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儿童的年龄分期及划分标准
胎儿期受母体健康等影响显著孕妇需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新生儿期自娩出脐带结扎始至生后28天适应弱需保暖关注呼吸喂养防感染;婴儿期出生至1周岁前发育快需求高消化不完善宜母乳喂养;幼儿期1周岁后至3周岁前活动强自我保护弱需安全防护和启蒙教育;学龄前期3周岁后至入学前智力发育快重品德习惯社交培养;学龄期6至青春期前入学校教育阶段需关注心理学习环境保证营养;青春期女孩10至17-18岁男孩12至18-20岁生长突进第二性征显需引导应对身心变化保证营养均衡。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历时约40周。此期胎儿生长发育受母体健康状况、营养摄入、所处环境(如是否接触有害物质等)影响显著。例如,孕妇若吸烟、饮酒,可能增加胎儿发育畸形、早产等风险,需强调孕妇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对胎儿健康的重要性。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新生儿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出现体温不升情况,护理时需特别注重保暖,同时要关注其呼吸、喂养等情况,因该时期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三、婴儿期 出生后至1周岁之前。此阶段婴儿生长发育速度极快,对营养物质需求高,但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母乳喂养是保障婴儿营养与健康的最佳方式,能为婴儿提供丰富抗体等营养成分,对其免疫力建立至关重要。 四、幼儿期 1周岁后至3周岁之前。幼儿活动能力逐渐增强,但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薄弱,易发生意外事件,如烫伤、跌落等,家庭及保育场所需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同时此期要注重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启蒙教育。 五、学龄前期 3周岁后至6-7周岁入小学前。该时期儿童智力发育加快,好奇心旺盛且好动,应注重培养其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及社会交往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此阶段心理发展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需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氛围。 六、学龄期 6-7周岁至青春期前。儿童进入系统学校教育阶段,生长发育相对平稳,但学习压力可能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需关注儿童心理状态,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保证充足营养以支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七、青春期 女孩一般从10-12岁至17-18岁,男孩一般从12-14岁至18-20岁。此期生长发育呈现快速突进态势,第二性征逐渐显现,身心变化显著,需正确引导儿童应对心理与生理变化,保证营养均衡以满足快速生长需求,同时关注其社交与情绪管理。
2025-10-21 12:52:29 -
儿童长高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儿童长高需注意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不同年龄段按需摄取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要充足睡眠,婴幼儿等不同阶段保证相应睡眠时间且营造良好睡眠环境;适当运动,选跳绳等合适项目,不同年龄注意运动强度;定期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及时排查异常;还要营造良好心理环境,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以促进儿童正常长高。 充足睡眠 保障睡眠时间: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长高。一般来说,婴幼儿每天需要睡眠12-16小时,学龄前期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的代谢处于有利于生长的状态,深度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高峰。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很重要,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帮助儿童养成规律的睡眠作息,例如每天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让身体形成生物钟,更好地促进长高。 适当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项目: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有助于儿童长高。像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比较有利于长高。跳绳是一项简单有效的运动,每天坚持跳绳10-15分钟,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篮球运动中频繁的跳跃动作可以对骨骼产生刺激;游泳时身体处于伸展状态,也有利于骨骼的生长。不同年龄的儿童适合的运动强度和项目不同,比如幼儿阶段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爬行、快走等运动,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过渡到更具挑战性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对儿童尚未发育成熟的骨骼等造成损伤。 定期体检 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非常重要。通过体检可以及时了解儿童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如果发现身高增长缓慢等异常情况,可以尽早排查原因。例如如果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或者身高增长速度每年低于5厘米,可能存在影响长高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疾病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建议,比如是否需要调整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安排。 心理因素 营造良好心理环境: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儿童长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的儿童,可能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增长。家长要给儿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儿童的不良情绪,让儿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例如在儿童面临学习压力等情况时,家长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儿童缓解压力,让儿童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有利于身高的正常发育。
2025-10-21 12:51:54 -
宝宝伤食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伤食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少量多餐、选易消化食物)、补充水分(喝口服补液盐等、观察脱水情况)、腹部保暖来护理,若情况严重(腹泻频繁、大便异常、伴高热等)或小月龄、有基础疾病的宝宝需及时就医。 一、调整饮食 1.少量多餐:宝宝伤食拉肚子时,胃肠道功能较弱,应采取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减轻胃肠负担。例如,原来每天喂3次奶,可改为每天喂5-6次,每次喂养量相应减少。 2.选择易消化食物:可给宝宝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等。米汤含有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且容易被消化吸收;稀粥也是不错的选择,煮得烂一些的稀粥能为宝宝提供能量,又不会加重胃肠消化负担。避免给宝宝吃油腻、辛辣、生冷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冰淇淋等。 二、补充水分 1.预防脱水:拉肚子容易导致宝宝体内水分丢失,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宝宝喝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其成分能补充宝宝因拉肚子丢失的钠、钾等电解质。按照说明书配制合适浓度的口服补液盐,让宝宝少量多次饮用。