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流感

    孩子流感有其症状表现、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等特点。症状上突发高热且持续时间长、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轻;有流感流行季节接触史时感染可能大;实验室可通过病毒抗原、核酸检测及血清学检查辅助诊断,不同年龄孩子判断需综合自身生理特点,家长存疑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由医生准确判断。 一、症状表现 1.突发高热:孩子感染流感后通常会出现突然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甚至更高,且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能会持续3-5天左右,这与普通感冒一般的低热或中度发热不同,普通感冒体温多在38℃以下,发热持续时间较短。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流感患儿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其较为典型的特征。 2.全身症状明显:会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乏力、肌肉酸痛等。孩子可能表现出不爱玩耍、哭闹不安等情况,而普通感冒全身症状相对较轻。 二、呼吸道症状 1.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流感的呼吸道卡他症状,像流涕、鼻塞等症状相对普通感冒来说不是很突出,普通感冒初期往往流涕、鼻塞等症状较明显,而流感以全身症状和高热为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三、流行病学史 1.接触史:如果孩子在流感流行季节有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如家庭中有流感患者、学校等集体场所中有流感疫情等情况,那么感染流感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接触流感患者后容易被感染。 四、实验室检查 1.病毒抗原检测:可以通过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若结果为阳性,有助于诊断流感。一般在发病初期检测阳性率较高。 2.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对流感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 3.血清学检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有4倍或以上升高,也可辅助诊断流感,但一般多用于回顾性诊断。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判断时需综合考虑其自身的生理特点,比如婴儿表达能力差,更要关注发热等全身症状的变化;而学龄儿童可结合其接触史和自身症状表现来综合判断。如果家长对孩子是否流感存在疑问,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由医生结合更多检查和临床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2025-10-17 11:44:29
  • 孩子抵抗力差怎么办

    儿童增强免疫力可通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素,保障不同年龄段充足睡眠营造适宜环境,依据年龄选合适运动每周坚持数次每次时长30分钟以上,教导孩子勤洗手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生病遵医嘱用药不滥用抗生素,按程序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早产儿需精准补充营养保暖防感染,有基础疾病孩子增强抵抗力要关注基础疾病控制并在医生指导下运动和调整营养。 一、合理饮食调理 1.保证营养均衡:儿童需摄入充足蛋白质以支持免疫细胞合成,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增强白细胞活性,像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A对黏膜免疫重要,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深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应保证每日摄入各类营养素满足生长需求。 二、保障充足睡眠 1.明确睡眠时长:不同年龄段孩子睡眠时长有别,学龄儿童每天需10小时左右睡眠,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婴幼儿12-14小时,营造安静、光线适宜的睡眠环境,助孩子获取高质量睡眠,因睡眠时身体会进行免疫物质合成与自我修复。 三、适度科学运动 1.选择合适运动:依据孩子年龄选运动,幼儿可开展爬行、走路等大运动,学龄儿童可选跑步、游泳、跳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运动时长30分钟以上,适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与免疫力。 四、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1.勤洗手与环境清洁:教导孩子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减少病从口入;保持居住环境定期清洁通风,每周打扫房间、更换床单被褥等,降低细菌、病毒滋生环境。 五、避免滥用抗生素 1.合理用药原则: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滥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影响免疫功能,孩子生病时应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滥用抗生素。 六、及时接种疫苗 1.按程序接种: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有效预防相应传染病,降低感染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先天发育可能不完善,需精准补充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等摄入,同时注意保暖,避免交叉感染,因早产儿免疫力相对更弱,更需细致呵护。 2.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增强抵抗力时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运动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过度运动加重基础疾病负担,营养补充等也需结合基础疾病特点合理调整。

