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黄斑病变是什么引起的
黄斑病变的原因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遗传因素、吸烟、慢性疾病、眼部疾病、营养缺乏、光损伤及其他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导致黄斑病变的发生。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AMD是黄斑病变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影响老年人。它与年龄增长相关,眼部的黄斑区域逐渐受损。AMD可分为两种类型:干性AMD和湿性AMD。干性AMD通常进展缓慢,主要影响视网膜的色素上皮细胞,导致视力逐渐模糊。湿性AMD则与血管生成异常有关,形成新的血管,但这些血管容易渗漏,导致黄斑水肿和出血,进而加重视力损害。 2.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性疾病可能导致黄斑病变的发生。例如,Stargardt病、Best病等遗传性黄斑变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3.吸烟:吸烟是黄斑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增加患AMD的风险,并加速病情进展。 4.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可能增加黄斑病变的发生风险。长期的慢性炎症和血管损伤可能对黄斑造成损害。 5.眼部疾病: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可能导致黄斑病变的发生或加重。 6.营养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如叶黄素、玉米黄质、维生素C、E等,可能与黄斑病变的发生有关。 7.光损伤:长期暴露在强阳光下或紫外线辐射下,可能增加黄斑病变的风险。 8.其他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过度暴露于电子设备的蓝光辐射、遗传易感性等也可能与黄斑病变的发生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黄斑病变的具体原因可能因人而异,并且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导致黄斑病变的发生。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如果出现视力模糊、扭曲、中央暗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视力测试、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以确定黄斑病变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黄斑病变的预防,以下措施可能有益: 1.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限制吸烟,控制体重,定期进行身体锻炼,保持血压和血糖正常。 2.眼部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佩戴适当的太阳镜,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3.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4.定期眼部检查:对于年龄较大或有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及早发现和处理黄斑病变。 总之,黄斑病变的原因复杂多样,了解可能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果对黄斑病变或眼部健康有任何疑问,应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9-29 12:13:28 -
眼睛病毒感染的症状
眼睛病毒感染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眼部刺激症状如疼痛、异物感、畏光;眼部外观改变如结膜充血、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视力相关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疼痛:患者常感眼部有刺痛、灼痛或磨痛等不适,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眼部组织炎症反应,刺激眼部神经末梢所致。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眼部疼痛,尤其在睁眼、眼球转动时可能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揉眼等行为来表达眼部不适。 异物感:感觉眼睛里好像有沙子等异物存在,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眼表上皮受损、炎症细胞浸润等,使得眼表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能主诉眼睛有异物感,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但会通过频繁眨眼等方式来缓解。 畏光:对光线敏感,见到光后眼部不适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使得眼部的痛觉神经纤维对光线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出现畏光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眯眼以减少光线刺激,儿童可能在外出时更不愿意睁开眼睛面对光线。 眼部外观改变: 结膜充血:眼白部分的血管扩张充血,呈现出红色。病毒感染引起结膜炎症,导致结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增多,从而出现结膜充血。不同年龄人群结膜充血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皮肤较薄,可能充血外观相对更明显。例如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常出现明显的结膜充血,可波及整个结膜囊。 眼睑红肿:眼睑组织受到病毒感染影响,出现肿胀、发红。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波及眼睑组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等。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能出现眼睑红肿,儿童的眼睑相对疏松,可能红肿表现更显著,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眼睑肿胀明显。 分泌物增多:眼部产生的分泌物较平时增多,分泌物的性质因病毒感染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为水样、黏液样等。例如腺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初期可能出现水样分泌物,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黏液脓性分泌物。不同年龄人群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为眼部不适更易用手触碰眼部,导致分泌物增多情况可能更易被观察到。 视力相关症状: 视力下降:如果病毒感染累及角膜等屈光介质或视网膜等感光结构,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比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侵犯角膜时,会影响角膜的透明度,从而引起视力下降,不同年龄患者视力下降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对物体的分辨能力下降等情况。 视物模糊:感觉看东西不清楚,像有一层雾遮挡,这是由于眼部炎症导致眼内介质混浊或光学结构异常等。例如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等视力改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眼部问题,病毒感染后视力模糊可能对生活影响更大。
2025-09-29 12:12:11 -
儿童弱视训练方法是什么
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包括光学矫正、遮盖疗法、视觉训练仪训练和精细目力训练。光学矫正通过佩戴合适眼镜使视网膜成像清晰;遮盖疗法利用优势眼抑制强迫弱视眼注视;视觉训练仪通过特定方式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精细目力训练锻炼弱视眼精细视觉功能,各方法有相应原理、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光学矫正 1.原理及意义:儿童弱视往往存在屈光不正,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光学矫正,能使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为视觉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例如,对于远视性屈光不正的儿童,佩戴合适的凸透镜可以帮助聚焦,让光线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所有因屈光不正导致弱视的儿童,需要由专业眼科医生进行准确的验光,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并且要定期复查,根据视力发育情况及时调整眼镜度数。一般来说,需要每天长时间佩戴眼镜,除了睡觉等特殊情况。 二、遮盖疗法 1.原理及意义:遮盖疗法是利用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强迫弱视眼注视,从而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育。比如,遮盖优势眼后,弱视眼得到更多的使用机会,其视觉功能会逐渐提升。 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视力情况确定遮盖时间,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遮盖时间相对较短,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延长遮盖时间。