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宝宝过敏时建议打预防针吗

    宝宝过敏时不建议打预防针,因过敏时免疫系统紊乱,打预防针可能加重过敏反应,轻度过敏打预防针需谨慎评估,重度过敏绝对不能打,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过敏症状,避免接触过敏原,打预防针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过敏史等情况由医生做专业决策以保障宝宝健康安全。 不同过敏情况的具体分析 轻度过敏:若宝宝只是出现轻微的皮肤过敏表现,如少量散在的皮疹,此时打预防针仍需谨慎评估。因为即使是轻度过敏,免疫系统的微妙平衡被打破后,也有引发更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需要由医生综合判断宝宝当前的过敏状态与打预防针可能产生的风险,若风险大于收益,则不建议接种。 重度过敏:当宝宝处于重度过敏状态,比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时,绝对不能打预防针。此时宝宝的身体状况极其不稳定,打预防针可能会危及生命,必须先积极治疗过敏症状,待宝宝过敏情况完全控制、身体恢复相对稳定的状态后,再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预防针。 特殊人群(宝宝)的温馨提示 对于过敏的宝宝,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过敏症状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当宝宝出现过敏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考虑打预防针时,一定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宝宝的过敏史、当前过敏状态等情况,由医生做出专业的决策,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因盲目打预防针而导致不良后果。

    2025-08-01 13:42:44
  • 婴儿大便不出来怎么办

    婴儿大便不出来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增加水分摄入来改善,若婴儿长时间大便不出来且出现腹胀明显、哭闹不止、精神状态差等情况,或为早产儿、有先天性肠道疾病病史等特殊婴儿群体出现大便不出来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在婴儿进食后1小时左右,以婴儿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婴儿肠道蠕动,有助于大便排出。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伤害婴儿腹部。 增加水分摄入 对于6个月以上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可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在两次喂奶或辅食之间,给婴儿喂少量温开水,一般每次喂10-20毫升左右,每天可喂3-4次。充足的水分可以使大便软化,便于排出。 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婴儿长时间大便不出来,并且出现腹胀明显、哭闹不止、精神状态差等情况,可能是存在其他肠道问题,如先天性巨结肠等,应及时带婴儿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如腹部超声等)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开塞露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使用指导),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操作。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肠道疾病病史等特殊婴儿群体,出现大便不出来的情况更应及时就医,因为这类婴儿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大便不畅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2025-08-01 13:40:08
  • 婴幼儿头部出汗是什么原因

    婴儿头上冒汗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室内温度过高、衣服过厚、缺乏维生素D、病毒性感冒、缺钙、缺锌、佝偻病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室内温度过高: 婴儿新陈代谢较成人快,若室内温度过高,就容易导致其头顶出汗。此时家长应及时调节室内温度,以保持适宜状态。比如可通过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一个舒适的范围,避免婴儿因过热而出汗过多。 二、衣服过厚: 当家长给婴儿穿的衣服过厚时,婴儿会感觉很热,不仅头部,身体也可能出汗来散热。对此,家长需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地给婴儿减少衣物。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婴儿的实际感受,确保穿着既不过厚也不过薄,以维持婴儿的舒适感。 三、缺乏维生素D: 如果婴儿没有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可能会出现身体多汗、夜惊等现象。家长可适当给婴儿喂食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苹果糊、葡萄糊等,这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改善相关不适症状。同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补充剂来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 此外,病毒性感冒、缺钙、缺锌、佝偻病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婴儿头上冒汗,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总之,婴儿头上冒汗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家长要仔细观察并分析具体原因,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若情况异常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08-01 13:38:05
  • 新生婴儿脸黄怎么回事

    新生婴儿脸黄,其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黄疸、肝炎等。以下进行详细阐述: 一、遗传因素:若直系亲属中有脸色较黄者,可能会遗传给新生儿,从而出现皮肤发黄现象。这是正常生理状况,无需过度担忧,通常也不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无需特殊处理。 1.这种情况主要是基因遗传导致。 2.一般除了脸色发黄外,没有其他异常表现。 二、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常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体液等发黄。 1.可以通过少食多餐的喂养方式来缓解。 2.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茵栀黄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治疗。 (1)茵栀黄颗粒能起到退黄作用。 (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排出。 三、肝炎:多由自身免疫因素或感染等导致,发病后常有乏力、食欲减退、尿黄等症状。 1.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 (1)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有抗炎等作用。 (2)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可发挥抗病毒等功效。 此外,还可能是肝硬化等原因引起,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总之,对于新生婴儿脸黄的情况,要仔细查找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2025-08-01 13:34:41
  • 2周岁儿童到现在还不会说话

    孩子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缺乏语言练习、遗传因素、听力障碍、孤僻症。对此要明确具体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一、缺乏语言练习: 如果家中语言环境氛围不佳,比如很少与孩子交流互动,就会使孩子缺少语言练习的机会,进而导致其说话延迟,出现两岁还不会说话的情况。所以要增加与孩子的交流和玩耍。 二、遗传: 若父母中有一方存在智力低下、染色体异常等问题并遗传给孩子,可能会有两岁还不会说话的现象。此时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同时注重孩子说话能力的锻炼。 三、听力障碍: 1.定义:听力障碍即听不清或听不到外界声音。 2.影响:孩子若有听力障碍,可能会在两岁时还不会说话。 3.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可服用阿奇霉素等抗菌素进行治疗;若是因中耳畸形导致,则需通过手术来治疗。 四、孤僻症: 1.成因:可能源于孕期服用某些药物、出生时缺氧或遗传等。 2.表现:会引发语言交流障碍,主要表现为两岁还不会说话、语速异常等。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训练治疗,若有行为异常、攻击行为等,需要服用利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当孩子两岁还不会说话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因素,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2025-08-01 13:31: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