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眼睛看灯光有彩虹光圈怎么回事

    虹视可能由青光眼、角膜水肿、白内障等原因引起,出现虹视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根据病因处理,还可通过定期眼部检查、注意用眼健康、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眼部外伤来预防。 一、虹视的可能原因及相关情况 眼睛看灯光有彩虹光圈,即虹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一)青光眼 1.发病机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由于眼压升高,眼内房水流出受阻,导致角膜水肿,使得角膜对光线的折射发生改变,从而出现虹视现象。眼压升高还可能伴有眼痛、视力急剧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人群因素: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有青光眼家族史、远视眼、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环境下用眼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诱发青光眼。 (二)角膜水肿 1.原因及影响:某些角膜疾病,如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角膜炎症等可导致角膜水肿。角膜水肿时,其屈光能力异常,会使光线发生散射,进而出现虹视。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炎症发作时可能出现角膜水肿及虹视。 2.人群因素:各种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角膜病史、眼部外伤史或长期使用某些可能影响角膜状态药物(如某些抗青光眼药物)的人群风险较高。 (三)白内障 1.相关情况: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晶状体混浊,会影响其对光线的正常折射,也可能出现虹视症状。一般进展较为缓慢,同时伴有视力逐渐下降的表现。 2.人群因素:多见于老年人,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期紫外线暴露等,中青年也可能发病。长期接触紫外线、有眼部外伤史、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患白内障。 二、出现虹视的应对措施 当发现眼睛看灯光有彩虹光圈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及时就医检查 尽快前往眼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力检查、角膜检查、眼底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二)根据病因处理 1.青光眼:如果是青光眼导致的虹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降眼压治疗,如使用降眼压药物、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以降低眼压,缓解症状,防止视力进一步损伤。 2.角膜水肿:针对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需使用抗炎药物;如果是内皮功能失代偿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角膜移植等治疗措施。 3.白内障:对于白内障导致的虹视,若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可考虑在医生评估后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三、预防建议 (一)定期眼部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有眼部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问题并及时处理。 (二)注意用眼健康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适宜。避免在暗环境下长时间用眼,减少青光眼的诱发因素。同时,注意眼部卫生,预防角膜炎症等疾病的发生。 (三)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控制病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健康,增加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避免眼部外伤 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眼部受到外伤,防止因外伤导致角膜、晶状体等眼部结构受损,引发虹视等眼部问题。

    2025-09-25 12:47:49
  • 眼角膜炎如何消去用什么药

    眼角膜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辅助措施,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药物治疗方面,细菌性角膜炎用抗生素类药物,病毒性用抗病毒药物,真菌性用抗真菌药物;非药物辅助措施有眼部清洁、休息与护理;儿童患者用药需遵儿科原则且家长密切观察,成人患者要针对病因调整习惯,特殊病史患者治疗需更谨慎综合考量。 一、眼角膜炎的药物治疗 (一)细菌性角膜炎 1.抗生素类药物: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发挥作用。例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时需特别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避免使用。 (二)病毒性角膜炎 1.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阿昔洛韦能选择性抑制单纯疱疹病毒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病毒性角膜炎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在用药时要注意儿童的眼部反应和全身情况;成人患者也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 (三)真菌性角膜炎 1.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有那他霉素滴眼液等。那他霉素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从而抑制真菌生长。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相对复杂,不同年龄患者用药时都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真菌的感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年龄等因素有所不同。 二、非药物辅助措施 (一)眼部清洁 1.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有助于清除眼部分泌物等,保持眼部清洁。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成人患者如果分泌物较多也可定期进行清洁,但要注意方法得当。 (二)休息与护理 1.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充足的休息有利于眼部的恢复。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儿童要减少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成人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一)儿童患者 1.儿童眼角膜炎可能因玩耍时不注意卫生等原因引起,在药物选择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眼部症状的变化以及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眼部红肿加重、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二)成人患者 1.成人眼角膜炎可能与工作压力大、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因素有关。如果是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引起的角膜炎,要暂停佩戴隐形眼镜,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成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角膜炎的恢复。 (三)特殊病史患者 1.对于有免疫系统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眼角膜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原发病的情况以及角膜炎的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相关药物治疗角膜炎时,要密切监测免疫抑制的相关指标以及眼部病情的变化,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9-25 12:46:35
  • 去眼科做哪些项目可以治疗近视眼