例如,3-4岁儿童可遮盖优势眼2-3天,打开1天;5-6岁儿童可遮盖3-4天,打开1天等。在遮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优势眼的视力情况,防止优势眼出现弱视。 三、视觉训练仪训练 1.原理及意义:视觉训练仪通过特定的光刺激、精细目力训练等方式,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和视觉功能。例如,一些视觉训练仪可以发出不同频率和颜色的光,引导儿童进行追踪等训练,增强眼部肌肉的协调性和视觉敏感度。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弱视儿童,不同的视觉训练仪有不同的适用年龄范围。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效果可能相对越好,但也适用于较大年龄的儿童。在训练过程中要按照训练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控制训练时间,避免儿童视觉疲劳。同时,要定期评估训练效果,根据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四、精细目力训练 1.原理及意义:精细目力训练可以锻炼弱视眼的精细视觉功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例如,让儿童进行穿珠子、描图等活动,通过这些精细动作刺激弱视眼的视觉中枢发育。 2.具体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穿珠子是比较常见的精细目力训练方法,让儿童用镊子等工具将小珠子穿入细孔中。训练时要选择合适大小的珠子和细孔,根据儿童的能力逐渐增加难度。注意训练环境要安静舒适,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儿童产生厌烦情绪。并且要鼓励儿童坚持训练,家长可以在旁边进行引导和陪伴。
2025-09-29 12:09:24 -
150度近视能恢复吗
150度近视能否恢复分情况,青少年假性近视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恢复,青少年真性近视和成年人150度近视一般难自然恢复,前者可戴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后者可戴镜或符合条件者考虑近视矫正手术,各年龄段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儿童青少年家长要关注视力,成年人要预防度数加深。 一、青少年假性近视 1.形成原因:青少年出现150度近视时,首先要考虑假性近视的可能。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例如长时间看书、玩手机、写作业等,会使眼部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从而导致近视的假象。 2.恢复可能性及措施:通过合理的用眼习惯调整是有可能恢复的。比如保证每天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近视发生发展的风险;还要注意合理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等,让睫状肌得到放松,恢复正常的调节功能,假性近视的状态就可能消失,视力得以恢复。 二、青少年真性近视 1.形成原因:如果是真性近视,多是由于眼轴变长等原因导致。青少年眼轴会随着身体发育而增长,当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造成真性近视,这种情况下150度近视一般很难自然恢复。 2.干预措施:可以通过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来矫正视力,延缓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加深;对于符合条件的青少年,也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它可以在夜间佩戴,通过对角膜的塑形作用,白天不需要佩戴眼镜也能有较好的视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但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验配,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等相关护理。 三、成年人150度近视 1.形成原因:成年人的眼轴已经基本定型,150度近视通常是真性近视,是由于用眼习惯、眼部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眼屈光系统出现异常,眼轴长度改变或者屈光介质屈光力异常等引起。 2.恢复可能性及措施:一般来说很难自然恢复。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如果有强烈的摘镜意愿,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成年人可以考虑近视矫正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眼压、眼底等多项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不过手术也有一定风险,需要谨慎考虑。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的150度近视,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能否恢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在不良光线下用眼等,以维护眼睛的健康。对于儿童青少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于成年人,也要注意合理用眼,预防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2025-09-29 12:06:34 -
小孩视力4.7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视力4.7需判断是真性还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因用眼过度致睫状肌痉挛,经休息等可恢复,可通过散瞳验光等鉴别,应对需改用眼习惯;真性近视是眼球器质性改变,视力难恢复,需戴镜矫正并定期查视力,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一、视力4.7的含义 正常视力一般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时,正常视力应达到5.0及以上,4.7属于视力偏低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二、假性近视的判断与特点 (一)形成原因 多与用眼过度有关,比如小孩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或者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从而引起暂时性的视力下降。 (二)特点 假性近视是由于眼部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视力下降,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放松眼部肌肉,视力有可能恢复到正常。例如让小孩减少用眼时间,进行眼部放松活动,如远眺、做眼保健操等后,视力可能会有所提升。 三、真性近视的判断与特点 (一)形成原因 真性近视是眼球的屈光系统发生了器质性改变,如眼轴变长等,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通常是在假性近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长期发展后形成的。 (二)特点 真性近视是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使经过休息等措施,视力也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通过佩戴眼镜等方式来矫正视力。 四、鉴别方法 (一)散瞳验光 这是鉴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常用方法。通过使用散瞳药物(如阿托品眼膏等)放松睫状肌,然后再进行验光。如果散瞳后视力提高,甚至恢复正常,说明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后视力仍然低于正常,考虑是真性近视。对于儿童,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通常需要散瞳验光来准确区分。 (二)观察症状持续时间 假性近视引起的视力下降一般是短期的,在合理用眼后有恢复的可能;而真性近视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持续存在且会逐渐加重的。 五、不同情况的应对措施 (一)假性近视 如果是假性近视,要注意让小孩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比如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次近距离用眼不宜超过30分钟;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假性近视;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书本与眼睛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等。通过这些措施,多数假性近视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恢复正常视力。 (二)真性近视 如果是真性近视,需要及时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防止度数进一步加深。同时,仍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速度。并且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般每隔3-6个月就要复查一次视力,观察近视度数的变化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因为儿童的眼睛还在发育过程中,近视度数容易快速增长。
2025-09-29 12: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