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孩子扁桃体化脓高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扁桃体化脓高烧不退需及时就医评估,通过检查明确病情后采取对症退热措施,如物理降温、调节环境,若是细菌感染按医嘱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对症支持,同时婴儿和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家长要冷静带孩子就医并做好护理观察病情。 一、及时就医评估 孩子扁桃体化脓高烧不退时,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等,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情况,这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例如,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 二、对症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对于婴儿,还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帮助散热。但要注意,避免用酒精擦浴,因为婴儿皮肤薄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让孩子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有助于体温的散发。 三、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化脓高烧不退,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常见的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以确保有效抗感染。不过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 病毒感染:若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发现并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处理扁桃体化脓高烧不退时要格外谨慎。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皮肤。同时,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情况,因为婴儿病情变化可能比较快。如果婴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等情况,要立即告知医生。 儿童:要让儿童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但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部不适。 总之,孩子扁桃体化脓高烧不退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及时带孩子就医,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25-10-16 12:36:10
  • 母亲发烧39度孩子能吃母乳吗

    母亲发烧39度时母乳通常可继续喂养,喂养时母亲要戴口罩、勤洗手、保证休息,婴儿需密切观察情况;处理发烧以物理降温为主,谨慎用药且用药后注意间隔,同时要考虑婴儿年龄及特殊情况,如新生儿和有基础疾病婴儿需更谨慎观察与处理。 一、母亲发烧39度时母乳的安全性 母亲发烧39度时,母乳通常是可以继续喂养孩子的。从医学角度来看,母亲感染引发的发热一般不会改变母乳的成分。研究表明,母乳中含有抗体等免疫成分,对婴儿的健康有保护作用。即使母亲发热,母乳依然能够为婴儿提供必要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二、母亲发烧39度喂养母乳的注意事项 母亲方面 母亲应注意佩戴口罩,避免面对面呼吸传染给婴儿,同时要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这是因为婴儿免疫力相对较低,通过飞沫和手部接触传播病原体的风险需要降低。 母亲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也能维持母乳的分泌量和质量。充足的休息可以让母亲的身体有更多能量来对抗感染,从而保障母乳的正常供应。 婴儿方面 密切观察婴儿的情况,如是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表现。因为虽然母乳一般是安全的,但婴儿个体差异存在,需要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如果婴儿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母亲发烧39度的处理与母乳喂养的协调 物理降温为主 母亲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降温。物理降温相对安全,不会对母乳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母亲后续继续喂养母乳。因为药物降温可能存在药物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的风险,所以优先选择物理降温。 谨慎使用药物 如果母亲发热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使用药物时,应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注意用药后与喂养母乳的时间间隔,确保药物在母体内代谢到相对安全的程度后再进行喂养,最大程度保障婴儿的安全。 四、特殊情况考虑 婴儿年龄因素 对于新生儿,由于其各个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母亲发烧39度时喂养母乳更要密切观察婴儿反应。如果新生儿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应立即就医。而对于较大月龄的婴儿,相对来说对感染的耐受能力稍强一些,但也不能放松观察。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婴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母亲发烧39度喂养母乳时要更加谨慎,及时与医生沟通婴儿的情况,根据婴儿的具体病情来决定喂养方式和后续处理措施。

