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散光能治好吗
散光可通过框架眼镜矫正,需依准确验光定制合适度数镜片,简便安全适合各年龄段尤其儿童可防弱视,角膜接触镜中硬性透气性接触镜对不规则散光矫正效果好但需注意眼部卫生及定期复查,年满十八周岁且散光度数稳定者可考虑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等手术矫正,不过有严格适应证且存在风险需专业评估,儿童散光要及时验光戴镜并定期复查,发现视物异常及时就诊,成年人除光学矫正符合条件可手术且要了解风险收益专业选择并注意合理用眼防止度数加深。 一、散光的光学矫正方式 散光可通过框架眼镜进行矫正,需依据准确的验光结果定制合适度数的镜片,能有效改善视力,且框架眼镜佩戴相对简便、安全,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尤其儿童散光患者,通过佩戴合适框架眼镜可矫正散光并预防弱视等问题;角膜接触镜分为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RGP对不规则散光的矫正效果较好,能减少框架眼镜的棱镜效应等问题,但佩戴需注意眼部卫生及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二、散光的手术矫正方式 对于年满18周岁且散光度数稳定(一般1年内变化不超过50度)的人群,可考虑手术矫正。常见的有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通过切削角膜改变角膜曲率来矫正散光。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如角膜厚度需满足一定要求、眼部无活动性炎症等,且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干眼症等并发症的可能,需经专业眼科医生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手术。 三、不同人群散光的应对要点 儿童散光:儿童散光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需及时进行验光检查,通过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矫正散光,并且要定期复查,观察散光度数变化及视觉发育情况。家长应重视儿童视力问题,发现儿童有视物模糊、眯眼等表现时,需及时带儿童到眼科就诊。 成年人散光:除光学矫正外,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成年人可考虑手术矫正,但需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同时,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防止散光度数进一步加深。
2025-10-17 10:56:42 -
白内障手术后要恢复多久
白内障手术后恢复时间一般数周可基本恢复,完全稳定约需3个月左右,术后早期1-2天视力明显改善但有不适需遵嘱护理,1-2周炎症反应消退视力稳定但要注意用眼等,1-3个月基本稳定,不同年龄段及健康状况者恢复有差异,需依自身情况遵医护理康复。 一、整体恢复进程 白内障手术通常是一种相对较快恢复的手术,一般来说,术后第1天视力多可明显改善。但完全恢复稳定通常需要数周时间。 二、不同阶段的恢复情况 术后早期(1-2天):术后当天患者可能会有眼部轻度的异物感、流泪等不适症状,但视力多已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此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点眼药水,避免眼部进水,防止感染。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恢复速度可能略有差异,一般而言,青壮年身体状况较好,恢复相对较快;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时间可能稍长一些。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1-2周:此阶段眼部的炎症反应基本消退,视力进一步稳定。大部分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基本消失,但仍需要注意避免用眼过度,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手机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更加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延缓恢复;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影响眼部恢复。 术后1-3个月:一般来说,术后1个月左右,眼部基本恢复稳定,视力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少数患者可能还存在一些轻微的不适,如干涩等情况。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的恢复需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视力发育情况,可能需要配合视觉训练等辅助恢复措施;老年患者即使视力恢复较好,也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以维持全身健康,间接促进眼部的长期稳定。 总体而言,白内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数周可基本恢复,但完全稳定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在整个恢复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康复。
2025-10-17 10:54:54 -
视网膜色素变性可以治疗好吗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且病情进行性发展,目前无法完全治愈,可通过药物、基因治疗及视觉辅助器具延缓病情等,儿童、成年患者及有家族病史人群各有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及效果 药物治疗:有研究尝试使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等,比如维生素A棕榈酸酯等,有理论认为可能对视网膜细胞有一定营养作用,但总体证据尚不充分能证实其能从根本上治愈视网膜色素变性。 基因治疗:对于某些明确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治疗是有前景的方向,但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即使成功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治愈”,而是针对病因进行干预以期望阻止或延缓病情发展。 视觉辅助器具:如低视力助视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剩余视力的利用情况,提高日常生活中部分视物能力,像助视望远镜等可帮助患者看远,放大镜等可帮助看近等,但这不是治愈疾病本身。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时期发病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由于正处于视觉发育阶段,病情进展可能会对视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尽早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情,并且密切监测视力等变化情况,家长要注意带孩子定期就医随访,同时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为孩子营造相对适宜的视觉环境。