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科常见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呼吸、视网膜母细胞瘤、头颈部恶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血液肿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张伟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
学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分会小儿血液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市首都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科委专家库成员;国际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
学术发展:第一作者发表署名核心期刊文章52余篇,SCI 10篇。参编发表著作5部。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的诊治,新生儿呼吸、消化、尤其在小儿疑难病症,实体肿瘤化疗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展开-
女孩性早熟症状
女孩性早熟有多种症状,包括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如8岁前乳房发育、阴毛腋毛早现、外生殖器改变;身高和体重增长加速,身高突增且体重增加;少数有月经来潮;部分有心理行为变化,家长需密切关注女孩生长发育,发现异常及时带其就医检查并注意日常避免女孩接触含性激素物品、保证合理饮食作息。 乳房发育:女孩通常在8岁前乳房开始发育,可表现为乳晕增大、乳头突出,随后乳房逐渐隆起,质地较硬,可能伴有轻微疼痛。例如,一些女孩可能在7岁左右就发现乳房有硬结,这是性早熟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从医学研究来看,正常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的平均年龄在9-11岁左右,提前于这个年龄段出现乳房发育则需警惕性早熟。 阴毛、腋毛出现:一般在乳房发育后不久,女孩可能会出现阴毛生长,随后腋毛也可能逐渐长出。阴毛最初可能出现在大阴唇部位,呈少量、色浅、细软的毛发,之后逐渐变得浓密、色深且呈成人型分布。腋毛则通常在阴毛出现后数月至一年内开始生长,这也是性早熟的重要表现之一,正常女孩阴毛、腋毛开始生长的平均年龄分别在11-12岁和12-13岁左右,提前出现则需考虑性早熟可能。 外生殖器改变:女孩的外生殖器会出现变化,如阴唇色素沉着、增厚,阴道黏膜增厚、变长,分泌物增多等。这是因为性激素的作用导致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与正常青春期发育进程提前有关。 身高和体重增长加速 身高突增:性早熟的女孩在早期身高增长会明显快于同龄人,因为性激素会促进骨骼生长,使骨龄提前,在青春期早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但由于骨龄提前,骨骼闭合也会相应提前,最终可能导致成年身高较正常女孩矮小。例如,一个8岁的性早熟女孩,身高可能在短时间内增长较快,但后续骨龄快速闭合,最终身高可能低于正常预期。 体重增加:伴随身高加速增长,体重也会相应增加,这是因为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代谢加快,营养物质摄入相对增多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体重上升。 其他表现 月经来潮:少数女孩性早熟可能会出现月经来潮,一般在乳房发育后1-2年左右出现,但如果性早熟发生较早,月经可能在较早年龄出现。这是由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殖、脱落而导致月经初潮,正常女孩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在12-15岁左右,性早熟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提前。 心理行为变化:部分性早熟女孩可能会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如因为自身与同龄人外观不同而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或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与身体的快速变化以及外界对自身外观变化的反馈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一个10岁的性早熟女孩,可能会因为自己比同学更早出现乳房发育等情况而感到不安,影响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对于女孩性早熟,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女孩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女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龄测定、性激素水平检测等,以便早期诊断和干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让女孩接触含有性激素的物品,如某些滋补品等,保证女孩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促进其健康成长。
2025-10-20 15:07:39 -
五周岁男孩身高体重标准
五周岁男孩身高均值约106.3厘米,正常范围98.7-113.8厘米,受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体重均值约18.1千克,正常范围15.0-21.9千克,受饮食、运动、疾病等因素影响,需关注各因素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五周岁男孩身高均值约106.3厘米,正常范围98.7-113.8厘米,受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体重均值约18.1千克,正常范围15.0-21.9千克,受饮食、运动、疾病等因素影响,需关注各因素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一、身高标准 (一)均值范围 五周岁男孩身高的均值约为106.3厘米,正常范围一般在98.7~113.8厘米之间。这是基于大规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数据得出的结果,不同地区、种族的儿童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在这个范围内波动。影响身高的因素包括遗传、营养、内分泌等。遗传方面,父母身高较高的儿童往往有更高的身高潜力;营养上,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对骨骼生长至关重要,例如牛奶富含钙,是促进骨骼发育的良好食物;内分泌因素中,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是身高增长的关键,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身高偏离正常范围。 (二)影响身高的因素及应对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身高属于正常范围,孩子一般也会在正常身高范围内生长。但如果家族中有身高异常的遗传病史,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生长情况,定期监测身高。 2.营养因素:保证孩子均衡的饮食,包含各类食物。例如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肉类(提供蛋白质)、蔬菜(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补充维生素等)。