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道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眼睛里为什么有痣

    眼睛里有痣主要由先天性因素致胚胎发育时黑素细胞错位于眼部形成,分为结膜痣(多在睑裂部球结膜,不规则圆形、大小不等、生长缓慢等)和巩膜痣(在巩膜表层、颜色多棕黑或蓝黑、边界清等),需观察痣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变化,无不适且无变化定期观察,有异常变化或不适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处理需谨慎。 眼睛里痣的类型及特点 结膜痣 多发生在睑裂部球结膜,呈不规则圆形,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痣细胞巢位于结膜上皮下,一般为黑色或棕黑色。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性别上无明显差异,通常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但如果痣体较大,可能会影响外观,或者在某些刺激因素下有发生变化的可能。 巩膜痣 位于巩膜表层,颜色多为棕黑色或蓝黑色,边界清楚,一般不会突出于眼球表面,对眼球的功能通常影响较小,其形成也是基于胚胎发育时黑素细胞的异常移位,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都可能存在,通常不会有明显的自觉症状,除非痣发生了恶变等特殊情况才会出现相关眼部不适。 眼睛里痣的观察与处理建议 观察要点:对于眼睛里的痣,要关注其大小、形状、颜色是否有变化,比如是否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颜色是否加深或出现斑驳不均,边界是否变得模糊不清等。不同年龄人群都需要定期观察,如果是儿童,由于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更要密切留意痣的变化情况,因为儿童时期痣可能因为身体生长发育而有不同表现;成年人也要定期自我检查眼部情况。 处理原则:如果眼睛里的痣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且没有变化迹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但如果痣出现了上述所说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异常变化,或者引起了眼部的异物感、疼痛、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必要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将痣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痣的性质,排除恶变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由于其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在处理眼睛里的痣时要更加谨慎,需要综合评估痣的情况以及妊娠的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09-29 10:32:25
  •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看不见怎么办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看不见需尽快回手术医院复查,通过眼部检查明确原因,可能是视网膜再次脱离、术后感染、眼压异常等,若为视网膜再次脱离可能需再次手术,感染则用抗生素等药物并加强护理,眼压异常则分别处理,要考虑不同患者年龄、病史等因素个性化处理。 排查视网膜再次脱离 原因分析:视网膜脱落手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术后如果患者过早剧烈运动、受到眼部外伤等,都可能导致视网膜再次脱离,从而引起看不见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活泼好动,家长需格外注意避免孩子眼部受到外力碰撞等;成年人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时间剧烈运动等,也容易增加视网膜再次脱离的风险。 处理措施:一旦确诊视网膜再次脱离,可能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以重新复位视网膜,恢复部分视力。 关注术后感染情况 原因分析:术后眼部存在创口,若护理不当等可能引发感染,感染会影响眼部组织的正常功能,导致视力下降。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的易患因素不同,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易发生感染;成年人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会增加感染的几率和恢复的难度。 处理措施: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治疗,可能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同时要加强眼部的护理,保持眼部清洁等。 留意眼压异常 原因分析: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眼压异常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眼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视神经等眼部结构的功能。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眼压波动可能更明显;儿童的眼部调节功能与成年人不同,眼压异常对其视力的影响机制也有差异。 处理措施:如果是眼压过高,可能会使用降眼压药物等进行处理;如果是眼压过低,可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调整眼压,以保障眼部组织的正常血供和功能。 总之,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看不见是较为复杂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护理。

    2025-09-29 10:30:41
  • 眼眶假瘤怎么检查

    眼眶假瘤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病理检查,体格检查观察眼眶周围等情况;超声可显示病变位置等;CT能清晰显示骨质及软组织结构病变;MRI对软组织分辨力优;血常规等可辅助判断炎症;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金标准,儿童检查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能显示眼眶内病变的位置、范围及回声特点等。可发现眼眶内异常的占位性病变,帮助判断病变是实性还是囊性等情况,对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要保证其安静配合。 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眼眶骨质结构以及眶内软组织结构的病变情况。可明确眼眶假瘤病变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可应用,不过儿童要注意辐射防护,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能多方位成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眼眶假瘤的病变范围、性质等。在各年龄段患者中均可进行检查,对于一些对CT对比剂过敏的患者,MRI是更好的选择,儿童检查时需根据情况适当约束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异常,如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但该指标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血沉:血沉加快可能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性病变,对眼眶假瘤的诊断有一定辅助参考价值,但也受多种因素影响。 C-反应蛋白(CRP):CRP升高往往提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可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帮助评估病情的活跃程度等情况。 病理检查 对于疑似眼眶假瘤的患者,在必要时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检查能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等,确定病变的性质是炎性还是其他情况等。在儿童进行病理检查时,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后续的恢复等。

    2025-09-29 10:28:27
  • 眼睛散光怎样治疗

    散光可通过光学矫正和手术治疗,光学矫正有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儿童散光需关注并及时矫正、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期复查。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RGP对散光的矫正效果较好,尤其适合一些不规则散光或散光度数较高的患者。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儿童,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在家长的严格监护下进行,并且要定期复查眼部情况。 手术治疗 角膜屈光手术:对于年满18周岁且近两年屈光度数稳定的患者可考虑。例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等,通过切削角膜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散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排除眼部的一些病变等情况。 眼内屈光手术:如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适用于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等情况,但同样需要严格评估眼部条件后才能决定是否适合。 注意事项 儿童散光:儿童散光需要密切关注,因为散光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如果发现儿童有散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验光检查,根据情况尽早进行矫正,如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等。家长要注意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行为。 用眼习惯:无论是哪种矫正方式,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眼睛,可以做眼保健操或向远处眺望。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阅读和书写时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等。 定期复查:无论是佩戴眼镜还是接受手术治疗,都需要定期进行眼部复查。通过复查可以及时了解眼部情况的变化,如散光度数是否有变化、眼部健康状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佩戴框架眼镜的患者需要定期验光,查看度数是否需要更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也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确保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2025-09-29 10:23:35
  • 视力4.2是近视多少度

    视力4.2不能精准对应近视度数,可据临床经验大致推测为300-400度左右但有个体差异,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儿童需尽早正规医院散瞳验光及培养良好用眼习惯,成年人需验光定度数并选合适矫正方式且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相关影响因素及延伸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眼睛还在发育过程中,调节能力较强,可能会影响视力与近视度数的对应关系。例如,同样是视力4.2,儿童可能比成年人更有可能通过放松调节等方式使视力有所提升,而成年人相对来说调节能力下降,近视度数相对更稳定,但也不能仅以此判断,仍需专业验光。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用眼环境不佳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近视的发展。如果一个人长期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且用眼姿势不正确等,即使是相同的视力4.2,其近视度数可能会比生活方式健康、用眼习惯良好的人进展得更快,近视度数可能会更高。 病史因素:如果有先天性眼部疾病等病史,也会干扰视力与近视度数的对应。比如有先天性晶状体异常等情况的人,即使视力是4.2,近视度数的判断也不能单纯依据常规的经验公式,需要综合考虑眼部的整体情况进行专业检查来确定近视度数。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儿童视力4.2且怀疑有近视时,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因为儿童眼睛的调节力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得到更准确的近视度数,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如佩戴合适的眼镜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促进眼睛健康发育。 成年人:成年人视力4.2时,也需要及时进行验光检查确定近视度数。如果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可根据近视度数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如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等。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例如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要让眼睛适当休息等。

    2025-09-29 10:19: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