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弱视遗传下一代吗

    弱视通常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弱视作为常见的儿童眼部疾病之一,指的是眼睛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因素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一般不会遗传。弱视有多种类型,具体如下: 一、屈光参差性弱视: 1.这是因为双眼度数不同,度数较高的那只眼睛容易形成弱视和斜视。 二、斜视性弱视: 1.是由斜视引发的弱视,且斜视出现得越早,弱视程度往往越严重。 三、废用性弱视: 1.又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可能因婴儿期上眼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等原因阻碍光线进入眼内,致使视网膜无法接收形觉刺激,从而产生弱视。 当发现儿童有弱视情况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视力恢复非常有帮助,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害。 总之,要重视儿童弱视问题,及时发现并治疗。

    2025-04-21 16:11:35
  • 经常哭对眼睛有坏处吗

    经常哭对眼睛有坏处,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眼睛感染 哭泣时,泪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物质可能会通过泪液感染眼睛,导致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感染。 2.眼睛疲劳 哭泣会导致眼睛肌肉疲劳,长期哭泣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疼痛等问题。 3.视力下降 长期哭泣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从而影响视力。 4.黑眼圈和眼袋 哭泣时,眼睛周围的血管会扩张,导致血液淤积,从而形成黑眼圈和眼袋。 5.皱纹 哭泣时,眼睛周围的肌肉会频繁收缩,长期哭泣可能会导致皱纹的形成。 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眼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哭泣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如果经常哭泣,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及时治疗。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情绪,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

    2025-04-21 16:09:28
  • 眼睛里红血丝特别多

    眼睛红血丝多可能是用眼过度、眼部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采取注意休息、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刺激、合理用眼、及时就医等措施。若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长期使用电子设备者和眼部疾病患者应注意定期检查。 1.用眼过度 2.眼部炎症 3.眼部疲劳 4.环境因素 5.眼部疾病 6.全身性疾病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休息 2.保持眼部清洁 3.避免刺激 4.合理用眼 5.及时就医 如果眼睛里红血丝特别多,且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瘙痒、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于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人群,应注意定期休息,避免用眼过度。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部疾病。

    2025-04-21 16:07:47
  • 白眼球有红血丝什么原因

    白眼球有红血丝的原因有很多,如用眼过度、眼部炎症、过敏、环境因素、全身性疾病、眼部外伤、眼部手术等,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用眼过度 2.眼部炎症 3.眼部疲劳 4.过敏 5.环境因素 6.全身性疾病 7.眼部外伤 8.眼部手术 9.其他 佩戴隐形眼镜 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硬化 血液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药物副作用 以上是白眼球有红血丝的一些可能原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揉眼等不良习惯。对于长期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的红血丝,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眼部疾病。

    2025-04-21 16:05:51
  • 滴完眼药水闭眼还是睁眼

    滴完眼药水后,应该闭眼还是睁眼呢?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药效,减少不适。一般来说,滴完眼药水后应闭眼1-2分钟。 1.闭眼可以帮助眼药水在眼睛内均匀分布,增加药物与眼球的接触,从而提高药效。 2.闭眼还可以减少眼药水的溢出,避免浪费。 3.如果睁眼,药水可能会流入鼻腔或喉咙,引起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在滴眼药水后应先摘掉隐形眼镜,然后闭眼1-2分钟,再重新戴上隐形眼镜。 总之,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提高眼药水的疗效,减少不适。在使用眼药水时,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4-21 16:02: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