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项道满主任医师(4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项道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哭了之后眼睛怎么消肿

    哭后眼睛肿可以通过冷敷、热敷、按摩、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等方法来消肿。 1.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睛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2.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眼睛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 3.按摩 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皮肤,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轻轻按摩,每天数次。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 4.注意休息 哭后眼睛肿可能是由于眼睛疲劳,所以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5.调整饮食 哭后眼睛肿可以多吃一些消肿的食物,如冬瓜、薏米、红豆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眼睛肿的情况比较严重,或者伴有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是眼部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2025-04-10 14:32:55
  • 300度近视怎么办

    300度近视可采取佩戴眼镜、角膜塑形镜、近视手术等矫正视力,同时要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 1.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是矫正近视最常用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眼镜可以提高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感。 2.角膜塑形镜 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隐形眼镜,晚上睡觉时佩戴,白天可以恢复清晰的视力。角膜塑形镜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近视手术 对于成年人,近视手术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以确保眼部健康适合手术。 4.控制用眼时间 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如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每20分钟,向远处眺望20英尺(6米)以外的物体20秒。 5.增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让眼睛接触更多的自然光线,有利于预防近视的发展。

    2025-04-10 14:32:35
  • 属于慢性青光眼可以治愈吗

    慢性青光眼通常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防止视力进一步受损。 医生可能会开处眼药水或口服药物来降低眼压。这些药物包括前列腺素类似物、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定期使用这些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控制眼压非常重要。 激光治疗可以用于打开堵塞的房角,增加房水引流,从而降低眼压。常见的激光治疗方法包括激光虹膜成形术和激光小梁成形术。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眼压时,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创建新的通道或改善房水引流来降低眼压。常见的手术包括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等。 建议患有慢性青光眼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视神经评估。这有利于监测病情的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4-10 14:32:26
  • 近视眼激光手术后注意事项

    近视激光手术后需注意眼部护理、用药、饮食、休息和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眼部护理 术后1周内避免脏水、洗发水等进入眼内,避免揉搓眼睛。1个月内不化眼妆,不使用眼部化妆品。3个月内避免游泳,半年内不潜水。 2.用药注意事项 按医嘱使用眼药水,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眼药水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饮食注意事项 术后1周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4.眼部休息 术后1个月内避免长时间用眼,如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看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距离。 5.定期复查 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如有眼部不适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

    2025-04-10 14:32:09
  • 1只眼睛带隐形眼镜刺痛

    一只眼睛带隐形眼镜刺痛,一般情况下和隐形眼镜过期或护理不当、眼部干涩或疲劳、佩戴时间过长、眼部疾病等原因有关。 1.隐形眼镜过期或护理不当 隐形眼镜需要定期更换,如果使用过期的隐形眼镜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引起眼部感染,从而出现刺痛感。 2.眼部干涩或疲劳 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可能会导致眼睛干涩或疲劳,此时如果再受到刺激,就容易引起刺痛。 3.佩戴时间过长 隐形眼镜佩戴时间过长,会导致角膜缺氧,从而引起眼部不适,出现刺痛感。 4.眼部疾病 如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也会导致眼睛刺痛。 如果出现一只眼睛带隐形眼镜刺痛的情况,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4-10 14:30: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