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宝宝从鼻子呛奶怎么办
宝宝从鼻子呛奶时应迅速脸朝下使头低脚高并轻拍背部两肩胛骨间助奶液流出,接着清理口鼻分泌物保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等状态,易呛奶宝宝喂奶注意姿势,新生儿早产儿少量多次喂养且喂奶后不立即平卧应竖抱拍背降呛奶风险。 一、立即调整体位 当宝宝从鼻子呛奶时,应迅速将宝宝脸朝下,使头低于身体,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这样利用重力作用可帮助奶液更容易流出,避免进一步呛入气管。同时,用手掌根部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之间适当力度地拍打,通过震动促使奶液排出。需注意拍打时力度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delicate的身体部位。 二、清理口鼻分泌物 在完成初步体位调整后,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清理宝宝口腔和鼻腔内的奶液,确保呼吸道通畅。清理鼻腔时动作要轻柔,可使用婴儿专用的鼻屎夹或湿润的棉签小心操作,防止损伤鼻腔黏膜。 三、观察宝宝状态 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面色、精神状态等。若宝宝呼吸平稳、面色正常、能正常啼哭,可暂时在家观察;若宝宝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青、持续咳嗽不止或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就诊,因为严重呛奶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危急情况。 四、预防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容易呛奶的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姿势,如母乳喂养时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人工喂养时确保奶液充满奶嘴避免空气吸入。新生儿、早产儿由于吞咽协调能力更弱,喂奶时更要格外小心,可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同时,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卧,可将宝宝竖抱,头部靠在家长肩部,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降低呛奶风险。
2025-10-20 12:08:10 -
小宝宝频繁哭闹不止如何处理
小月龄宝宝频繁哭闹时先排查是否因饥饿致奶量不足,再检查尿布是否潮湿及时更换,调整室内温度至适宜范围并控制噪音,可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缓解腹胀或肠痉挛,若哭闹持续不缓解且伴呕吐、精神差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肠套叠、感染等病理性因素。 一、排查饥饿因素 小月龄宝宝若频繁哭闹,首先需考虑是否因饥饿所致。对于按需喂养的婴儿,应保证其奶量充足,按需进行哺乳或喂养配方奶,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若奶量摄入不足可能引发哭闹。 二、检查尿布状况 查看宝宝尿布是否潮湿,若尿布潮湿会使宝宝感觉不适从而哭闹,此时应及时为宝宝更换干净、干爽的尿布,保持宝宝臀部皮肤清洁干燥,营造舒适的身体环境。 三、调整环境因素 1.温度调节: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2~25℃左右,过冷或过热都会让宝宝感觉不适而哭闹,可通过空调、暖气等设备适当调节室内温度。 2.噪音控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大的噪音刺激宝宝,因为嘈杂的环境会干扰宝宝的情绪,导致其哭闹不止。 四、缓解身体不适 1.腹胀处理:轻柔按摩宝宝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打圈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带来的不适,从而减轻哭闹。 2.肠痉挛应对:同样可采用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的方法来尝试缓解肠痉挛引起的哭闹,但需注意力度适中。 五、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 若宝宝哭闹持续不缓解且伴随呕吐、精神差等异常表现,需警惕病理性因素,如肠套叠、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始终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宝宝健康。
2025-10-20 12:07:33 -
婴儿体温多少算是正常
