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婴儿麦粒肿怎么治疗

    婴儿麦粒肿可通过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局部用安全抗生素滴眼液、保持眼部清洁来处理,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麦粒肿未好转、化脓或婴儿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局部热敷 1.作用原理:通过热敷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退。一般可用温毛巾或热敷眼罩,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婴儿来说,家长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婴儿皮肤。 2.考虑因素:婴儿皮肤娇嫩,热敷时要密切关注婴儿的反应,若婴儿表现出不适要立即停止热敷。同时,热敷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婴儿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 二、局部用药 1.抗生素滴眼液:如果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但婴儿使用时要格外谨慎,因为婴儿的眼部黏膜比较脆弱,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其安全性。例如,常用的妥布霉素滴眼液,其相对较为安全,但仍需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随意给婴儿滴用。 2.注意事项:在给婴儿使用局部用药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污染药液。要洗净双手,轻轻拉开婴儿下眼睑,将药液滴入下眼睑内,避免直接滴在角膜上。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如出现眼部红肿加重、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三、保持眼部清洁 1.清洁方法:家长要帮助婴儿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浸湿消毒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拭婴儿眼部,去除眼部分泌物。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促进麦粒肿的恢复。 2.考虑因素:婴儿的眼部比较敏感,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婴儿眼部皮肤和黏膜。要选择柔软、干净的棉球或纱布进行清洁,根据婴儿眼部的脏污程度适当调整清洁的频率。 四、观察病情变化 1.病情监测: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儿麦粒肿的病情变化,包括麦粒肿的大小、颜色、婴儿的眼部症状等。如果麦粒肿在经过上述处理后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增大、化脓,或者婴儿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要及时带婴儿就医。 2.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其自身免疫力和病情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一旦麦粒肿出现异常变化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会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切开排脓等,但切开排脓等有创操作也需要严格遵循无菌等操作规范,以确保婴儿的安全。

    2025-09-29 11:14:04
  • 近视眼手术有什么副作用

    近视眼手术可能引发干眼症、视力回退、角膜感染、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干眼症因手术影响泪膜稳定性等产生,可通过用人工泪液等缓解;视力回退与术后不合理用眼等有关,需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角膜感染因操作不规范等引起,要注意眼部护理;夜间视力下降与手术对角膜曲率改变等相关,部分随恢复改善。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泪液分泌功能可能逐渐减退,接受近视眼手术后更易出现干眼症;长期处于干燥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生活方式也会加重干眼症的症状。 应对措施:可使用人工泪液等缓解症状,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 视力回退 产生原因:如果术后不注意合理用眼,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等,可能会导致视力回退。对于一些近视度数较高、角膜较薄的患者,发生视力回退的风险相对更高。 影响因素: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轴可能会继续增长,术后如果用眼习惯不佳,更容易出现视力回退;高度近视患者本身眼部结构存在一定特殊性,也是视力回退的高危人群。 应对措施:术后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用眼时间,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角膜感染 产生原因:手术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或术后眼部卫生不佳,可能会引发角膜感染。比如术后用手揉眼、污水进入眼睛等情况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影响因素:本身患有眼部炎症性疾病的患者,术后角膜感染的风险较高;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也更容易发生角膜感染。 应对措施:术后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受到外伤和感染。一旦出现眼部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夜间视力下降 产生原因:部分患者在近视眼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的情况,这与手术对角膜曲率的改变等因素有关。例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可能会导致夜间瞳孔扩大时,光线聚焦不准确。 影响因素:夜间瞳孔较大者相对更易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的问题;不同手术方式对夜间视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一些个体化手术方式相对能更好地避免或减轻夜间视力下降的情况。 应对措施:一般随着术后恢复,部分患者的夜间视力会有所改善,平时要注意避免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长时间用眼,如果夜间视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进一步咨询医生。

