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结膜炎怎么传染

    结膜炎具有传染性,传染方式包括接触传染(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飞沫传播、母婴传播,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及新生儿出生时做好防护。 接触传染 直接接触:健康人接触了结膜炎患者的眼部分泌物,比如与患者握手后未及时洗手就揉眼睛,或者患者用手揉眼后再接触了物品,健康人接触到该物品后又揉眼睛,就可能被传染。例如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儿童之间容易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结膜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发生直接接触传染,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成为易感人群。对于有过敏史或眼部有基础病史的儿童,接触传染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他们的眼部防御机能可能相对较弱。 间接接触:使用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盆等物品,健康人接触后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就可能被感染。这种情况在家庭、集体宿舍等环境中较为常见。比如家庭成员中有结膜炎患者,共用毛巾等物品就容易导致传播。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面临间接接触传染的风险,长期处于集体生活环境或卫生条件较差环境中的人群风险更高。对于有眼部手术史或眼部外伤史的患者,间接接触传染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眼部感染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 飞沫传播:某些类型的结膜炎,如腺病毒性结膜炎,可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原体,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容易发生飞沫传播。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通过飞沫传播感染结膜炎,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受影响。对于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飞沫传播感染结膜炎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他们的呼吸道防御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吸入病原体后更易引发眼部感染。 母婴传播:新生儿如果通过患有结膜炎的母亲的产道,可能会被感染。例如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就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产道中的病原体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新生儿群体中,对于早产儿或有早产史的新生儿,由于身体抵抗力更弱,母婴传播感染结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医护人员在新生儿出生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母婴传播。 预防结膜炎的传染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在结膜炎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是新生儿,要在出生时做好眼部的防护措施,防止母婴传播。

    2025-09-29 11:24:57
  • 眼睛出现老年环怎么才能治疗好

    眼睛出现的老年环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类脂质沉着,双侧发病,与年龄、血脂异常等有关,需关注全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查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病,还需定期观察眼部情况,异常时及时就医。 一、老年环的基本认识 老年环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着,表现为角膜缘出现灰白色的环,通常是双侧发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脂质代谢等可能出现变化;还可能与血脂异常等全身性因素相关,有研究发现部分老年环患者存在血脂水平的异常。 二、针对老年环的相关处理 1.关注全身健康状况 年龄方面: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因为老年环可能与血脂异常有一定关联,通过检查血脂水平,若发现异常,如高血脂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例如,老年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受到血脂异常的影响,男性在特定年龄段(如50岁以后)、女性绝经后等时期更需关注血脂情况。 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长,这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功能,对血脂等指标的调节有帮助。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逐步纠正,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脂质代谢紊乱等情况,进而影响老年环相关的身体状况。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其他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病。因为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过程,与老年环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关联。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体内的脂质代谢等,从而可能对老年环产生影响,所以控制好基础病对于改善相关状况有积极意义。 2.眼部相关观察与就医 虽然老年环本身一般不会严重影响视力,但仍需要定期观察眼部情况。如果发现老年环有突然变化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及全身相关检查来明确具体情况。例如,通过裂隙灯等眼部检查设备观察老年环的具体状态,结合全身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总之,对于眼睛出现老年环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关注全身健康状况,包括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基础病史的控制等多方面来进行相关的处理和管理,同时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09-29 11:22:34
  •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真菌性角膜炎由致病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真菌有镰刀菌属等,环境因素中农业劳作易致眼部擦伤、接触受污染水源可引发感染,机体自身因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眼部原有疾病(如外伤未及时处理、患干眼症等)易致发病。 环境因素 农业劳作相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收割庄稼等,眼部容易被植物性物质(如秸秆、杂草等)擦伤,这为真菌的侵入提供了途径。例如,长期从事农田劳作的人群,由于眼部经常接触带有真菌的植物,患真菌性角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性别在农业劳作中的暴露程度可能有所不同,男性通常从事农业劳作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男性在这方面的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如果从事较多农业劳作也会面临相同风险。年龄方面,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在农业劳作时都可能接触到相关植物性物质,但青少年可能在玩耍等过程中也可能有眼部擦伤情况,不过总体来说,农业劳作相关的环境因素对不同年龄人群都有影响。 接触受污染水源等:接触受真菌污染的水源也可引发感染。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水源环境中,人们在接触这些水源时,真菌可能通过眼部的微小损伤等侵入眼部。生活方式上,如果有经常接触受污染水源的习惯,如经常在受污染水源附近游泳等,会增加患病风险。 机体自身因素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其身体对真菌的抵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而引发角膜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不利于白细胞的杀菌作用等,使得眼部抵御真菌的能力减弱。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真菌性角膜炎的风险相对更高。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如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也容易发生真菌性角膜炎。 眼部原有疾病:眼部原有疾病也可能增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风险。例如,眼部外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眼部的防御屏障被破坏,真菌容易侵入;患有干眼症的患者,眼部泪膜不稳定,容易导致眼部黏膜损伤,为真菌的感染创造条件。不同性别在眼部原有疾病的发生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眼部原有疾病的发生情况不同,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眼部的退行性病变等,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2025-09-29 11:20:50
  • 为什么眼睛越揉越痒