    光学矫正含框架眼镜经验光配适度数镜片矫正且不同年龄段儿童需考虑眼部发育,角膜接触镜分软性(有不同类型需注意佩戴护理)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有控制近视进展优势需精准测量参数;手术矫正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要求度数稳定等术前检查及年龄等条件,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全程飞秒无角膜瓣步骤有优点需严格术前检查,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适用于高度近视等人群需详尽术前检查;特殊人群儿童需散瞳区分真假近视,真性近视依情况选矫正方式,孕妇近视手术需非孕期眼部稳定时评估。 一、光学矫正项目 1.框架眼镜:通过验配合适度数的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视力,是最基础且应用广泛的方法。验配时需进行准确的验光检查,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等,以确定合适的近视度数,从而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清晰视物的目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框架眼镜验配需考虑其眼部发育情况,比如学龄前儿童近视,要密切关注度数变化及眼轴增长情况。 2.角膜接触镜 软性接触镜:分为日抛、周抛等不同类型,通过直接贴合角膜表面矫正视力,但需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避免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青少年近视,部分软性接触镜有一定控制近视进展的研究,但效果相对有限。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其材质透气性好,能有效矫正近视,且在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有一定优势,研究表明,佩戴RGP可减缓眼轴增长速度,对近视度数增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验配时需精准测量角膜曲率等参数以确保适配。 二、手术矫正项目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利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该手术需患者近视度数稳定(一般近两年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术前需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眼压等多项检查,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对于年龄一般要求18周岁以上,且眼部无活动性炎症等情况。 2.飞秒激光手术 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全程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基质透镜并取出,避免了制作角膜瓣的步骤,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样需要术前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如角膜生物力学检查等,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适用人群与LASIK类似,要求近视度数在一定范围内且眼部条件符合要求。 3.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适用于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1200度)或角膜较薄不适合做切削角膜手术的患者。通过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起到矫正近视的作用,术前需进行详尽的眼部检查,包括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等检查,以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型号,该手术对眼部条件要求较高,术后需定期复查眼部情况。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近视首先要通过散瞳验光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可通过休息、眼部放松等方式调整,真性近视则根据年龄等情况考虑合适的矫正方式,如儿童可先尝试框架眼镜或RGP;孕妇等特殊人群进行近视手术需谨慎评估,因为孕期激素变化等可能影响眼部状态,一般建议在非孕期且眼部情况稳定时再考虑手术矫正近视。

