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不同。麦粒肿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和使用抗生素;霰粒肿由睑板腺阻塞引起,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治疗方法主要是热敷,较大的肿块需手术切除。 1.病因不同:麦粒肿是由于眼睑边缘的皮脂腺或睑板腺感染引起的,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霰粒肿则是由于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一般为无菌性炎症。 2.症状不同:麦粒肿的症状包括眼睑红肿、疼痛、触痛,有时还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霰粒肿通常表现为眼睑内无痛性肿块,病程进展缓慢。 3.治疗方法不同:麦粒肿的治疗主要包括热敷、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果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引流;霰粒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热敷,如果肿块较大,影响外观或引起不适,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4.预后不同:麦粒肿经过适当的治疗,通常可以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霰粒肿手术后可能会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麦粒肿和霰粒肿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眼部不适,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注意用眼卫生等也是预防麦粒肿和霰粒肿的重要措施。
2025-08-21 11:14:12 -
晚上睡觉时能否佩戴隐形眼镜
夜间佩戴隐形眼镜会阻碍角膜获取氧气影响代谢且增加感染风险,青少年眼部发育中、眼部疾病患者本身有问题的佩戴更易出状况,不夜间佩戴隐形眼镜可保障角膜充足氧气供应、维持代谢、降低感染风险利于眼部健康。 一、夜间佩戴隐形眼镜对眼部健康的影响 1.氧气供应受限:隐形眼镜覆盖角膜,睡眠时眼睑闭合,眼球代谢依赖氧气供应,而佩戴隐形眼镜会阻碍角膜从空气中获取氧气,长期如此可影响角膜正常代谢,研究显示长期夜间佩戴隐形眼镜人群角膜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佩戴者。 2.增加感染风险:夜间佩戴隐形眼镜时,眼部处于相对封闭环境,利于细菌等微生物滋生,易引发角膜感染等问题,尤其对于眼部防御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如青少年(眼部正处于发育阶段)、本身有眼部基础疾病(如干眼症等)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二、不同人群夜间佩戴隐形眼镜的特殊情况 1.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眼部仍在发育中,自我修复及抵御外界侵害能力较弱,夜间佩戴隐形眼镜会进一步干扰眼部正常生理过程,更易出现眼部炎症等问题,需特别注意避免夜间佩戴。 2.眼部疾病患者:本身患有干眼症等眼部疾病的人群,其泪液分泌或泪膜稳定性已存在异常,夜间佩戴隐形眼镜会加重泪膜功能紊乱,导致眼部不适加剧,应严格避免夜间佩戴隐形眼镜以保护眼部健康。 三、夜间不佩戴隐形眼镜的益处 不夜间佩戴隐形眼镜可保障角膜充足氧气供应,维持眼部正常代谢,降低眼部感染等风险,有助于长期保持眼部健康状态,利于眼部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2025-08-12 16:10:34 -
新冠感染后出现红眼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新冠病毒可通过表面刺突蛋白与眼部结膜等组织细胞上ACE2受体结合直接侵入结膜细胞引发炎症致红眼,也可因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激活产生炎症因子经血液循环波及眼部致红眼,还因患者感染期间频繁揉眼机械刺激结膜致血管充血出现红眼,特殊人群如儿童需避免频繁揉眼,老年人出现红眼需观察其他眼部及全身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 一、新冠病毒直接侵袭眼部组织 新冠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与眼部结膜等组织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从而直接侵入结膜细胞,引发结膜炎症反应,表现为红眼、眼痒、结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例如,相关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能在结膜上皮细胞中复制,导致局部炎症发生。 二、全身炎症反应波及眼部 新冠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炎症因子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眼部,引起眼部的炎症性改变,进而出现红眼现象。全身炎症反应越剧烈,眼部受波及出现红眼等症状的可能性相对越高。 三、不良行为刺激诱发 患者在新冠感染期间,因眼部不适可能频繁用手揉眼,机械性刺激结膜组织,导致结膜血管充血,从而出现红眼症状。尤其是儿童群体,因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更易因揉眼等行为诱发红眼表现。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需特别注意避免其频繁揉眼,保持眼部清洁卫生;老年人感染后若出现红眼,需密切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眼部异常及全身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排查其他潜在问题。
2025-08-12 16:06:25 -
真菌角膜炎怎么治
真菌角膜炎药物治疗为基础手段,常用那他霉素,依病情严重程度规范用药,儿童需选相对安全有效药物并监测眼部及全身情况,老年患者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疾病影响;手术治疗当药物无效、角膜溃疡穿孔或严重角膜瘢痕影响视力时可考虑角膜移植术,需严格评估患者眼部及全身状况,儿童要考虑生长发育特点及术后恢复,老年需综合基础疾病权衡利弊,术后需密切观察角膜恢复及有无排斥反应等。 一、药物治疗 真菌角膜炎的药物治疗是基础手段,常用抗真菌药物有那他霉素等。那他霉素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抑制真菌生长。使用时需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规范用药,例如病情较轻者可局部频繁使用,病情较重者可能需联合其他药物或增加用药频次,但具体用药应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谨慎,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并密切监测眼部反应及全身情况;老年患者若合并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确保用药安全。 二、手术治疗 1.角膜移植术:当药物治疗无效、角膜溃疡穿孔或出现严重角膜瘢痕影响视力时,可考虑角膜移植术。手术需严格评估患者眼部及全身状况,儿童患者行角膜移植术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老年患者则需综合基础疾病等因素权衡手术利弊。手术成功与否与术前病情控制、供体角膜质量及术后护理等多因素相关,术后需密切观察角膜恢复情况及有无排斥反应等。
2025-08-12 15:57:19 -
夜盲症缺乏什么维生素
夜盲症主要因人体缺乏维生素A致视紫红质合成不足引发,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像动物肝脏、鱼类及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儿童生长发育需保证摄入但要防过量中毒需均衡饮食,孕妇需充足维生素A要多样化饮食且遵医嘱合理摄入。 一、夜盲症与维生素A的关联 夜盲症主要因人体缺乏维生素A所致。维生素A是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重要组成成分,视紫红质在暗光环境下能协助视网膜感知光线,当体内维生素A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不足,致使暗适应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夜盲症,出现光线昏暗环境下视物不清等症状。 二、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 1.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像猪肝、鸡肝等)是维生素A的优质来源,每100克猪肝含丰富维生素A;鱼类(如鳕鱼、三文鱼等)也是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 2.植物性食物:部分橙色及深绿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例如胡萝卜、菠菜、南瓜等,其中胡萝卜的胡萝卜素含量较高,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维生素A。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维生素A需求相对较多,需保证饮食中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蔬菜等,但要避免儿童过度摄入致中毒,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 2.孕妇:孕妇需充足维生素A维持自身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要通过多样化饮食获取,如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但不可盲目过量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依个体情况合理摄入。
2025-08-12 15: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