    2025-09-29 11:09:00
  • 角膜移植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术前需进行详细眼部及全身检查以评估眼部病变程度、手术可行性及制定合适方案,手术时依情况选麻醉方式、按手术类型制作角膜切口、获取匹配供体角膜后精准移植并缝合,术后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及注意避免眼部外伤、感染等日常防护。 一、术前准备阶段 1.眼部检查:需进行详细视力检测、眼压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以评估角膜状况,还需通过眼部B超等检查了解眼内结构情况,明确眼部病变程度及手术可行性。2.全身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等全身项目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根据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制定合适手术方案,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关注其全身发育及基础健康情况,老年患者则要重视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控制情况。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操作:根据患者年龄及配合程度选择麻醉方式,儿童等不配合者多采用全身麻醉,配合较好的患者常采用表面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2.制作角膜切口:依据手术类型(如板层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等)使用相应器械制作角膜切口,板层角膜移植切口针对角膜浅层病变,穿透性角膜移植切口则贯穿整个角膜层。3.获取供体角膜:从眼库获取匹配的供体角膜,经严格处理后备用,供体角膜需与受者角膜在型别等方面匹配。4.移植角膜:将处理好的供体角膜精准移植到受眼角膜的对应位置,确保位置准确贴合。5.缝合操作:使用缝线将移植的角膜与受眼角膜严密缝合,保证角膜固定稳定,缝线材料和缝合方式会根据手术具体情况选择。 三、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1.用药方面:术后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及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如氟米龙滴眼液等,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2.定期复查:术后要定期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眼压变化等指标,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按时带其复查,关注术后恢复进程,老年患者除关注眼部情况外,还需监测全身基础疾病对术后恢复的影响。3.日常防护:患者需避免眼部外伤,如防止外力碰撞眼部等,避免眼部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不用手揉眼等。儿童患者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眼部防护,防止孩子因不自主行为损伤眼部,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生活规律,控制基础疾病稳定,以利于术后恢复。

    2025-09-29 11:07:20
  • 左眼跳是什么原因

    左眼跳可能由眼部肌肉痉挛、眼部疾病、神经系统因素、身心因素引起,眼部肌肉痉挛常见诱因是用眼过度,影响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眼部疾病如结膜炎可致左眼跳,影响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神经系统因素相对少见,中老年人、有脑血管病史等人群需警惕;身心因素如压力大、精神紧张可致左眼跳,各年龄段、长期高压力生活方式及有精神心理病史者易受影响。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成年人更容易因用眼习惯问题出现眼部肌肉痉挛导致左眼跳;生活方式上,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生活方式会增加风险;病史方面,若有眼部疾病史,如近视未矫正等,也可能增加左眼跳因眼部肌肉痉挛发生的几率。 眼部疾病 原因:眼部炎症如结膜炎等可能引起左眼跳。结膜炎会导致眼部不适,刺激眼部肌肉,引发痉挛性跳动。例如感染了细菌或病毒引发结膜炎时,除了眼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外,可能伴随左眼跳。 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若不注意眼部卫生易患结膜炎进而出现左眼跳;生活方式中,不注意眼部卫生的生活方式增加患病风险;病史方面,有过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过敏性结膜炎,从而增加左眼跳因眼部疾病导致的可能。 神经系统因素 原因:某些神经系统问题也可能涉及左眼跳,如颅内血管异常等压迫神经,可能导致眼部肌肉异常跳动。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影响因素:年龄上,中老年人相对更需警惕神经系统因素导致的左眼跳,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等可能出现变化;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相对不直接,但整体健康状况与之相关;病史方面,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或自身有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发生神经系统因素导致左眼跳的风险更高。 身心因素 原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身心因素也会引起左眼跳。当人处于高压力状态时,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眼部肌肉异常跳动。比如面临考试的学生、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等,都可能因身心因素出现左眼跳。 影响因素: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因身心因素受影响,青少年可能因学业压力,成年人可能因工作压力等;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高压力、精神紧张的生活方式是重要影响因素;病史方面,本身有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病史的人群,更易因身心因素出现左眼跳。

    2025-09-29 11:05:26
  • 眼睛里长了麦粒肿怎么办

    麦粒肿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分外、内麦粒肿。早期可局部热敷、保持眼部清洁;炎症重时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无好转等及时就医;预防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眼部卫生。 一、麦粒肿的基本认识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医学上称为睑腺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腺)受感染,内麦粒肿是睑板腺受感染。 二、早期处理方法 (一)局部热敷 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对于儿童,热敷可促进眼睑血液循环,缓解不适。一般用40-50℃的温毛巾敷眼,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能促进炎症消退。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眼部皮肤。 对于成年人,热敷同样能减轻红肿、疼痛等症状,加速炎症吸收。 (二)保持眼部清洁 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注意眼部卫生。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洁眼部,清除眼部分泌物,防止细菌滋生加重感染。儿童的话,家长要帮助其轻柔清洁眼部,避免孩子用手揉眼。 三、炎症较重时的处理 (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若麦粒肿炎症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对于儿童,选择儿童适用的抗生素眼药水很重要,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也可使用,涂抹在眼内,能在眼部保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发挥抗菌作用。 (二)就医评估 如果麦粒肿经过上述处理后没有好转迹象,或者出现全身发热等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切开排脓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四、麦粒肿的预防 (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睡眠,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很重要。儿童要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也应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眼部腺体正常功能。 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降低眼部患麦粒肿的风险。 (二)注意眼部卫生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避免用手揉眼,勤洗手。儿童的手部容易接触各种细菌,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减少细菌通过手部传播到眼部引发麦粒肿的机会。

    2025-09-29 11:03: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