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眼药水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眼药水的保质期一般在1至3年之间,但具体保质期会因成分、包装形式、储存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使用眼药水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如有异常应停止使用。 一般来说,眼药水的保质期在1年到3年之间。但具体的保质期可能会因眼药水的成分、包装形式、储存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1.眼药水的保质期通常会在药瓶上标注,一般以“有效期至”或“EXP”等字样表示。消费者在购买眼药水时,应注意查看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使用。 2.眼药水的成分是影响保质期的重要因素。一些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其保质期相对较长;而一些无防腐剂的眼药水,保质期可能相对较短。 3.包装形式也会影响眼药水的保质期。一般来说,眼药水的包装形式有小支装、瓶装等。小支装的眼药水通常更便于使用和保存,其保质期也相对较长。 4.储存条件对眼药水的保质期也有影响。眼药水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受热、受潮或受到阳光直射。如果储存条件不当,眼药水可能会提前变质。 5.眼药水一旦开封,其保质期会缩短。因为开封后,眼药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导致细菌滋生。一般来说,开封后的眼药水应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完毕,具体时间可以参考药瓶上的说明。 6.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等,使用眼药水时应更加谨慎。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眼药水的使用安全。 7.此外,如果眼药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色、异味、浑浊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总之,为了确保眼药水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建议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药瓶上的说明,了解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如果对眼药水的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2025-10-17 10:26:35 -
眼睛进东西了弄不出来怎么办
眼睛进东西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用力揉眼;然后可尝试眨眼利用眼泪冲刷异物;若身边有清水,可用清水冲洗眼睛,户外可脸部浸入清水反复睁眼闭眼冲洗;若以上方法无法取出异物或眼睛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用专业器械取出异物,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情况,儿童家长要如实告知孩子情况协助治疗。 一、保持冷静 当眼睛进东西后不要惊慌,尽量避免用力揉眼,因为揉眼可能会导致异物进一步损伤角膜等眼部结构。 二、尝试眨眼 轻轻地眨眼睛,利用眼泪的冲刷作用,看是否能将异物排出。因为眼泪是眼睛自身的保护机制,有一定的冲刷异物的能力。对于儿童来说,要安抚其情绪让其配合眨眼动作,但要注意避免儿童因紧张而剧烈哭闹加重眼部不适。 三、清水冲洗 如果身边有干净的清水,可以用干净的容器盛水,让患眼向下,将眼脸撑开,用水流缓慢地冲洗眼睛,水流不要太急,从眼内侧向眼外侧冲洗,通过水流的冲击将异物冲出。如果是在户外,也可以将脸部浸入清水中,通过反复睁眼、闭眼让清水冲洗眼睛。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时要保证水的清洁,避免感染。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冲洗时要更加轻柔,可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四、及时就医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将异物取出,或者眼睛出现疼痛、红肿、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使用专业的器械,如裂隙灯等仔细检查眼睛,确定异物的位置并将其取出。例如,对于嵌入角膜表面的异物,医生会用无菌的针头将其剔除。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描述眼睛进东西的经过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处理。对于儿童,家长要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情况,包括异物进入眼睛的时间等,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2025-10-17 10:24:55 -
泪道置管拔管后需要冲洗多久
泪道置管拔管后冲洗时间安排依患者具体恢复情况定,1-2周内始定期冲洗,初始每周1-2次,后渐延长间隔;儿童患者冲洗需更谨慎,动作轻柔,密切观察反应;成年患者依个体泪道损伤程度、基础健康状况等定时间,如糖尿病患者需更密切监测;冲洗要观察回流等情况,意义在保持通畅、及时发现问题,发现异常需调整措施。 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及冲洗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泪道置管拔管后冲洗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在冲洗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动作要轻柔。