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宝宝严重缺钙有什么表现和症状
宝宝严重缺钙可致颅骨有软化、方颅及前囟门闭合延迟,胸廓现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四肢有O型或X型腿,肌肉松弛致大运动发育迟缓呈蛙腹状,神经精神上易哭闹烦躁多汗有枕秃,还会影响免疫系统致易反复感染及出牙延迟排列不齐,需及时就医检测并通过调整饮食等非药物方式干预。 一、骨骼系统表现 1.颅骨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缺钙严重时可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指轻压枕骨或顶骨中央部位,有类似按乒乓球的感觉;8-9月龄以上婴儿可能出现方颅,表现为额头前凸,头颅外形呈方盒状;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婴儿前囟门约1-1.5岁闭合,严重缺钙婴儿前囟门可能延迟至2-3岁闭合。 2.胸廓畸形:1岁左右婴儿严重缺钙可出现肋骨串珠,即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形成钝圆形隆起,多发生在肋骨下缘;还可能出现鸡胸(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胸脯)或漏斗胸(胸骨向内凹陷),影响胸廓正常形态及呼吸功能。 3.四肢畸形: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严重缺钙可导致下肢畸形,出现O型腿(双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或X型腿(站立时两膝能相碰而两足内踝不能靠拢),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及外观。 二、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1.肌肉松弛:严重缺钙会使宝宝肌肉张力降低,表现为抬头、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迟缓,例如正常4月龄婴儿可抬头较稳,而严重缺钙婴儿可能4月龄仍不能较好抬头;同时腹部肌肉松弛可呈现蛙腹状。 2.神经精神症状:血钙降低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宝宝常出现易哭闹、烦躁不安,夜间睡眠时多汗,汗液刺激头皮可使宝宝频繁摇头擦枕,长期摩擦导致枕部头发稀少形成枕秃。 三、其他系统表现 严重缺钙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免疫系统,使宝宝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此外,在乳牙发育方面,可能出现出牙延迟、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影响宝宝咀嚼功能及口腔健康。若怀疑宝宝严重缺钙,需及时带宝宝就医,通过检测血钙、骨密度等相关指标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干预,优先考虑通过调整饮食(如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像奶制品、豆制品等)及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等非药物方式改善,避免盲目自行用药。
2025-10-17 11:20:51 -
宝宝可以喝苹果跟橙汁的原汁吗
宝宝喝苹果原汁和橙汁原汁需考虑年龄因素,6个月以内一般不建议,6个月以上可逐渐少量饮用稀释后的,二者含营养成分但各有特点,饮用要注意卫生和个体差异,出现异常需立即停饮就医。 6个月以内婴儿:一般不建议直接喝苹果原汁和橙汁原汁。因为6个月以内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过早添加果汁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应是母乳或配方奶,其营养成分能够满足这个阶段婴儿的生长需求。 6个月以上婴儿:可以逐渐尝试少量饮用稀释后的苹果原汁和橙汁原汁。6个月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此时可以将苹果原汁或橙汁原汁用温水适当稀释,如按照1:1的比例稀释后,观察婴儿饮用后的反应。如果婴儿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可逐渐增加饮用的量,但也不宜过多。这是因为随着婴儿月龄增长,其消化系统有了一定发育,适量的稀释后的果汁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些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仍不能替代主食。 营养成分及作用 苹果原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适量饮用稀释后的苹果原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婴儿补充部分维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苹果原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糖分,过量饮用可能会影响婴儿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导致营养不均衡。 橙汁原汁: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然而,橙汁中的糖分含量相对苹果原汁可能更高一些,而且有些婴儿可能对橙汁中的某些成分更敏感,饮用后可能出现过敏等反应,如皮疹、呕吐等。所以在给婴儿饮用橙汁原汁时更要谨慎,同样需要先少量尝试并充分稀释。 饮用注意事项 卫生问题:无论是苹果原汁还是橙汁原汁,在给婴儿饮用前都要确保其卫生安全。要选择新鲜的水果制作原汁,并且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例如,制作原汁的容器要经过严格消毒,保存时要放在合适的温度下,防止细菌滋生。 个体差异: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对苹果原汁和橙汁原汁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婴儿可能饮用少量稀释后的果汁就很适应,而有的婴儿可能饮用后很快出现不适。所以家长在给婴儿引入果汁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如大便情况、精神状态等。如果出现腹泻、呕吐、过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给婴儿饮用,并及时就医。
2025-10-17 11:19:32 -
闹觉是否属于睡眠障碍
