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宝宝用的围嘴用八四消毒液洗后宝宝的下巴和
八四消毒液洗围嘴致宝宝下巴出现问题,因其含强刺激性成分易刺激宝宝娇嫩皮肤。发现异常应立即用清水轻柔冲洗并观察症状,预防需选合适清洗用品、彻底漂洗且注意宝宝皮肤护理,如用婴儿专用品清洗、充分漂洗、涂保湿霜等并及时换围保持干爽。 一、八四消毒液洗围嘴后宝宝下巴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八四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宝宝的皮肤较为娇嫩,用八四消毒液洗过的围嘴可能会残留消毒液成分,当宝宝使用围嘴时,残留的八四消毒液会刺激宝宝下巴皮肤。八四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等可能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出现发红、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等皮肤问题。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厚度较薄,对外界刺激的耐受能力比成人差很多,所以更容易受到残留化学物质的影响。 二、发现宝宝下巴异常后的处理措施 1.清洁残留:立即用大量清水轻柔地冲洗宝宝下巴,尽可能冲掉残留的八四消毒液成分。冲洗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宝宝皮肤。可以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毛巾蘸取清水轻轻擦拭下巴部位。 2.观察症状:仔细观察宝宝下巴皮肤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发红、皮疹、破损等表现。如果只是轻微发红,可先进行局部清洁观察;如果出现明显皮疹、破损或宝宝表现出烦躁不安、频繁抓挠下巴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三、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的建议 1.选择合适的清洗用品:对于宝宝的围嘴等贴身用品,应选择专门的婴儿洗衣液或温和的肥皂进行清洗。婴儿洗衣液通常是根据婴儿皮肤特点设计的,刺激性小。避免使用八四消毒液等强刺激性的消毒剂来清洗宝宝用品。 2.彻底漂洗:无论是使用何种清洗用品,清洗后都要进行充分漂洗,确保没有残留的清洗物质。可以多漂洗几次,或者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冲洗,保证宝宝接触的用品是干净且无刺激的。 3.注意宝宝皮肤护理:在清洗宝宝下巴等皮肤后,可以适当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湿润,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同时,要及时更换弄脏的围嘴,保持宝宝下巴皮肤的干爽。对于容易流口水较多的宝宝,更要注意及时清理和护理下巴皮肤。
2025-10-17 11:12:22 -
小孩头上摔个大包怎么处理
小孩头上摔出大包后早期24-48小时冷敷、观察精神等症状,后期48小时后热敷、继续观察,婴幼儿和有既往病史小孩需特殊处理,若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检查。 一、早期处理 1.冷敷:在小孩头上摔出大包后的24-48小时内,应进行冷敷。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大包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因为摔击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冷敷可延缓血液渗出,减轻肿胀程度。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冰袋温度不能过低,避免冻伤皮肤。 2.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小孩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如果出现频繁呕吐、持续嗜睡或烦躁不安等情况,可能提示有颅内损伤,需及时就医。这是因为颅内损伤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出现这些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情况可能更为危急。 二、后期处理 1.热敷:在受伤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用温毛巾敷在大包处,同样每次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淤血的吸收,加快肿胀消退。此时出血已经停止,热敷能加速局部的新陈代谢,使淤血等被身体逐渐吸收。 2.继续观察:即使大包逐渐消退,仍要持续观察小孩的情况,包括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因为有些颅内损伤可能在受伤初期症状不明显,后续才逐渐表现出来。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孩,观察重点略有不同,比如婴幼儿由于不会准确表达自身不适,更需要细致观察其细微的行为变化。 三、特殊情况处理 1.婴幼儿:婴幼儿头部摔出大包后,家长更要谨慎。除了上述观察外,要特别注意其前囟门的情况,前囟门是否饱满等。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因为婴幼儿的颅骨较软,颅内缓冲空间相对较小,摔击后更易出现颅内损伤。 2.有既往病史的小孩:如果小孩既往有头部相关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头上摔出大包后,处理要更加谨慎。应尽快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史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如凝血功能检测等,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
2025-10-17 11:11:42 -
宝宝拉稀绿色是怎么回事
宝宝拉稀绿色可因饮食因素致(母乳喂养时妈妈食多绿叶菜、人工喂养奶粉含铁高)、消化功能不完善(摄入食物难完全消化吸收)、腹部受凉(肠道蠕动快使胆汁未充分还原)、感染因素(肠道受病毒细菌感染致)引发,新生儿需特注意腹部保暖,婴幼儿喂养要卫生均衡,若出现精神萎靡等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饮食因素导致宝宝拉稀绿色 1.母乳喂养情况:若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日常饮食中摄入较多绿色蔬菜等富含叶绿素的食物,乳汁中相关成分可能会影响宝宝大便颜色,导致大便呈绿色稀便。因为叶绿素等成分经宝宝消化吸收后,可能使粪便呈现绿色。 2.人工喂养情况:人工喂养的宝宝食用的奶粉中含铁量较高,宝宝肠道对铁的吸收不完全,未被吸收的铁经肠道排出时,会与肠道内的物质发生反应,使大便呈现绿色稀便。 二、消化功能相关因素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消化酶分泌相对不足,对食物的消化分解不充分。当摄入的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时,就可能出现绿色稀便的情况。例如,宝宝进食量过多或食物种类不合适,超出了其消化能力范围,进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绿色稀便。 三、腹部受凉因素 宝宝腹部保暖不当,受到寒冷刺激后,肠道蠕动会加快。肠道蠕动过快时,胆汁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胆红素未能充分还原为胆绿素,从而使粪便呈现绿色,同时可能伴随稀便的症状。 四、感染因素 当宝宝肠道受到病毒(如轮状病毒等)或细菌感染时,炎症会刺激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肠道黏膜受损后,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出现绿色稀便,同时还可能伴有腹泻次数增多、发热等其他感染相关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要尤其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合适的肚兜等做好腹部防护;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喂养需格外注意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且饮食要均衡合理。若宝宝出现绿色稀便且伴随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发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