一般来说,初始冲洗频率可能根据儿童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因为儿童的泪道组织相对娇嫩,恢复过程可能相对较慢,需要密切观察冲洗后的反应,如有无哭闹加剧、眼部异常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如果儿童在冲洗后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调整冲洗计划。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相对配合度较好,但也需要根据个体的泪道损伤程度、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冲洗时间。例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泪道恢复可能相对缓慢,冲洗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观察,因为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泪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需要更密切地监测泪道冲洗后的情况,根据恢复情况灵活调整冲洗频率。 恢复过程中的观察要点及冲洗的意义 在泪道置管拔管后冲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冲洗液的回流情况、眼部有无红肿、疼痛等表现。冲洗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保持泪道的通畅,防止泪道再次粘连堵塞;另一方面通过冲洗可以及时发现泪道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是否有新的阻塞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在冲洗过程中发现泪道不通畅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缩短冲洗间隔或者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来促进泪道的恢复。
2025-10-17 10:24:02 -
夜盲症是什么症状
夜盲症核心症状为光线昏暗环境下视力显著下降,维生素A缺乏致夜盲常伴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视网膜色素变性初期夜盲且病情进展致视野缩小具遗传性,先天性黑蒙症患儿出生即有视力异常伴眼球震颤,儿童夜盲干扰夜间活动需保障照明纠正维生素A,成年夜盲影响工作出行需明确病因,老年夜盲要排查年龄相关眼病及时检查。 一、典型夜间视力减退表现 夜盲症最核心的症状是在光线昏暗环境下视力显著下降,例如从明亮的室外进入室内暗处、夜晚时,难以清晰视物,相较于正常视力者在相同暗光条件下视物清晰度差距明显。 二、不同病因关联的伴随症状 1.维生素A缺乏致夜盲:除夜间视力差外,常伴随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等表现,因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视紫红质合成,缺乏时不仅影响视功能,还会波及皮肤等组织代谢。 2.视网膜色素变性引发夜盲:初期以夜盲为主要表现,随病情进展,视野逐渐缩小,最终可出现管状视野,严重限制患者全方位视觉感知,且该病具遗传性,家族有相关病史者需关注自身视力变化。 3.先天性黑蒙症导致夜盲:患儿出生后即有视力发育异常,除夜盲外,常伴眼球震颤,影响视觉系统正常发育。 三、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患者:夜盲会干扰其夜间活动,如夜间行走、玩耍时易发生磕碰等意外,家长需保障儿童夜间活动环境照明,若因维生素A缺乏致夜盲,应通过合理饮食或补充剂纠正维生素A水平。 2.成年患者:夜盲可干扰夜间工作或出行,如夜间开车时视力不足增加交通事故风险,需及时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 3.老年人群:若出现夜盲,需排查是否与年龄相关眼部疾病(如视网膜退行性变等)有关,应及时进行眼部检查以明确病情。
2025-10-17 10:21:25 -
瞳孔扩大直径的原因是什么
引发瞳孔扩大的因素包括具有散瞳作用的药物、青光眼急性发作、眼外伤、动眼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病变、强光环境下的生理性反应、有机磷等中毒、儿童不当用散瞳药及老年人因眼部结构功能退化等致瞳孔异常扩大需及时排查。 一、药物因素:某些具有散瞳作用的药物可引发瞳孔扩大,例如眼科检查中常用的阿托品等散瞳剂,其通过阻断乙酰胆碱与瞳孔括约肌上的M受体结合,使瞳孔括约肌松弛,从而导致瞳孔扩大;二、眼部疾病:1.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内压急剧升高,会影响瞳孔的正常调节功能,致使瞳孔散大,这是因为眼压异常改变了眼部的神经肌肉调节机制;2.眼外伤导致虹膜损伤等情况,也可能造成瞳孔扩大,损伤破坏了瞳孔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三、神经系统病变:动眼神经损伤会影响其对瞳孔括约肌的支配,进而引起瞳孔扩大,常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累及动眼神经的疾病,动眼神经受损后无法正常调控瞳孔括约肌收缩;四、光照因素:在强光环境下,人体发生生理性瞳孔扩大反应,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增大瞳孔面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免受过强光线刺激;五、中毒情况:某些中毒状态可致瞳孔扩大,比如有机磷中毒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胆碱能神经递质蓄积,拮抗了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作用,引发瞳孔散大;六、特殊人群差异:儿童使用散瞳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当用药可能导致瞳孔异常扩大影响眼部发育,因其眼部调节功能和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老年人眼部结构和功能退化,眼部疾病导致瞳孔扩大的风险相对较高,若出现瞳孔异常扩大应及时就医排查,因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瞳孔变化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综合表现。
2025-10-17 1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