    2025-09-25 12:43:52
  • 单只眼球充血怎么办

    单只眼球充血后,首先要初步观察区分单纯充血与伴随症状并回顾可能诱因,然后可通过休息眼部放松、冷敷缓解、避免刺激因素等非药物方法初步处理,若出现严重伴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特殊人群情况则需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获恰当治疗。 一、初步观察与自我判断 1.区分单纯充血与伴随症状:首先观察眼球充血是单纯的眼白部分发红,还是伴有疼痛、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若仅单纯充血,可先尝试自行初步处理;若伴有其他明显不适,需及时就医。比如,儿童出现单只眼球充血,同时伴有视力模糊,家长应高度重视,尽快带孩子就医排查原因。 2.回顾可能诱因:考虑近期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是否有过度用眼(长时间看电子设备、熬夜等)、眼部外伤、过敏接触史(如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感染情况(近期是否有感冒、眼部接触过不洁物品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诱因有所不同,年轻人长期熬夜玩游戏导致单眼充血较常见;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过敏原引发单眼充血概率增加;儿童可能因玩耍时不小心碰到眼睛导致外伤后充血。 二、非药物初步处理方法 1.休息与眼部放松:让眼睛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过度用眼。例如,停止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闭目养神,可适当做眼保健操,按摩眼部周围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充血状况。对于儿童,要控制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家长可陪伴孩子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讲故事等,帮助孩子眼部放松。 2.冷敷缓解: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冷藏的湿毛巾),敷于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几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充血症状。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眼部皮肤,防止冻伤。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冷敷时更要谨慎操作,确保安全。 3.避免刺激因素:如果考虑是过敏引起,要尽快脱离过敏原环境;如果是外伤导致,要避免再次触碰受伤眼睛。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要牢记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 三、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及原因 1.出现严重伴随症状:当单只眼球充血伴有视力明显下降、眼部剧烈疼痛、大量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时,可能是眼部感染(如角膜炎、结膜炎加重等)、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病,需立即就医。例如,老年人单眼充血同时视力突然下降,有可能是视网膜血管阻塞等严重问题,必须尽快诊治。 2.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经过初步处理后,单眼充血情况持续超过24小时没有改善,或者反复出现单眼充血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一些慢性眼部疾病的表现,如慢性结膜炎等,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3.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单只眼球充血更要谨慎对待。儿童自身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变化可能较快,一旦发现单眼充血,即使看似症状不重,也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孕妇出现单眼充血,用药需格外谨慎,必须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及采取何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总之,单只眼球充血后要先进行初步观察判断,采取合适的非药物处理方式,若情况不理想或有严重伴随症状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得到恰当的治疗。

    2025-09-25 12:42:42
  • 斜视矫正术怎么做

    斜视矫正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术前要全面检查与眼部准备;手术分麻醉、选切口、暴露肌肉、缝线、操作肌肉、缝合切口;术后需眼部、休息活动护理及复诊,儿童和成年患者有不同特殊情况,该手术成熟但因个体差异有不同表现,需遵医疗规范和医嘱操作护理。 全面检查:术前需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外肌功能、散瞳验光等,以明确斜视的类型、程度等情况。例如通过角膜映光法、三棱镜检查等准确评估斜视角度。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评估其配合度等情况,若患儿较小不配合,可能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眼部准备:术前3天开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预防感染。同时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等,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过程 麻醉: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成年患者,一般可选择局部麻醉;对于儿童患者,多采用全身麻醉。 切口选择:根据斜视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例如,对于共同性斜视,常用的有结膜切口等。以直肌斜视为例,若为外斜视,可能会选择距角膜缘3-5mm的结膜切口。 肌肉操作: 暴露肌肉:通过切开结膜、分离眼球筋膜等步骤暴露需要矫正的眼外肌。 肌肉缝线:在肌肉上合适的位置缝置牵引缝线,以便对肌肉进行牵拉和调整。 肌肉缩短或后徙等操作:根据斜视的情况进行肌肉缩短或后徙等操作。如果是内斜视,可能需要进行内直肌后徙术,即把内直肌向后移位,减弱其拉力;如果是外斜视,可能需要进行外直肌缩短术,缩短外直肌的长度,增强其拉力。通过调整肌肉的长度和位置来矫正眼位。 缝合切口:手术操作完成后,缝合结膜切口等,一般不需要放置引流条等。 术后护理 眼部护理: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预防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眼部情况,包括术眼的视力、眼位、结膜水肿等情况。一般术后1-2天需要进行眼部换药等操作。 休息与活动: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剧烈晃动等。对于儿童患者,要防止其用手揉眼等。一般术后1周左右可恢复一些轻度的活动,但要避免眼部受到外力撞击等。 复诊:术后需要按照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等需要复查,观察眼位恢复情况等,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后续的治疗等。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在斜视矫正术后需要特别注意家长要看护好患儿,避免其不自主地揉眼等。由于儿童的配合度相对较差,术后要更加关注其眼部恢复情况,同时要保证其营养摄入等,以促进眼部的恢复。而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术后眼位的恢复情况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变化,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等。要按照医嘱按时用药和复诊,一般成年患者的恢复相对儿童可能会更快一些,但也需要密切关注眼部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 斜视矫正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眼科手术,但具体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等情况会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和医嘱进行操作和护理。

    2025-09-25 12:40: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