2025-10-17 11:11:03 -
小孩得喉炎怎么治
喉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需保持呼吸道通畅、休息饮食适宜;药物治疗,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水肿、细菌感染时用抗生素;要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和喉部症状;特殊人群如婴儿要密切观察呼吸,有基础疾病小孩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影响选择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小孩所处环境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湿度保持在60%左右较为合适,有助于减轻喉部黏膜水肿,缓解呼吸困难。若小孩有烦躁不安的情况,要尽量安抚,避免其因哭闹加重呼吸困难。 休息与饮食:让小孩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方面,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因发热、呼吸加快导致脱水。 二、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喉炎的常用药物,可减轻喉部水肿,缓解症状。常用的有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通过雾化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喉部,起效较快且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 抗生素:如果喉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链球菌感染等,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注意小孩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三、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小孩的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如果小孩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烦躁不安加重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及时处理。 观察喉部症状:留意小孩喉部的炎症情况,如声音嘶哑是否加重、咳嗽是否加剧等。如果喉部梗阻症状进行性加重,可能需要考虑进行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患喉炎时病情变化往往比较迅速,家长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其呼吸情况。由于婴儿不会表达不适,主要通过呼吸频率、是否有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来判断病情。在护理上要特别小心,保持婴儿头部适当抬高,以利于呼吸。 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果小孩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基础疾病,患喉炎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相关症状,同时在治疗喉炎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对药物的代谢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选择更安全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7 11:10:24 -
小孩说话晚咋办
孩子说话晚可能存在生理性个体差异或病理性因素如听力障碍、智力迟缓、语言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家庭可营造交流环境并利用趣味方式引导孩子,超两岁词汇少等异常需带孩子至儿童保健科或儿科做全面评估包括听力等测试,有病理因素要遵医生干预计划,家长需耐心关注进展且优先非药物干预遵循专业医疗建议。 一、排查可能原因 1.生理性差异:儿童语言发育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孩子可能单纯属于语言发育较晚,但听力、智力等基本正常,这种情况需持续观察。2.病理性因素:需警惕听力障碍,如先天性或后天性听力损失会影响孩子语言接收与学习;智力发育迟缓、语言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自闭症谱系障碍等也可能导致说话晚,若伴随社交互动异常、行为刻板等表现需高度重视。 二、家庭干预举措 1.营造交流环境:家长应多与孩子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沟通,如指着物品说“这是宝宝的杯子”,鼓励孩子模仿发音,每次交流保持专注,给予孩子足够时间回应。2.利用趣味方式引导:通过绘本书籍、儿歌、动画片等吸引孩子注意力,在轻松氛围中引导孩子理解词汇含义并尝试表达,例如唱儿歌时引导孩子跟着重复简单歌词。 三、专业评估与干预 1.及时就医评估:若孩子超过2岁仍词汇量极少、不能说简单短句,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带孩子至儿童保健科或儿科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听力测试(如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智力测评、语言发育专项评估等。2.针对性干预方案:若经评估存在病理因素,需遵循医生制定的干预计划,如听力障碍患儿可根据情况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语言发育迟缓者可能需要接受专业语言治疗师的一对一训练,通过游戏化、结构化的方式提升孩子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四、特殊人群及注意事项 对于有说话晚情况的儿童,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过度焦虑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同时,密切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语言进展,若发现干预一段时间后无改善或进展缓慢,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尤其要重视低龄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严格遵循专业医疗建议,切勿自行滥用药物干预语言发育问题。
2025-10-17 11: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