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安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8年完成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目前在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1998年取得眼科中级职称,2013年11月取得眼科学副主任医师职称。近几年与我院心肺血管研究所及脑卒中中心联合,参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狭窄与眼部血流”等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儿童眼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散瞳验光的方法

    散瞳验光分为快速散瞳法和慢速散瞳法。快速散瞳法常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适用,6-8小时瞳孔恢复,2-3小时可验光;慢速散瞳法常用1%阿托品眼膏,12岁以下儿童适用,需连续涂抹3-5天,2-3周瞳孔恢复,涂抹时要压迫泪囊区,低龄儿童用需谨慎,有青光眼高危因素儿童使用更需评估。 一、快速散瞳法 1.药物选择与使用 常用药物为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一般对于12岁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可采用快速散瞳法。通常一次滴2-3滴,间隔5-10分钟再滴一次,共滴3-4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睫状肌的胆碱能受体,使睫状肌松弛,从而快速放松调节。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病情需要,在严格评估后也可使用快速散瞳剂,但需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快速散瞳后,一般6-8小时瞳孔可恢复正常,验光可在散瞳后2-3小时进行,此时睫状肌麻痹较为充分,但调节恢复相对较快。 2.适用人群特点 青少年及成人:眼部调节能力相对较强,快速散瞳法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睫状肌放松,获取较准确的屈光度数,且检查后恢复快,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低龄儿童:使用快速散瞳剂时需谨慎,因为儿童的眼部调节能力更强,虽然快速散瞳法相对快速,但仍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眼部健康状况、屈光状态等综合判断是否适用,且要密切关注散瞳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脸红、心率加快等情况,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 二、慢速散瞳法 1.药物选择与使用 常用药物为1%阿托品眼膏。一般需要连续涂抹眼部3-5天,每天3次左右。阿托品的作用是强烈阻断睫状肌的胆碱能受体,使睫状肌充分松弛,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尤其是调节力很强的儿童,如远视度数较高、内斜视的儿童。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散瞳后2-3周瞳孔才能恢复正常。 在涂抹阿托品眼膏时,要注意压迫泪囊区,防止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2.适用人群特点 低龄儿童:儿童的眼睛调节功能不稳定且调节力过强,慢速散瞳法能更彻底地放松睫状肌,获取准确的屈光度数,对于诊断儿童的真实屈光状态非常重要。但由于散瞳持续时间长,在这期间儿童会出现畏光、视近模糊等情况,需要家长做好护理,避免儿童受伤等。对于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儿童,如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等,使用阿托品散瞳需要更加谨慎,因为阿托品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使用前需进行眼压等相关检查评估。

    2025-10-17 12:02:03
  • 长期眼圈发黑是怎么回事

    长期眼圈发黑可能由睡眠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营养因素、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致眼圈发黑;部分人因家族遗传易出现眼周肤色深;肾脏、心血管、肝脏等疾病会因相应病理改变引发眼圈发黑;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相关维生素会影响眼周皮肤代谢;长期使用不合适眼部化妆品致眼周皮肤刺激、色素沉着。 一、睡眠因素 睡眠不足或质量差是导致长期眼圈发黑常见原因之一。成年人若长期熬夜、失眠等,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使得眼周静脉血流缓慢,血液瘀滞,从而出现眼圈发黑现象。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若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睡眠不足,也可能出现眼圈发黑;老年人睡眠结构改变,睡眠浅、易醒等,同样可能引发长期眼圈发黑。 二、遗传因素 部分人长期眼圈发黑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眼周肤色较深的遗传倾向,那么个体可能更容易出现长期眼圈发黑情况,这是由基因决定的眼部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等相关基因表达导致。 三、疾病因素 1.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废物排泄障碍,可能会引起色素代谢异常,导致长期眼圈发黑。同时还可能伴有水肿、蛋白尿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段的肾脏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患先天性肾脏疾病时也可能出现相关表现。 2.心血管疾病:像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眼周血液回流不畅,进而出现眼圈发黑。老年人本身心血管功能可能减退,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更易出现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长期眼圈发黑。 3.肝病:肝硬化等肝病患者,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眼周血管扩张等,导致眼圈发黑。不同年龄段的肝病患者均有发生可能,例如儿童患某些遗传性肝病时也会出现相关症状。 四、营养因素 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导致眼周皮肤状态不佳,出现长期眼圈发黑。儿童若挑食、偏食,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引发此类问题;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原因,也可能出现营养缺乏导致的长期眼圈发黑。 五、化妆品使用不当 长期使用不合适的眼部化妆品,如卸妆不彻底等,可能会导致眼周皮肤刺激、色素沉着,从而出现长期眼圈发黑。不同性别都可能因化妆品使用不当出现这种情况,女性使用眼部化妆品频率较高,更需注意选择合适产品并正确卸妆。