婴儿不同测量部位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口腔约36.2~37.3℃需注意安全,腋下36.0~37.0℃要擦干汗液夹紧体温计,直肠36.5~37.5℃能更准反映核心体温需轻柔操作,新生儿腋下体温36.0~37.2℃波动属正常且3个月以上渐近儿童,室温过高过低影响婴儿体温应保持适宜,体温稍高精神好可适当休息复测,持续异常或伴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疾病。 一、婴儿不同测量部位的正常体温范围 1.口腔测量:正常体温约为36.2~37.3℃,但婴儿口腔测温时需注意安全,因婴儿可能不配合致体温计脱落等风险。 2.腋下测量:正常体温范围通常为36.0~37.0℃,测量时需擦干腋窝汗液,确保体温计夹紧,结果相对安全但较口腔温度偏低。 3.直肠测量:正常体温稍高,约为36.5~37.5℃,直肠测温能更准确反映核心体温,操作时需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 二、不同年龄婴儿体温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一般腋下体温在36.0~37.2℃波动属正常;3个月以上婴儿体温范围渐与儿童相近,但仍需结合测量部位判断。 三、环境因素对婴儿体温的影响 室温过高时婴儿体温可能轻度升高,室温过低则可能偏低,应保持婴儿居住环境温度适宜,一般22~25℃较为合适,避免婴儿包裹过严或过少影响体温稳定。 四、特殊情况处理 若婴儿体温稍高于正常范围,但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可能是活动、进食等因素引起,可适当休息后复测;若体温持续异常升高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疾病因素。
2025-10-20 12:06:34 -
高吉星片最小适合多大的孩子
0至婴幼儿阶段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高吉星片缺乏针对极低龄儿童充分严谨临床数据支撑低龄儿童应优先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营养而非依赖保健品3岁以下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初期身体机能逐步完善阶段贸然用高吉星片难确切评估对机体影响可能致胃肠不适或成分蓄积基于循证医学及儿科安全原则不建议应用该年龄段儿童应注重通过科学合理饮食搭配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一、低龄儿童用药安全原则考量 对于0-3岁婴幼儿阶段,其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包括消化系统、肝肾代谢系统等。高吉星片作为一种保健品,目前缺乏针对极低龄儿童(如3岁以下)充分且严谨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证实其安全性和适用性。从儿科安全护理角度,低龄儿童应优先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营养,而非依赖保健品。因为低龄儿童的机体对药物或保健品中成分的耐受性、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过早接触可能超出其身体可承受范围,存在未知健康风险。 二、3岁以下儿童的特殊情况分析 3岁以下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初期,身体机能处于逐步完善过程。此阶段胃肠道消化酶分泌、肝肾代谢酶系统活性等都未达到成人水平,若贸然给该年龄段孩子使用高吉星片,难以确切评估其对孩子机体的影响。例如,可能因孩子胃肠功能较弱,导致药物成分吸收不良或引起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同时肝肾代谢能力不足可能无法有效代谢保健品中的相关成分,进而在体内蓄积带来潜在危害。所以基于循证医学及儿科安全原则,不建议将高吉星片应用于3岁以下最小年龄的儿童,应注重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2025-10-20 12:05:58 -
新生儿睡觉吐奶该如何应对
新生儿吐奶护理要点包括将上半身抬高约30度呈右侧卧位利用重力减少奶液反流风险,喂奶后竖抱拍背3-5分钟排空气体降吐奶概率,留意吐奶频率量及伴随症状区分生理病理情况,睡眠环境床垫不宜过软保持安静舒适且温湿度合适,早产儿吐奶体位调整更谨慎拍嗝时间延长需密切观察,有先天消化道畸形病史新生儿睡觉吐奶要按医嘱重视并及时复诊评估。 一、体位调整:将新生儿上半身抬高约30度呈右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进气管风险,因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右侧卧位利于胃内容物排空且降低误吸可能。二、喂奶后护理:喂奶后避免立即让新生儿平卧,应竖抱使其头部靠在家长肩部,轻拍背部3-5分钟以排出胃内空气,减少胃部压力从而降低吐奶概率,因喂奶时会吸入空气,拍嗝可排出气体。三、观察吐奶情况:留意吐奶频率、量及伴随症状,如呕吐物性状、有无发热、精神状态等。偶发少量吐奶且精神好、生长发育正常多为生理现象;若频繁大量吐奶,呕吐物呈黄绿、血性,或伴精神萎靡、发热等,可能提示病理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畸形等问题。四、睡眠环境注意:新生儿床垫不宜过软,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温度22-25℃、湿度50%-60%,舒适环境助新生儿身体放松,减少因不适引发吐奶,合适温湿度也利于新生儿整体健康。五、特殊人群提示:早产儿消化系统更不成熟,吐奶时体位调整更谨慎,拍嗝时间适当延长,需密切观察吐奶及生命体征;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病史新生儿,睡觉吐奶需格外重视,按医生指导护理并及时复诊评估病情。
2025-10-20 12: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