对于挑食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变换烹饪方式等方法引导其摄入多样化食物。 3.内分泌因素:如果孩子身高增长明显低于同龄人,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第二性征不发育等,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内分泌情况,排查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 二、体重标准 (一)均值范围 五周岁男孩体重均值约为18.1千克,正常范围通常在15.0~21.9千克之间。体重也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指标。 (二)影响体重的因素及应对 1.饮食因素:饮食量和食物种类是影响体重的重要方面。如果孩子饮食量过大,且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为主,如油炸食品、甜食等,容易导致体重超标;而饮食量过少则可能导致体重偏低。要引导孩子合理饮食,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低热量但营养丰富食物的比例。例如可以用蔬菜沙拉代替部分高热量的沙拉酱等。 2.运动因素: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消耗能量,维持正常体重。缺乏运动的孩子容易出现体重异常。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踢球等,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例如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这样有助于孩子保持健康体重。 3.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影响体重,如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从而使体重偏低;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引起体重异常。如果孩子体重明显偏离正常范围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乏力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疾病因素。
2025-10-20 15:05:38 -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儿童流鼻血的应对与预防:保持正确姿势,如让孩子坐下或半卧位;按压止血,用手指捏双侧鼻翼5-10分钟;局部冷敷,用冷毛巾等敷前额或鼻部15-20分钟;出现出血量较大难止、反复流鼻血、鼻部有外伤等情况需及时就医;生活中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孔等不良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需特殊关注。 一、保持正确姿势 对于儿童:让孩子坐下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不要后仰,因为后仰可能导致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甚至误吸。这样可以避免血液流向鼻腔后部,便于观察出血量等情况,也能防止血液呛入气管。 二、按压止血 操作方法:用手指捏住孩子双侧鼻翼,一般按压5-10分钟。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持续保持压力。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来达到止血目的。对于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因为3岁以下儿童可能不太配合。 三、局部冷敷 具体做法: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孩子的前额或鼻部,通过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孩子的皮肤,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再敷在相应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左右,间隔一段时间可重复冷敷。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孩子流鼻血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出血量较大且难以止住:如果经过上述按压等初步处理后,出血仍持续不止,出血量较多,孩子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失血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因为大量失血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血液循环,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反复流鼻血: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流鼻血的情况,或者流鼻血伴有其他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发热等,可能提示存在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鼻部有外伤等情况:如果孩子流鼻血是由于鼻部受到外伤引起的,如碰撞等,除了处理鼻出血外,还需要观察鼻部是否有肿胀、畸形等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排除鼻骨骨折等严重问题。 五、预防措施 生活方面: 保持鼻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对于儿童来说,鼻腔黏膜比较娇嫩,干燥的空气容易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出血。可以让孩子适当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也有助于保持鼻腔黏膜湿润。 避免不良习惯: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孔,因为频繁挖鼻孔会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出血。如果孩子有过敏等情况引起鼻痒,要及时治疗,避免孩子因搔抓鼻部而损伤黏膜。 饮食方面: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有帮助。例如,橙子、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 特殊人群考虑: 婴幼儿:婴幼儿流鼻血时更要小心处理,因为他们的配合度差,在按压等操作时要更加轻柔。同时,要注意观察婴幼儿流鼻血后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因为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孩子本身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鼻腔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预防和护理,定期带孩子进行相关疾病的复诊等。
2025-10-20 15:04:44 -
小孩说话晚的原因有哪些