闹觉指婴幼儿或儿童准备入睡时出现烦躁哭闹等表现多数属正常发育现象与神经系统发育等因素相关部分闹觉频繁过长等且致夜间睡眠中断等时可关联睡眠障碍婴幼儿生理性闹觉常见随年龄增长多改善儿童期闹觉伴睡眠结构紊乱等需警惕睡眠障碍需综合闹觉持续时间、对生活功能影响及发育阶段判断短期偶发不影响日间多为正常长期干扰则可能属睡眠障碍需通过调整睡眠习惯等非药物方式干预必要时就医评估。 一、闹觉的定义及一般情况 闹觉通常指婴幼儿或儿童在准备入睡时出现的烦躁、哭闹、难以安抚等表现,多数属于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现象,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对睡眠环境适应等因素相关,并非所有闹觉都属于睡眠障碍。 二、闹觉与睡眠障碍的关联 1.部分情况可关联睡眠障碍:若闹觉频繁、持续时间过长(如超过30分钟且每周多次),并导致夜间睡眠中断、日间精神状态差(如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干扰正常睡眠结构及生活功能时,可能与睡眠启动困难等睡眠障碍亚型相关。例如,有研究显示,部分儿童因入睡时需过度安抚、反复哭闹,长期可引发睡眠启动困难,属于睡眠障碍范畴。 2.生理性闹觉与发育阶段相关:婴儿期生理性闹觉较为常见,因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睡眠-觉醒转换调节能力不足,随年龄增长(通常2-3岁后)多可自行改善,此阶段的闹觉不属于病理状态的睡眠障碍。 三、不同人群的闹觉特点及考量 婴幼儿:生理性闹觉为主,与神经发育相关,家长可通过建立规律睡眠作息、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等非药物方式干预,多数随月龄增加改善,需避免过度依赖安抚物导致后续睡眠问题。 儿童期:若闹觉伴随睡眠结构紊乱(如深睡眠减少)、长期睡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或学习能力,需警惕是否为睡眠障碍,此时应优先采用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等非药物干预,谨慎使用药物(遵循儿科安全原则,避免低龄儿童随意用药)。 四、总结判断原则 需综合闹觉持续时间、对生活功能的影响及发育阶段判断。短期、偶发且不影响日间状态的闹觉多为正常发育现象;若闹觉长期存在并干扰睡眠质量与日间功能,则可能属于睡眠障碍范畴,需通过调整睡眠习惯等非药物方式干预,必要时就医评估。
2025-10-17 11:18:49 -
佝偻病要补充什么元素
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助骨骼生长钙化,人体可通过晒太阳或食物获取,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需适量补充;钙是构成骨骼牙齿主要成分,儿童、青春期少年、老年人对钙需求不同,饮食是钙的良好来源;磷与钙协同维持骨骼牙齿结构,参与生化反应,儿童正常饮食可满足磷需求,特殊疾病患者磷代谢可能异常,补充钙和维生素D需谨慎。 儿童情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维生素D的需求较高。婴幼儿若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就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需补充400国际单位,早产儿、双胎儿每日需补充800国际单位,直到2岁左右,因为之后可通过户外活动和饮食进一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 特殊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来保证自身健康及胎儿、婴儿的骨骼发育,她们每日也应补充适量维生素D。 钙元素 作用机制: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正常的钙代谢对于骨骼的矿化至关重要,缺乏钙会影响骨骼的强度和发育。 儿童情况:儿童骨骼快速生长,对钙的需求增加。饮食中钙的良好来源有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对于佝偻病患儿,补充钙可以帮助构建健康的骨骼结构。例如,1岁以内婴儿每天约需钙200-250毫克,1-3岁幼儿每天约需钙600毫克等,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合理补充钙剂。 特殊人群:青春期少年骨骼仍在发育,也需要充足的钙摄入;老年人由于钙吸收能力下降,骨质流失,也需要适当增加钙的摄入,但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等的相互作用。 磷元素 作用机制:磷与钙协同作用,共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同时,磷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如能量代谢等。 儿童情况:儿童生长过程中磷的需求与钙相关联,正常饮食一般可以满足儿童对磷的基本需求,但对于佝偻病患儿,保证磷的合理摄入有助于骨骼的正常钙化。例如,牛奶中就含有较丰富的钙和磷,比例较为合适,有利于儿童的吸收利用。 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等特殊疾病的患者,磷的代谢可能会出现异常,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磷的摄入,这类人群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磷代谢异常可能会影响钙的平衡和药物的疗效。
2025-10-17 11:18:09 -
萝卜煮水去小儿积食吗
萝卜煮水对小儿积食的作用尚无确凿临床证实,小儿积食可通过饮食调整、腹部按摩、适当运动来应对,小儿特殊,应对积食需谨慎,严重或不缓解要及时就医,依个体差异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健康。 一、萝卜煮水对小儿积食可能的影响 萝卜是常见蔬菜,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萝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可能对小儿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不过,目前并没有足够的临床研究确凿证实萝卜煮水可以直接去除小儿积食。小儿积食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等。 二、小儿积食的正确应对方式 1.饮食调整 对于有积食的小儿,应适当控制饮食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同年龄小儿饮食调整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排。例如1-3岁小儿主食可逐渐从以奶为主过渡到以主食为主,同时保证蔬菜水果的合理摄入,但要注意量的适宜。 2.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以小儿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小儿腹部,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通过按摩促进小儿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适中,根据小儿年龄和耐受程度调整。 3.适当运动 鼓励小儿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等,不同年龄段小儿运动方式和时间不同,1-3岁小儿可在家长陪同下短时间散步,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消化,但要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三、特殊人群(小儿)需注意的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质相对较弱,在应对积食问题时要格外谨慎。如果考虑使用萝卜煮水等方式,要注意观察小儿饮用后的反应。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建议随意尝试萝卜煮水等可能影响胃肠功能的方法,若小儿积食情况较严重或长时间不缓解,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同时,要根据小儿的个体差异,如既往是否有胃肠疾病等情况综合考虑应对措施,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小儿健康。
2025-10-17 11: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