    2025-10-17 12:00:26
  • 红眼病急性期如何治疗

    红眼病急性期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有隔离和眼部清洁,药物治疗分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类、病毒感染用抗病毒类,同时儿童和老年人患红眼病急性期有不同注意事项,需综合病因及不同人群特点采取个性化处理以确保治疗有效安全。 一、一般治疗 (一)隔离 红眼病具有传染性,急性期需隔离患者,避免其前往公共场所,如学校、游泳池等,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尤其是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因为儿童更容易被感染且感染后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 (二)眼部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等温和的清洁液清洗眼部,清除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对于儿童患者,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娇嫩的组织。清洗频率可根据眼部分泌物的多少来定,一般可每日清洗2-3次。 二、药物治疗 (一)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急性期,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常见的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适用于大多数细菌性红眼病患者,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病情等因素权衡利弊后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可能与成人不同。 (二)抗病毒类药物 若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红眼病急性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对于儿童患者,同样要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因为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在儿童中的表现和治疗可能有所差异,且儿童用药需要特别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红眼病急性期时,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儿童眼部是否有异常不适表现,如频繁揉眼、哭闹等。在用药方面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儿童用手接触眼部后再接触其他物品,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红眼病急性期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红眼病时,需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和监测相关指标。 总之,红眼病急性期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等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同时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10-17 11:58:39
  • 红霉素眼膏怎么抹眼睛

    涂抹红霉素眼膏需先清洁双手,再取仰卧或坐位摆放姿势,用手指撑开眼睑,挤出适量眼膏涂抹于结膜囊,闭眼转动眼球使眼膏均匀分布,最后清洁周边,婴幼儿使用要遵医嘱且轻柔操作,不适则停用就医。 一、清洁双手 在涂抹红霉素眼膏之前,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避免手上的细菌等污染眼部。这是因为手部可能携带各种微生物,若直接接触眼睛,可能会加重眼部感染或引起新的感染,尤其是对于儿童等卫生习惯需要关注的人群,更要确保手部清洁,防止二次污染。 二、正确摆放姿势 1.仰卧位: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头部稍微向后仰。这样能使眼部处于相对放松且容易操作的位置,对于儿童等不配合的人群,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固定头部位置,以保证涂抹操作顺利进行。 2.坐位:如果是坐位,要保持身体坐正,头部稍微向上仰起,眼睛向上看。 三、撑开眼睑 1.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撑开下眼睑:将下眼睑向下牵拉,使下穹窿部暴露出来。对于儿童来说,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眼部不适或损伤。可以用一只手的食指轻轻固定在患者的颧骨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下眼睑的边缘,缓慢地将下眼睑向下拉开,露出下结膜囊。 2.对于上眼睑,可轻提上眼睑:如果需要涂抹上眼睑内面,轻轻向上提起上眼睑,暴露上结膜囊。同样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眼部组织。 四、涂抹眼膏 将红霉素眼膏的管口轻轻靠近眼睛,挤出适量的眼膏。一般来说,挤出1-2厘米长的眼膏即可。然后将挤出的眼膏轻轻涂抹在结膜囊内,包括下穹窿部、上穹窿部等部位。涂抹时,眼膏的管口不要接触到眼部皮肤或睫毛等,防止污染眼膏。涂抹过程中要确保眼膏均匀地分布在结膜囊内,这样才能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覆盖眼部需要治疗的部位。 五、闭眼并转动眼球 涂抹完眼膏后,让患者轻轻闭上眼睛,然后缓慢转动眼球,使眼膏能够在眼球表面均匀分布,更好地接触眼部的各个病变部位。对于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在旁边辅助引导其转动眼球,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引起患儿的抗拒和眼部损伤。 六、清洁周边 涂抹完眼膏后,用干净的纸巾或棉球轻轻擦拭眼部周围溢出的眼膏,保持眼部周围的清洁卫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婴幼儿使用红霉素眼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并且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程度。同时,如果在涂抹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的眼部疼痛、灼热感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2025-10-17 11:57:06
  • 眼睛散光200严重吗

    眼睛散光200度属中度散光,对儿童可能影响视觉发育致弱视等,对成年人可引视疲劳等;其致视疲劳是因睫状肌需不断调节;矫正方式有戴眼镜(儿童需定期复查,成年人年满18岁且度数稳定可手术),儿童需家长督促戴镜及培养用眼习惯,老年人要综合评估眼部状况,需重视并选合适矫正方式、注意用眼卫生与定期复查。 对视力的影响 儿童:儿童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200度散光可能影响视觉的正常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因为清晰的物像无法正常投射到视网膜上,会干扰视觉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在阅读、书写时容易出现眼疲劳、字迹模糊等情况,进而影响学习效率。 成年人:对于成年人,200度散光可能会引起视疲劳,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屏幕等,会出现眼睛酸胀、疼痛、干涩等症状,还可能导致阅读困难、复视等情况,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导致视疲劳的机制 散光会使眼睛的睫状肌需要不断地调节来试图获得清晰的图像,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引发视疲劳。例如,当看东西时,由于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大脑需要不断调整来整合图像信息,这会过度消耗眼部肌肉的能量,从而导致视疲劳的一系列症状出现。 矫正方式及注意事项 佩戴眼镜:是矫正散光的常见方法。框架眼镜需要根据验光结果准确配制合适的镜片,隐形眼镜也有专门矫正散光的类型。对于儿童,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散光度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手术矫正:年满18周岁且散光度数稳定的成年人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适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督促孩子正确佩戴眼镜,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等。因为儿童的视觉发育尚未成熟,散光未得到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散光200度时,除了考虑视力影响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在选择矫正方式时,需要综合评估眼部整体健康状况。同时,老年人的调节能力下降,在佩戴眼镜后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要注意观察佩戴后的不适反应。 总之,眼睛散光200度需要引起重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并注意用眼卫生和定期复查。

    2025-10-17 11:55: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