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宝宝39.5度在家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非药物降温可通过松解宝宝过多衣物使其处于凉爽通风环境、贴退热贴辅助降温、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促进散热、鼓励宝宝多饮温水防失水,对于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要轻柔处理,发热不缓解或有异常表现需立即送医且避免给低龄婴儿用成人退热药物。 一、非药物降温措施 1.松解衣物与环境调节:解开宝宝过多的衣物,让宝宝处于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一般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为宜,有助于机体散热,避免因衣物过厚导致热量蓄积,加重发热。 2.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于宝宝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辅助降温作用,需注意定期更换退热贴以保证效果。 3.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促进散热,擦拭时间可适当延长,每个部位擦拭2~3分钟即可,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着凉,擦拭后及时为宝宝穿上轻薄衣物。 4.补充水分:鼓励宝宝多饮用温水,以防发热导致机体失水,特别是婴幼儿,要少量多次饮水,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需谨慎处理。在进行上述非药物降温措施时,要格外轻柔,避免刺激宝宝皮肤。若宝宝发热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食、抽搐等异常表现,无论体温高低都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因为婴儿发热可能提示较为严重的感染等情况,需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同时,要避免自行给低龄婴儿使用成人退热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宝宝的健康与安全。
2025-10-17 10:17:34 -
小孩子手脱臼了怎么办
孩子手部疑似脱臼时先观察表现,尽快带往正规医院骨科,医生会手法复位,复位后做好固定等护理,密切观察并按要求复查,注意饮食营养等。 一、判断脱臼情况 首先要观察孩子手部的外观,看是否有明显的畸形、肿胀、疼痛等表现,孩子往往会因疼痛而哭闹不止且拒绝使用受伤的手。 二、及时就医 应尽快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的骨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来明确脱臼的具体情况,比如通过体格检查以及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来确定脱臼的部位和程度。 三、复位处理 医生会进行手法复位,一般会在适当的麻醉(如小儿基础麻醉等,具体根据孩子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手法将脱臼的关节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在复位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有短暂的疼痛,但通常复位成功后孩子手部的活动功能会逐渐恢复。 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在复位时更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轻柔准确的操作,以最大程度减少孩子的痛苦和避免对局部组织造成额外损伤。 四、复位后的护理 复位后一般会用绷带等进行固定,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适宜,既要起到固定关节的作用,又不能影响手部的血液循环。要密切观察孩子固定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以及手部的感觉和运动情况。 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避免孩子再次牵拉或碰撞受伤的手部,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带孩子来医院复查,以确保关节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复位不良等情况。同时,要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富含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骨骼的恢复,但具体饮食调整需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补充导致不良影响。
2025-10-17 10:17:02 -
1岁半宝宝口臭是怎么回事
1岁半宝宝口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口腔卫生不佳、消化不良、口腔疾病、鼻腔或呼吸道问题及其他少见的全身性疾病等,若口臭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宝宝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喂养不当,如一次性进食过多、添加新的辅食种类过多或过于油腻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会发酵产生异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此时要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粉、南瓜泥等。 口腔疾病 如龋齿,宝宝爱吃甜食且口腔清洁不彻底时,牙齿容易被龋坏,细菌在龋洞内滋生,导致口臭。家长要注意控制宝宝甜食的摄入,定期带宝宝进行口腔检查。还有鹅口疮等口腔感染性疾病,也会造成口臭,同时可能伴有口腔黏膜白色斑膜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鼻腔或呼吸道问题 若宝宝患有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疾病,鼻腔内分泌物倒流至口腔,也可能引起口臭。另外,呼吸道感染时,痰液等分泌物在呼吸道积聚,也可能通过口腔散发异味。要保持宝宝鼻腔通畅,如有鼻腔分泌物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后轻轻清理,呼吸道感染时需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其他原因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口臭,但相对较少见,如胃肠道畸形等。如果宝宝口臭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哭闹不止、食欲明显下降等,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宝宝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10-17 10:16:42 -
三个月宝宝不爱吃奶怎么回事
宝宝不爱吃奶可能由多因素导致,3-6个月宝宝可能因生理性厌奶期对外界关注提升而不爱吃奶但精神状态等正常,口腔有鹅口疮会因疼痛抗拒吃奶且可见白色斑块需就医,奶嘴孔不合适会致宝宝吃奶费力,周围环境嘈杂等干扰会让宝宝不爱吃奶,感冒时鼻塞致吃奶抗拒伴流涕咳嗽等,消化不良时腹胀腹痛致食欲减退伴吐奶大便异常等。 一、生理性因素——厌奶期 3-6个月的宝宝可能进入生理性厌奶期,此阶段宝宝对外界环境关注度提升,吃奶时易受干扰,表现为不爱吃奶,但精神状态通常良好,体重增长处于正常范围,这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一般无需过度担忧,随着宝宝月龄增长可逐渐恢复正常吃奶量。 二、口腔问题——鹅口疮 若宝宝口腔内出现鹅口疮,会在吃奶时因口腔疼痛而抗拒吃奶,家长需仔细检查宝宝口腔,可见口腔黏膜表面有白色斑块样物,这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处理。 三、喂养方式不当 (一)奶嘴孔不合适 奶嘴孔过大则流速过快,宝宝易呛奶;奶嘴孔过小则流速过慢,宝宝吃奶费力,都会导致宝宝不爱吃奶,应根据宝宝月龄选择合适孔径的奶嘴。 四、环境因素 周围环境嘈杂、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干扰宝宝吃奶,宝宝会因注意力被分散或身体感觉不适而不爱吃奶,应尽量为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吃奶环境,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五、疾病因素 (一)感冒 宝宝感冒时可能出现鼻塞症状,吃奶时因呼吸不畅会抗拒吃奶,同时可能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状。 (二)消化不良 宝宝消化不良时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导致食欲减退,不爱吃奶,可能还会伴有吐奶、大便异常等表现。
2025-10-17 10:16:08 -
夏天小孩出汗多需要补锌吗
夏天小孩出汗多不一定需补锌,要综合考量,先明确出汗多的常见原因,从锌的生理功能看出汗多与缺锌无直接单一因果,判断小孩是否缺锌不能仅依出汗多,需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查,若缺锌可在医生指导下补锌,夏天小孩出汗多首先靠合理护理,正常均衡饮食小孩不易缺锌,特殊小孩需谨慎评估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 从锌的生理功能看相关联系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与激活,对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有重要作用。但小孩夏天出汗多并非直接由缺锌导致出汗这一单一因果关系。如果小孩存在缺锌情况,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表现,而不一定单纯表现为出汗多。 如何判断小孩是否缺锌 要判断小孩是否缺锌,不能仅依据夏天出汗多这一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及相关检查。比如观察小孩是否有食欲差、反复口腔溃疡、生长速度缓慢等情况,必要时可检测血清锌水平等指标。一般血清锌低于正常范围(儿童正常血清锌值约7.65~22.95μmol/L)可考虑缺锌。 补锌的正确认知及非药物干预 如果经评估小孩确实存在缺锌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锌。但夏天小孩出汗多首先应通过合理护理来应对,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适当补充水分等。对于可能因生理性多汗导致的微量元素丢失,可通过均衡饮食来补充营养,正常均衡饮食的小孩一般不易出现缺锌情况,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海鲜、坚果等。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等影响锌吸收的小孩,更需谨慎评估出汗多与锌营养状况的关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锌营养的监测与干预。
2025-10-17 1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