    2025-10-17 11:43:39
  •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生长痛

    生长痛可通过疼痛部位及表现、伴随症状及相关情况来判断。疼痛部位为双下肢双侧对称的弥漫性酸痛、胀痛,多发生在夜间;无明显外伤史,生长发育正常,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符合这些特点且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考虑是生长痛,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部位特点:生长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双下肢,尤其是膝关节周围和小腿前侧。疼痛通常是双侧对称出现的,一般不会局限在某一个点,而是弥漫性的疼痛。比如孩子可能会说膝盖后面或者小腿肚子隐隐作痛,但具体又很难精准指出一个确切的痛点。 疼痛时间:多发生在夜间,这是生长痛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孩子白天可能活动量较大,到了晚上休息时,疼痛会相对明显。不过也有个别孩子可能在白天也会出现轻微的下肢疼痛,但夜间疼痛相对更易被察觉。 疼痛性质:一般是酸痛、胀痛,不是剧烈的刺痛或者刀割样疼痛。孩子可以忍受这种疼痛,不会因为疼痛而无法活动或者哭闹不止,但会影响孩子的舒适感,可能会在疼痛时通过走路姿势的改变或者需要家长按摩等来缓解。 伴随症状及相关情况 无明显外伤史:孩子没有近期摔倒、碰撞等导致下肢受伤的情况。如果孩子有明确的外伤史,那下肢疼痛可能是由外伤引起的,而不是生长痛。所以需要仔细询问孩子近期的活动情况,了解是否有受伤的可能。 生长发育正常:孩子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且没有其他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表现。比如孩子没有内分泌方面的异常症状,像身材过于矮小或异常高大、性发育异常等情况。如果孩子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那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其他疾病导致的疼痛,而不仅仅是生长痛。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等排除一些其他可能导致下肢疼痛的疾病。例如,血常规检查一般无明显的感染迹象,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通常在正常范围或者仅有轻度波动,但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如果血钙明显降低,那可能是佝偻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而不是单纯的生长痛。 如果孩子出现符合上述特点的下肢疼痛,且经过医生排除了其他疾病因素后,就可以考虑是生长痛。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要密切观察疼痛的情况,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下肢肿胀、活动障碍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

    2025-10-17 11:42:27
  • 缺乏什么元素会导致孩子多动症啊

    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与儿童多动症存在关联,锌缺乏影响神经递质平衡致患多动症风险增,铁缺乏影响大脑供氧、神经细胞代谢及干扰神经递质代谢出现多动等表现,铜等元素也可能相关,儿童应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微量元素,已现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合理安排饮食促健康成长。 一、锌元素缺乏与儿童多动症的关系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体内锌元素缺乏可能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存在关联。锌参与了多种酶的合成与激活,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有调节作用。当锌缺乏时,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平衡,而这些神经递质与儿童的注意力、行为控制等密切相关,进而增加儿童出现多动症相关症状的风险。例如,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多动症儿童体内的血清锌水平往往低于正常儿童。 二、铁元素缺乏与儿童多动症的关系 铁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大脑的正常功能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当儿童铁元素缺乏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影响大脑的氧气供应和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同时,铁还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缺乏铁可能干扰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正常代谢,使得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有研究显示,缺铁的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更容易出现多动、冲动等问题。 三、其他可能相关的元素 除了锌和铁之外,铜元素等也可能与儿童多动症存在一定联系。铜元素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神经递质的代谢等。体内铜代谢失衡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不过,相对而言,锌和铁与儿童多动症的关联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 对于儿童来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均衡的饮食,以摄入足够的各种微量元素。例如,让孩子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海鲜、坚果等;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像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以维持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降低因元素缺乏导致多动症等问题的风险。同时,对于已经出现多动症相关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特别是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营养状况,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需求,合理安排饮食,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元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025-10-17 11:41:56
  • 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多种病因致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的消化系统综合征病因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临床表现有大便异常伴呕吐发热等诊断结合病史等检查治疗分非药物调整饮食与预防纠正脱水及药物针对病毒细菌情况预防包括饮食卫生合理喂养保暖接种疫苗特殊时需密切观察并注意臀部护理。 一、定义 婴儿腹泻是婴儿期因多种病因引发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综合征。 二、病因分类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为常见病原,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秋冬季节,可致婴儿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2.细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可引发腹泻,多与不洁饮食相关。 (二)非感染性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为常见原因,如过早添加辅食或更换食物种类,可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而腹泻。 2.过敏因素:部分婴儿对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可出现腹泻症状。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大便性状改变,可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等,可伴呕吐、发热、精神萎靡等,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如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 四、诊断方法 结合婴儿病史、大便外观及次数等临床表现,行大便常规检查观察有无白细胞、红细胞等,必要时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测以明确感染病原体。 五、治疗原则 (一)非药物干预 1.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 2.预防和纠正脱水:轻中度脱水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二)药物治疗 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一般不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抗生素,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预防措施 1.饮食卫生:奶瓶、餐具定期消毒,母亲哺乳前清洗乳头。 2.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原则。 3.注意保暖:尤其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致胃肠功能紊乱。 4.接种疫苗:及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降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生风险。 七、特殊人群(婴儿)温馨提示 婴儿腹泻时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等,若出现频繁呕吐、高热、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及时就医。同时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预防红臀,因婴儿皮肤娇嫩,腹泻时大便刺激易致臀部皮肤损伤。

    2025-10-17 11:40: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