    2025-10-16 12:35:03
  • 宝宝睡觉吃奶好吗

    宝宝睡觉吃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情况及需注意相关方面,新生儿阶段因胃容量小常边吃边睡属正常但要注意拍嗝等;3-6个月婴儿阶段要关注姿势、避免含着睡及观察奶量对生长的影响;睡觉吃奶存在窒息风险和影响口腔健康问题;可通过建立规律喂养和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来合理调整宝宝睡觉吃奶情况。 3-6个月婴儿阶段:此阶段宝宝仍需要充足的奶量来支持生长。如果宝宝在睡觉时吃奶,要关注吃奶的姿势是否正确。正确的姿势能保证宝宝呼吸顺畅,避免奶液呛入气管。同时,要注意不要养成宝宝含着乳头或奶嘴睡觉的习惯,因为这可能影响口腔健康,导致龋齿等问题。有研究指出,长期含着乳头或奶嘴睡觉会使口腔内残留奶液,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增加患龋齿的风险。而且要观察宝宝吃奶的量是否能满足其生长需求,若宝宝睡觉吃奶后体重增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可以的,但如果出现体重增长异常等情况,就需要调整喂养方式。 宝宝睡觉吃奶需注意的安全问题 窒息风险:宝宝在睡觉吃奶时,若吞咽不及时,奶液容易反流呛入气管,引发窒息。尤其是在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时,吞咽反射相对较弱。所以在宝宝睡觉吃奶过程中,要时刻留意宝宝的呼吸情况,保持宝宝头部稍高于身体,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躺。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等,由于其吞咽功能可能更不完善,更要格外小心,喂奶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喂完后适当延长竖抱拍嗝时间。 口腔健康影响:长期睡觉吃奶会使口腔内有奶液残留,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如6个月以上开始长牙的宝宝,残留奶液更易导致龋齿发生。要在宝宝睡觉吃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温水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合理调整宝宝睡觉吃奶的建议 建立规律喂养:随着宝宝月龄增长,逐步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表,减少宝宝在睡觉时频繁吃奶的情况。例如,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尝试每3-4小时喂一次奶,白天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让宝宝在白天有更多清醒时间吃奶,减少夜间睡觉吃奶的次数。这样既保证宝宝营养摄入,又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在宝宝清醒时吃奶,创造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帮助宝宝区分昼夜,建立良好的睡眠-觉醒周期。当宝宝困了但还没睡着时,不要通过喂奶来哄睡,而是采用轻拍、安抚等方式帮助宝宝入睡,逐渐让宝宝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减少依赖睡觉吃奶的情况。

    2025-10-16 12:34:06
  • 小儿感冒咳嗽流鼻涕流眼泪怎么回事

    小儿感冒咳嗽流鼻涕流眼泪多因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致上呼吸道受侵,有咳嗽、流涕流泪等症状,可通过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饮食等非药物干预,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小儿需特殊关注,症状持续超1周、高热、剧烈咳嗽等时要及时就医。 一、常见原因 小儿出现感冒咳嗽流鼻涕流眼泪,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上呼吸道引发。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受病毒侵袭。另外,环境因素也有影响,比如气温骤变、室内空气污浊等,会降低小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 二、症状表现及机制 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影响小儿休息。 流鼻涕、流眼泪:病毒感染引起鼻黏膜和眼结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出现流鼻涕、流眼泪的症状,鼻黏膜分泌物增多可表现为清水样鼻涕,眼结膜受刺激则流泪增多。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休息与保暖: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合适的室温,一般维持在22-25℃为宜,避免小儿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适当抬高小儿头部,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再用吸鼻器轻轻吸出,缓解鼻塞,改善通气,减少因鼻塞导致的张口呼吸等问题。 调整饮食:给予小儿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饮食,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咳嗽及呼吸情况等。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小儿出现感冒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症状时,更应谨慎对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此次感冒而加重,要加强病情监测,必要时及时就医评估病情,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五、何时需就医 当小儿感冒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症状持续超过1周未见缓解,或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剧烈咳嗽影响进食和睡眠、抽搐等情况时,应及时带小儿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6 12:33:31
  • 五个月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对于五个月宝宝反复发热,需进行体温监测与一般情况观察,可通过松解衣物、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及时就医判断感染性(病毒、细菌感染)与非感染性(如川崎病)病因,同时注意皮肤护理和水分补充。 一、观察与监测 1.体温监测:使用体温计密切监测宝宝体温变化,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了解体温波动规律。五个月宝宝正常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2℃,若体温≥37.3℃可认为发热,根据体温不同可分为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以上)。 2.一般情况观察: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饮食、睡眠等情况。若宝宝精神尚可、饮食睡眠基本正常,可能病情相对较轻;若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需警惕)、拒食等,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医。 二、物理降温措施 1.松解衣物:适当减少宝宝衣物及被褥,以利于散热,穿着应宽松舒适,避免包裹过严影响散热。 2.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身体,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次擦浴时间10-15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宝宝着凉,擦浴过程中密切观察宝宝反应。 三、及时就医判断病因 1.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会反复发热,一般病程3-5天左右。需要完善血常规等检查,若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提示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导致反复发热,血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2.非感染性因素:如川崎病等,除了反复发热外,还可能伴有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等表现,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等协助诊断。当宝宝反复发热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发热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四、特殊人群(五个月宝宝)护理注意事项 1.皮肤护理:由于反复发热时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出现红臀等皮肤问题。 2.水分补充: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可适当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或按需喂水,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因为五个月宝宝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脱水可能会加重病情。

    2025-10-16 12:32: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