    眼睛越揉越痒可能是眼部组织受刺激引发炎症反应、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炎症扩散、眼表结构损伤引发不适,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需特别注意,儿童活泼好动易加重不适需家长引导就医,过敏体质人群要避过敏原少揉眼,患基础眼部疾病人群应遵医嘱治疗并避免揉眼。 一、眼部组织受刺激引发炎症反应 眼睛越揉越痒可能是因为揉眼时机械性刺激眼部组织,导致炎症介质释放。例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眼表存在变应原,机体接触变应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释放如组胺等炎症介质,揉眼会进一步刺激肥大细胞等释放更多炎症介质,使眼部瘙痒感加剧。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过敏性结膜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触过敏原机会多,更容易因揉眼加重瘙痒;成年人若有过敏体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也易出现此情况。 二、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炎症扩散 当眼部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揉眼会使感染部位的细菌或病毒扩散,加重炎症。比如细菌性结膜炎,揉眼会让细菌在眼表更广泛地传播,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使瘙痒感持续甚至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的诱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不注意手部卫生接触眼部导致感染,成年人可能因工作环境等因素接触更多致病菌而感染。 三、眼表结构损伤引发不适 频繁揉眼还可能造成眼表结构损伤,如角膜上皮损伤等。眼表结构损伤后,眼部会产生不适信号,表现为更明显的瘙痒等感觉。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自我控制揉眼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因玩耍等导致眼表损伤进而加重瘙痒;成年人若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有不良用眼习惯,也易出现眼表损伤情况。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往往不能很好控制揉眼行为。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手部清洁,避免儿童接触易过敏物质,若儿童出现眼部瘙痒,应及时引导儿童减少揉眼,并尽快就医,因为儿童眼部发育尚不完善,过度揉眼可能对眼部造成更严重损害。 过敏体质人群:这类人群在接触过敏原后更易出现眼部瘙痒,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当眼部瘙痒时,应通过远离过敏原、冷敷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减少揉眼行为。 患有基础眼部疾病人群:如本身患有干眼症等眼部疾病的人群,揉眼会加重眼部不适,这类人群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避免揉眼,以减轻眼部瘙痒等症状。

    2025-09-29 11:18:42
  • 结膜下出血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以下情况需就医:频繁或反复出现结膜下出血;伴随视力下降、眼痛头痛等严重症状;儿童出现结膜下出血;老年人出现结膜下出血,分别可能因不同病症或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一、频繁或反复出现结膜下出血时需就医 结膜下出血若频繁发生或反复出现,可能隐藏着某些全身性的血液系统疾病或血管性疾病等问题。例如,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包括结膜下出血,且可能会反复发生。对于这类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时需就医 1.伴有视力下降:当结膜下出血的同时伴有视力下降,可能是眼部其他重要结构受到影响,如视网膜、视神经等出现病变。例如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除了可能有结膜下出血外,还会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前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此时必须立即就医,进行眼部详细检查,如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以确定眼部病变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伴有眼痛、头痛等症状:若结膜下出血时同时出现眼痛、头痛,可能提示眼部存在炎症、青光眼等严重问题。比如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除了结膜下出血外,还会有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测量眼压,进行眼部检查来判断是否为青光眼等疾病,并进行紧急处理,以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 三、儿童出现结膜下出血时需就医 儿童出现结膜下出血,可能与外伤、感染或某些先天性血液疾病等有关。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更要密切关注。例如儿童眼部受到撞击后出现结膜下出血,同时伴有哭闹不止、眼部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眼部其他组织损伤的可能。对于新生儿出现的结膜下出血,也需要就医检查,因为可能存在产伤或先天性血液系统异常等问题。 四、老年人出现结膜下出血时需就医 老年人结膜下出血需警惕心血管疾病等相关问题。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较大,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结膜下出血。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结膜下出血可能是身体整体健康状况的一个信号。所以老年人出现结膜下出血时,应就医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进行心血管相关的评估,以了解全身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2025-09-29 11:17: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