,儿童可能需要采用卡通视力表等儿童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检查。 2.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清晰观察角膜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深浅等情况,还能观察前房炎症反应,如有无房水混浊、积脓等,不同性别患者在眼部结构上无本质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眼部受影响程度不同。 3.角膜荧光素染色 将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内,角膜溃疡处会着色,有助于明确溃疡的范围,此检查对于判断角膜病变的活性等有重要意义。 4.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可用于观察角膜组织的细胞形态等微观结构,对于感染性角膜溃疡,能帮助判断是否有病原体存在,如真菌、细菌等,不同病史的患者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可能不同。 三、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涂片检查:取角膜溃疡处的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吉姆萨染色等,可初步查找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不同年龄患者的标本采集难度可能不同,儿童采集标本时需更耐心安抚。 培养:将分泌物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进行细菌、真菌等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种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不同生活方式下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有一定差异,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 2.血常规: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等全身性反应,如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 四、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会进行角膜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了解角膜病变的深度等情况,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2025-09-29 11:18:42
  • 眼球结膜下出血怎么办

    眼球结膜下出血是结膜下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致血液积聚,各年龄段可发生,常见于特定人群,急性期早期冷敷、避免刺激,恢复期热敷、治疗基础疾病,不同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伴视力下降等症状或出血范围扩大等要立即就医,儿童出血家长难判断或严重时也应就诊。 一、了解眼球结膜下出血的基本情况 眼球结膜下出血是指结膜下的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导致血液积聚在结膜下组织。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常见于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揉眼、外伤等情况。 二、急性期处理 1.早期冷敷:在出血后的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因为儿童皮肤较娇嫩,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2.避免刺激:受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用力擤鼻等,防止出血加重。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导致再次出血。 三、恢复期处理 1.热敷:出血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热敷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40-50℃即可,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2.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是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引起的眼球结膜下出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高血压患者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眼球结膜下出血多因外伤或剧烈哭闹等引起。家长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再次揉眼。如果是因剧烈咳嗽等引起,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如呼吸道感染等。 2.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更容易出现眼球结膜下出血。要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用力导致血压波动。如果出血反复发生,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更严重的眼部或全身疾病。 五、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眼球结膜下出血伴有视力下降、眼痛、头痛等症状,或者出血范围迅速扩大,应立即就医。此外,如果是儿童眼球结膜下出血,家长不能判断原因或出血情况较严重时,也应及时带儿童到眼科就诊,以排除眼部结构损伤等严重问题。

    2025-09-29 11:17:14
  • 婴儿散光怎么办

    婴儿散光常见于先天因素及早产等情况,需观察症状并3-6个月时进行首次眼部全面检查,轻度散光可观察,中、重度散光需戴合适矫正眼镜,还需注意婴儿生活方式及定期复查。 一、婴儿散光的常见原因 婴儿散光多与先天因素有关,比如角膜形态发育不规则等。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角膜等眼部结构的形态可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散光。另外,早产等情况也可能增加婴儿出现散光的风险,因为早产婴儿眼部发育相对未完全成熟,角膜等结构的发育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二、婴儿散光的观察与检查 观察症状表现:如果婴儿出现视物时频繁揉眼、眼睛容易疲劳、看东西时头部位置异常等情况,家长需提高警惕,可能提示存在散光等视力问题。但婴儿较小,自身表达能力有限,这些表现可能不太典型。 及时进行眼部检查:一般建议在婴儿3-6个月左右进行首次眼部全面检查,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设备,如验光等,来准确评估婴儿的屈光状态,包括是否存在散光以及散光的度数等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婴儿散光的严重程度等。 三、不同程度散光的应对措施 轻度散光:如果婴儿是轻度散光,且不影响视力发育,一般可先进行观察,定期复查眼部情况,监测散光度数的变化。因为婴儿的眼部还在不断发育过程中,轻度散光有可能随着发育而有所改善。在观察期间,要注意婴儿的用眼环境,提供合适的光线等,避免过度用眼等情况。 中、重度散光:当婴儿存在中、重度散光时,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需要及时干预。通常会考虑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来进行矫正。选择矫正眼镜时要非常谨慎,需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验配,以确保眼镜能够起到良好的矫正作用,同时不会对婴儿的眼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在佩戴眼镜过程中,要定期带婴儿复查,根据眼部发育情况调整眼镜度数等。 四、特殊人群(婴儿)的护理注意事项 生活方式方面:保证婴儿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光线要适中,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刺激婴儿眼睛。同时,要注意婴儿的用眼卫生,避免让婴儿用手频繁揉眼睛,防止眼部感染等情况发生,因为眼部感染可能会影响散光的矫正以及眼部健康。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定期带婴儿进行眼部复查,密切关注散光度数的变化以及视力发育情况。根据复查结果,医生会及时调整相应的处理方案,以保障婴儿眼部健康和正常的视力发育。

    2025-09-29 11:15:46
  • 眼底病主要包括哪些

    视网膜疾病有与血糖控制相关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好发50岁以上分干湿性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疾病包含因老化等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及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玻璃体出血;视神经疾病包括由感染等引起的视神经炎及与血管缺血相关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先天性眼底病如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多在出生或儿童早期发病需早期干预。 一、视网膜疾病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 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主要是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进展缓慢;湿性则是黄斑区新生血管形成,可导致快速视力下降,严重影响中心视力。 3.视网膜脱离:包括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因视网膜存在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所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常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引起视网膜前增殖膜牵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与眼内炎症、肿瘤等导致的视网膜下液积聚有关。 二、玻璃体疾病 1.玻璃体混浊:多由老化、炎症、出血等引起,常见于老年人及高度近视患者,表现为眼前有黑影飘动,不伴有明显视力下降时一般为生理性,若突然加重需警惕其他病变。 2.玻璃体出血:可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外伤等引起,少量出血时患者可能仅感眼前有烟雾状黑影,大量出血可导致视力急剧下降,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处理。 三、视神经疾病 1.视神经炎:可由感染(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急性发病时可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球转动时疼痛等,儿童及青壮年相对多见,需早期诊断和治疗以保护视神经功能。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与血管缺血有关,高血压、动脉硬化、颞动脉炎等患者易患,表现为突发的视力下降,可伴有视野缺损,不同年龄人群中因基础疾病不同发病风险各异,中老年患者需关注全身血管状况。 四、先天性眼底病 如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多在出生时或儿童早期发病,可能影响视力发育,需早期发现并评估对视力的影响,以便及时干预。

    2025-09-29 11:14: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