小孩说话晚可能由生理、环境、心理、疾病等多因素引起。生理因素包括听力问题、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构音器官异常;环境因素有缺乏语言刺激、多种语言环境干扰;心理因素涉及心理发育迟缓、心理压力过大;疾病因素包含智力障碍、内分泌疾病等。 一、生理因素 (一)听力问题 小孩的听力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存在听力障碍,会影响其对语言的接收,从而导致说话晚。例如,一些先天性的耳部结构异常,如外耳道闭锁等,会阻碍声音传入内耳;或者是由于出生后的感染等原因损伤了听神经,都可能引起听力受损。研究表明,中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语言发育明显滞后于听力正常儿童。 (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大脑是语言中枢所在之处,若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会影响语言相关区域的功能。比如大脑皮质发育不良,会导致语言的理解、表达等功能出现障碍。常见的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由于在胎儿期或出生时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可能落后于正常足月儿,进而出现说话晚的情况。 (三)构音器官异常 小孩的构音器官包括舌头、嘴唇、声带等,如果这些器官存在异常也会影响说话。例如舌系带过短,会限制舌头的活动,使得发音不准确、不清晰,进而影响语言表达;或者是唇腭裂患儿,其唇部和腭部的结构异常会影响正常的发音气流控制等,导致说话晚于同龄儿童。 二、环境因素 (一)缺乏语言刺激 如果小孩所处的环境中缺乏足够的语言刺激,也会导致说话晚。比如家长与孩子交流过少,很少用丰富的语言跟孩子沟通、讲故事、唱儿歌等,孩子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模仿和学习语言。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中的小孩,语言发育会相对迟缓。 (二)多种语言环境干扰 当小孩同时接触多种复杂且差异较大的语言环境时,也可能影响说话。例如家庭中同时使用多种方言,或者孩子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切换,会让孩子的语言学习变得混乱,难以形成统一的语言认知和表达,从而出现说话晚的情况。 三、心理因素 (一)心理发育迟缓 有些小孩可能存在心理发育迟缓的情况,比如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他们往往会出现社交障碍,对他人的语言缺乏回应,自身也不愿意主动表达,表现出明显的说话晚,同时还可能伴有刻板行为等症状。 (二)心理压力过大 如果小孩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受到过多的批评、指责等负面刺激,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对说话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说话比同龄儿童晚。例如家长对孩子说话要求过高,孩子一旦说错就严厉批评,可能会让孩子害怕开口说话。 四、疾病因素 (一)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的小孩整体发育都会落后,语言发育也不例外。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都低于正常儿童,所以会出现说话晚的现象,同时可能还伴有运动发育迟缓、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表现。 (二)内分泌疾病 某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小孩说话。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小孩出现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等情况,语言发育也会受到牵连,表现为说话晚。
2025-10-20 15:03:38 -
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护理需从保暖、喂养、皮肤、睡眠、预防感染、脐带护理等方面着手,保暖要保持室温湿度、选合适衣物;喂养分母乳和人工喂养;皮肤要清洁干燥;睡眠要营造安静舒适环境;预防感染要减少外人接触、注意卫生;脐带要保持清洁干燥并观察异常。 一、保暖方面 刚出生的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维持在55%~65%。可通过使用空调、暖气等设备来调节室温,同时要注意避免婴儿直接吹风。婴儿的衣物应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根据室温适当增减衣物,以婴儿的颈背部温暖、手脚不凉为宜。例如,若室温较低,可给婴儿穿上合适厚度的棉衣、盖好被子,但要注意不要包裹过紧,以免影响婴儿肢体活动。 二、喂养方面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应尽早让婴儿吸吮乳头,一般在出生后30分钟内即可开始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要按需进行,婴儿饥饿时或母亲乳房胀满时均可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等,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母亲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和心情舒畅,以保证母乳的质量。 人工喂养: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选择适合新生儿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冲调奶粉时要严格按照配方奶粉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奶粉的浓度和温度。奶瓶和奶嘴要定期消毒,避免婴儿感染。一般来说,每2~3小时喂养一次,每次喂养量根据婴儿的体重和食欲进行调整。 三、皮肤护理方面 婴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要保持婴儿皮肤的清洁干燥,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清洗婴儿的臀部,然后擦干,可适当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护臀霜,预防红臀的发生。给婴儿洗澡时要注意水温适中,一般控制在38~40℃左右,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沐浴产品,洗完后要及时将婴儿身体擦干,并涂抹适量的婴儿润肤霜,保持皮肤滋润。 四、睡眠方面 新生儿每天需要大量的睡眠,一般每天睡眠时间可达16~20小时。要为婴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睡眠时要选择合适的睡姿,一般建议仰卧位,可预防婴儿呛奶窒息。婴儿的床铺要柔软舒适,被褥不要过厚过重,避免压迫婴儿。注意观察婴儿的睡眠状态,及时处理婴儿的不适,如更换潮湿的尿布等。 五、预防感染方面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要注意预防感染。尽量减少外人与新生儿的接触,尤其是患有感冒、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要接触新生儿。护理婴儿前要洗净双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婴儿的用品进行消毒,如婴儿的衣物、被褥、玩具等。 六、脐带护理方面 脐带是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结构,在脐带未脱落前,要保持脐带部位的清洁干燥。每天用碘伏棉签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顺时针消毒,避免尿液等污染脐带。一般在出生后1~2周脐带会自然脱落,脱落后也要继续观察脐部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2025-10-20 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