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等,这有助于维持身体整体健康状况,可能对视网膜功能有一定间接的保护作用。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视网膜进一步损伤的行为,因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异常,剧烈运动有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有家族病史人群: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家族病史的人群,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了解自身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情况,以便提前采取一些监测措施,比如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等,争取在病情早期就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同时对于有生育计划的人群,要了解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情况,做好相关的产前咨询等工作。
2025-10-17 10:53:04 -
儿童散光125度严重吗
儿童散光125度属轻度,对视力影响相对小但需关注,其形成与遗传、不良用眼习惯、眼部发育异常等有关,应带孩子做详细检查,视力受影响或散光有发展趋势需戴合适眼镜矫正,还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婴幼儿时期发现的散光更需密切关注,要定期监测视力维护孩子视力健康。 对视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125度的散光可能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视力下降,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用眼情况的变化而逐渐影响视力。因为散光会导致视网膜上的成像模糊,长期处于这种模糊的视觉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孩子视觉发育,增加弱视等问题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散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可能会干扰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形成。 原因探讨 儿童散光125度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一个方面,如果父母存在散光问题,孩子遗传散光的概率会增加。另外,不良的用眼习惯也可能促使散光的出现或加重,比如长期躺着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用眼等。还有一些儿童眼部的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散光,如角膜形态不规则等。 应对措施 对于儿童125度的散光,首先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以准确了解散光的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视力问题。如果孩子的视力因为散光受到影响,或者散光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可能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同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有助于预防散光等视力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婴幼儿时期发现的散光,家长要更加密切关注,因为婴幼儿的视觉发育处于关键阶段,任何影响视力的因素都需要及时干预。 总之,儿童散光125度虽然属于轻度,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定期进行视力监测,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关注和维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2025-10-17 10:51:52 -
高低眼怎么矫正
高低眼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矫正方法有手术矫正和非手术矫正。手术矫正包括上睑下垂矫正术(先天性根据情况选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悬吊术,后天性先治原发病再手术)和眼睑整形术(针对眼睑本身病变导致的高低眼);非手术矫正有佩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和视力训练(需专业医生指导制定方案改善轻度高低眼),选择矫正方法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且矫正过程要关注恢复情况定期复查。 手术矫正 上睑下垂矫正术:如果是上睑下垂导致的高低眼,对于先天性上睑下垂,一般建议在患儿3-5岁时进行手术矫正,此时患儿能够配合手术操作,且手术对患儿心理影响较小。手术方式包括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悬吊术等。提上睑肌缩短术适用于提上睑肌有一定功能的患者;额肌悬吊术则适用于提上睑肌功能不良的患者。对于后天性上睑下垂,需要先明确病因,如因外伤、神经病变等引起,需先治疗原发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矫正。 眼睑整形术:对于因眼睑本身的病变导致的高低眼,如眼睑肿瘤切除后导致的眼睑不对称,可通过眼睑整形术来矫正。根据眼睑缺损的情况,采用相应的修复方法,如局部皮瓣转移、游离皮片移植等。 非手术矫正 佩戴眼镜:如果高低眼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如一侧眼睛近视度数过高,导致双眼视物时用眼差异大,可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从而改善高低眼的外观。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根据视力变化及时更换眼镜。 视力训练:对于一些因用眼习惯不良导致的轻度高低眼,可通过视力训练来改善。例如,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包括融合训练、立体视训练等,有助于增强双眼的协调能力,改善高低眼的情况。但视力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不同原因导致的高低眼需要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在选择矫正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因素。同时,在矫正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定期进行复查。
2025-10-17 10: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