如果宝宝不愿意喝口服补液盐,也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但温开水补充电解质的效果不如口服补液盐。 2.观察尿量等判断脱水情况:密切观察宝宝的尿量、精神状态等。如果宝宝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囟门凹陷等,提示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脱水,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等治疗。 三、腹部保暖 1.注意腹部温度:可以给宝宝的腹部进行保暖,比如使用肚兜等。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拉肚子的症状,温暖的腹部环境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将热水袋用毛巾包裹后放在宝宝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宝宝。 四、就医评估 1.及时就诊情况:如果宝宝伤食拉肚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如腹泻次数频繁,一天达10次以上;大便性状异常,如呈水样便、脓血便等;同时伴有高热、精神差、呕吐不止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等,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小月龄宝宝,如3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伤食拉肚子情况更要谨慎对待,因为小月龄宝宝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出现异常应尽快就医。同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宝宝,出现伤食拉肚子时也需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宝宝对拉肚子的耐受能力和恢复情况。
2025-10-21 12:51:15 -
小孩肺热是什么症状
小孩肺热会有多种表现,包括发热(体温可高可低,不同年龄段影响不同)、咳嗽(频繁且有不同性状和程度表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口干口渴(因肺热耗津)、面色发红(两颊泛红)、烦躁不安(热扰心神)。 一、发热 小孩肺热时常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有的可能是低热,体温在37.5℃~38℃左右,有的则可能是中热甚至高热,体温超过38.5℃等。这是因为肺热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异常。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发热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同,比如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需要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 二、咳嗽 咳嗽是小孩肺热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咳嗽通常较为频繁,且可能伴有咳痰,痰液的性状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黄痰,这是因为肺热导致肺部有热邪,煎熬津液成痰。咳嗽的程度也有差异,轻者可能只是偶尔咳嗽几声,重者则可能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小孩的睡眠和饮食。不同年龄的小孩咳嗽表现也有特点,比如较小的婴儿可能不会很好地咳痰,表现为喉咙有痰音,而稍大些的孩子可能能咳出黄痰。 三、呼吸急促 肺热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导致小孩呼吸频率加快,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家长可能会观察到小孩呼吸时胸廓起伏较明显,呼吸次数比正常情况下增多。这是因为肺部有热,气机不畅,影响了气体的交换,所以需要更快的呼吸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孩,呼吸急促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他们的呼吸储备能力相对较弱。 四、口干口渴 小孩肺热时往往会感觉口干口渴,想要频繁饮水。这是由于肺热耗伤津液,导致体内津液不足,从而出现口干口渴的表现。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对口渴的表达能力不同,婴幼儿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来暗示口渴,而较大的孩子可能会主动表达口干想喝水。 五、面色发红 肺热的小孩可能会出现面色发红的症状,尤其是两颊部位可能会泛红。这是因为体内有热,气血运行相对旺盛,上冲头面部所致。不同肤色的小孩面色发红的表现可能不太一样,但总体上能观察到面色比正常时偏红。 六、烦躁不安 部分肺热的小孩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有热,热扰心神,导致小孩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烦躁。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难以安抚的哭闹,而较大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坐立不安等烦躁的行为。对于有肺热症状且烦躁不安的小孩,家长需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关注,营造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帮助缓解其烦躁情绪。
2025-10-21 12:50:24 -
矮小症有哪些症状
儿童矮小症可从身高、生长速率、第二性征发育、面容体态等方面判断,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不同阶段儿童生长速率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部分患儿有特殊面容和体态异常。 生长速率缓慢 学龄前儿童生长速率:学龄前儿童(3-6岁)生长速率应大于每年5cm。如果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可能存在生长缓慢的情况。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去年身高85cm,今年只长到87cm,增长了2cm,明显低于正常速率,这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矮小症相关问题。 学龄儿童生长速率:学龄儿童(6岁-青春期前)生长速率应大于每年5-6cm。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这个范围,也可能是矮小症的表现。比如一个7岁的孩子,去年身高120cm,今年身高123cm,仅增长了3cm,生长速率明显减慢。 青春期儿童生长速率:青春期儿童生长速率可大于每年6-10cm,如果青春期生长速率低于这个范围,也可能与矮小症相关。比如一个12岁的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本应每年增长较快,但如果每年身高增长不足6cm,也需要考虑可能存在问题。 第二性征发育异常 女孩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正常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属于性早熟,而如果女孩到了13岁仍未出现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或者青春期启动后生长缓慢,也可能与矮小症有关。例如,女孩13岁仍未开始乳房发育,同时身高增长缓慢,可能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育异常等问题,导致生长激素分泌或作用异常,进而影响身高增长和第二性征发育。 男孩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正常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等第二性征属于性早熟,若男孩到了14岁仍未出现睾丸增大等第二性征,或者青春期启动后生长迟缓,也可能与矮小症相关。比如男孩14岁还没有睾丸增大,身高增长缓慢,可能存在内分泌方面的疾病,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或作用,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第二性征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 面容体态异常 特殊面容:部分矮小症患儿可能有特殊面容,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可能出现颜面黏液性水肿、眼距宽、鼻梁低平、舌大宽厚且常伸出口外等面容;Turner综合征患儿可能有眼距宽、内眦赘皮、颈蹼、后发际低等面容表现。 体态异常:有些患儿可能存在体态方面的异常,例如软骨发育不全的患儿,身材矮小,头颅较大,前额突出,躯干相对较长,四肢短小,尤其是上臂和大腿明显缩短,身体上部量与下部量比例失常等。
2025-10-21 12:4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