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结膜炎严重了会怎么样
结膜炎可能带来视力受损、引发其他眼部疾病及全身感染风险等问题。视力受损因炎症波及角膜,过敏体质、长时间用眼等影响;可引发睑球粘连等,眼部外伤等影响;特殊严重结膜炎如淋菌性结膜炎可致全身感染,儿童、有基础疾病者风险高,病史有免疫功能低下疾病、不规范治疗等影响全身感染风险。 影响因素: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过敏体质,患过敏性结膜炎后病情加重累及其他眼部结构时,视力受损风险可能更高;生活方式上,长时间用眼、不注意眼部卫生等情况可能加重结膜炎病情进而影响视力。 引发其他眼部疾病 具体情况:严重的结膜炎还可能引发睑球粘连等问题。结膜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结膜与角膜、巩膜等组织发生粘连,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和眼部结构的完整性。在不同性别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并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眼部组织相对脆弱,发生睑球粘连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从病史来看,有眼部手术史等情况的患者,患结膜炎后病情加重引发其他眼部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中,眼部受到外伤等情况可能使结膜炎病情加重,进而更容易引发其他眼部疾病。 全身感染风险(少见但需重视情况) 具体情况:某些特殊类型的严重结膜炎,如淋菌性结膜炎,可能导致全身感染。淋球菌可通过眼部感染蔓延至全身,引起菌血症等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患淋菌性结膜炎后全身感染风险更高;在性别方面,并没有明显性别差异导致全身感染风险不同,但有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患严重结膜炎时全身感染风险会大大增加。 影响因素:病史中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疾病时,患严重结膜炎后全身感染风险显著升高;生活方式中,不规范的治疗等情况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增加全身感染风险。
2025-09-29 10:04:02 -
散光的原因
散光成因包括先天性角膜形态发育不规则具遗传倾向,获得性因素有眼部疾病影响(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溃疡外伤致曲率改变,其他眼部结构病变相对少见)、不良用眼习惯影响(长期揉眼、不合理用眼间接致屈光改变)及全身性疾病关联(如糖尿病控制不佳间接影响眼部代谢增散光风险)。 一、先天性因素 (一)角膜形态发育不规则 人类角膜的正常形态应为近似球形,但部分人群出生时角膜各子午线的曲率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方向的屈光力不同,使得进入眼内的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从而引发散光。这种先天性的角膜曲率异常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散光相关病史,后代出现先天性散光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二、获得性因素 (一)眼部疾病影响 1.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会逐渐变薄并向前突出呈锥形,导致角膜曲率显著不规则,引发散光且度数可能进行性增加;角膜溃疡、外伤等造成角膜瘢痕形成,也会破坏角膜原有的光滑弧度,改变屈光状态,进而引起散光。 2.其他眼部结构病变:某些晶状体异常也可能影响屈光,不过相对角膜因素,其导致散光的情况相对少见。 (二)不良用眼习惯影响 长期揉眼会对角膜形态产生机械性影响,可能破坏角膜的正常曲率;不合理的用眼方式,例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在不稳定环境中用眼等,虽然主要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但长期累积也可能间接导致角膜屈光状态的改变,增加散光出现的风险。 (三)全身性疾病关联 部分全身性疾病也与散光有一定关联,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长期不佳,可能影响眼部的代谢环境,进而对角膜等屈光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散光发生的可能性,但这种关联相对较为间接,需在病情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关注眼部屈光状态变化。
2025-09-29 10:00:50 -
真菌性角膜炎有哪些表现
真菌性角膜炎有眼部刺激症状(眼痛、畏光、流泪等)、视力下降、角膜病灶特征(灰白色或乳白色浸润灶、边界不清、有浅沟和卫星灶等)、前房反应(前房积脓呈灰白色黏稠状),严重感染时可有低热等全身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及有眼部外伤史者需警惕。 视力下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这是由于真菌病变累及角膜,影响了角膜的透明度,使得光线无法正常透过角膜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导致视力降低。不同年龄段患者视力下降的程度可能因基础视力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正处于视力发育阶段,视力下降可能对其视觉发育产生更严重影响。 角膜病灶特征:角膜上可见病灶,其形态多样,常见为灰白色或乳白色的浸润灶,边界不清,周围有基质溶解形成的浅沟,有时可见卫星灶。这是真菌性角膜炎的典型角膜表现,是真菌在角膜内生长繁殖,引起角膜组织破坏和炎症反应的结果。不同性别患者角膜病灶特征无本质区别,但女性患者如果有佩戴角膜接触镜等情况,可能增加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风险,进而影响角膜病灶的观察和诊断。 前房反应:可出现前房积脓,前房积脓呈灰白色、黏稠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前房内炎性细胞、渗出物积聚。前房积脓的形成与角膜炎症向眼内蔓延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前房积脓的表现可能在严重程度上有差异,儿童由于眼部结构特点,前房积脓的观察可能相对困难,但一旦出现需及时处理。 其他表现 全身表现:一般情况下全身表现不明显,但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这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不同个体对感染的全身反应存在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全身反应可能相对不典型,而成年人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更易察觉。
2025-09-29 09:59:04 -
眼睛受伤后怎么办
眼睛受伤后要保持冷静且不随意揉搓眼睛,不同类型受伤有不同应对,异物入眼可冲洗,眼部挫伤初期冷敷,眼球穿通伤要避免挤压并尽快送医,无论轻重都应尽快就医,儿童受伤更需及时就医避免严重后果。 不要随意揉搓眼睛:揉搓眼睛可能会进一步损伤角膜、结膜等眼部结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避免这一行为。 不同类型眼睛受伤的应对 异物入眼:如果有灰尘等异物入眼,可让患者轻轻闭上眼睛,然后用清水冲洗眼睛,尽量使异物随水流排出。如果是儿童,家长要轻柔操作,避免孩子因抗拒而加重损伤。如果异物不能通过冲洗排出,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处理,不可自行用针等尖锐物品挑取异物。 眼部挫伤:眼睛受到钝性物体撞击等造成眼部挫伤时,在受伤初期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一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眼部皮肤。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部剧烈疼痛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对于儿童眼部挫伤,更要密切观察后续症状,因为儿童眼部组织较为娇嫩,可能隐藏更严重的损伤。 眼球穿通伤: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一旦发生,要避免挤压或揉搓眼球,可用清洁的敷料覆盖眼部后尽快送医。眼球穿通伤可能会导致眼内组织脱出等情况,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 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无论眼睛受伤轻重,都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医生会通过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明确眼部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一些微小的损伤可能需要药物治疗预防感染等,而对于较严重的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等。特别是儿童眼睛受伤后,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更需要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评估病情并进行恰当处理,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视力永久性损伤等严重后果。
2025-09-29 09:57:48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症状多样,原发感染多见于6-5岁儿童,表现为唇部等疱疹、眼部炎症及全身症状;复发感染分树枝状、地图状、盘状角膜炎等类型,各有不同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可诱发复发。 原发感染 多见于6个月-5岁的儿童:原发感染常发生在无特异性免疫的儿童群体中,主要表现为唇部、皮肤疱疹,口腔黏膜疱疹及溃疡,眼部可能出现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假膜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疱疹等,还可伴有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 复发感染 不同临床类型症状不同 树枝状角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初起时角膜上皮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疱,排列成串,继而小疱融合成树枝状的浅表溃疡,荧光素染色后呈绿色着色,患者可出现畏光、流泪、眼痛、异物感等症状,视力多无明显影响。 地图状角膜炎:由树枝状角膜炎进一步发展而来,溃疡扩大融合成地图状,病情相对较重,刺激症状更明显,疼痛加剧,视力下降较树枝状角膜炎更为显著。 盘状角膜炎:多由病毒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表现为角膜中央区盘状水肿,角膜上皮一般完整,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部疼痛、畏光等症状相对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炎较轻,但角膜后壁有沉着物(KP),角膜基质水肿增厚。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原发感染时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而成年患者复发感染时不同临床类型的表现也会因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劳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可能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从而使症状更容易出现或加重。有单纯疱疹病史的患者,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复发,出现相应的眼部症状。
2025-09-29 09: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