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璧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皮肤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对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皮肤性病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对皮肤肿瘤的诊治及皮肤病理诊断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家璧,女,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北京京城皮肤医院名誉院长、特需门诊专家,曾任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现兼任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理事等职。曾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皮肤科。特别擅长皮肤病理诊断、皮肤激光治疗、性传播疾病诊治及疑难皮肤性病诊治。主编或参加编著21部,发表论文16篇,多次获得部级省级奖励。展开
个人擅长
皮肤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对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皮肤性病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对皮肤肿瘤的诊治及皮肤病理诊断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展开
  • 灰指甲如果不治疗的后果

    灰指甲具有诸多危害,一是会传染他人,如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在家庭等环境中传播,儿童易被传染;二是会引起自身其他部位感染,可引发手足癣且使甲癣加重;三是影响生活质量,外观受影响致爱美人群等心理压力大,严重时活动受限影响职业及日常,还可能让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增加。 一、传染他人 灰指甲是由皮肤癣菌等真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如果不治疗,真菌可通过直接接触(如与他人握手、共用毛巾等)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拖鞋、脚盆等)传播给家人、朋友等。例如,在家庭环境中,若有成员患有灰指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在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导致更多人感染真菌,引发手足癣等其他真菌性皮肤病。对于儿童来说,其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被传染,一旦感染真菌,可能会影响皮肤健康,甚至可能因搔抓等行为导致感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二、自身其他部位感染 1.引发手足癣:灰指甲处的真菌可自身传播到手部,引起手癣。手癣会导致手部出现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影响手部的正常功能和美观。比如,患者用患病的手指搔抓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将真菌带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引发体癣、股癣等。对于患有灰指甲的孕妇,自身感染真菌后,若不治疗,在孕期特殊的生理状态下,真菌可能更容易扩散,而且分娩时还可能传染给新生儿,影响新生儿的皮肤健康。 2.导致甲癣加重:灰指甲若不治疗,真菌会持续侵蚀甲板,使病情逐渐加重。甲板可能会进一步增厚、变形甚至破损,影响手指或脚趾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比如,严重的灰指甲可能会导致指甲与甲床分离,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手部精细动作的完成。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灰指甲不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后,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更大的不便,如走路困难等,还可能因为指甲问题引发局部疼痛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三、影响生活质量 1.外观影响:灰指甲会使指甲颜色改变(如变黄、变黑等)、形态异常(如增厚、变形),严重影响手部或脚部的美观。这对于爱美的人群来说,尤其是女性,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其社交活动和自信心。例如,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灰指甲而不敢穿凉鞋、短裙等,在社交场合中感到自卑。对于儿童来说,若足部患有灰指甲影响外观,可能会在与同伴相处时产生心理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2.活动受限:严重的灰指甲会导致指甲疼痛、不适,影响手指或脚趾的正常活动。比如,脚趾患有严重灰指甲时,走路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疼痛、步态异常等情况。对于从事某些需要手部或脚部精细操作工作的人群,如钢琴师、舞蹈演员等,灰指甲不治疗导致活动受限后,会严重影响其职业发展和日常工作生活。老年患者若因灰指甲导致行走不便,还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2025-10-16 13:23:39
  • 腋毛可以剃吗

    腋毛可以剃,但有利弊。好处是改善卫生和提升美观,坏处是可能刺激皮肤和致毛发异常生长。不同人群剃腋毛有注意事项,儿童青少年一般不建议,成年人要注意工具等,特殊皮肤状况人群不宜。还可选择使用脱毛膏或激光脱毛等替代方式。 一、剃腋毛的利弊情况 好处方面 改善卫生状况:对于部分人而言,剃除腋毛后,腋窝部位相对更易清洁,能减少污垢、汗液等在腋毛上的残留,降低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异味的可能性。例如,有研究表明,保持腋窝清洁有助于维持局部皮肤的健康,减少皮肤感染等风险。 提升美观度:在一些追求美观的情况下,剃除腋毛可以使腋窝部位看起来更整洁,尤其在穿着一些较为暴露腋窝的衣物时,能给人更清爽的视觉感受。 坏处方面 皮肤刺激风险:剃腋毛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工具不够锋利或者操作不当,可能会刮伤皮肤,导致皮肤破损。尤其是对于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红肿、疼痛等刺激症状。比如,频繁剃腋毛可能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增加感染的易感性。 毛发异常生长问题:剃腋毛只是将毛发从皮肤表面剃除,而不是从根源上破坏毛囊。长期剃腋毛可能会导致腋毛变得更加粗硬、卷曲。这是因为剃刀刺激毛囊,使得毛囊在下次生长时,毛发的质地发生变化。而且,新长出的腋毛可能会更明显地突出在皮肤表面,影响外观。 二、不同人群剃腋毛的注意事项 儿童及青少年:一般不建议儿童和青少年过早剃腋毛。因为他们的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皮肤较为娇嫩,剃腋毛容易损伤皮肤,引发感染等问题。而且,腋毛在一定程度上对腋窝有保护作用,比如可以减少皮肤之间的摩擦等。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选择剃腋毛,要注意使用清洁、锋利的工具,操作时动作轻柔。在剃毛前可以先用温水清洗腋窝,使毛发软化,减少剃毛时的阻力。剃毛后要注意保持腋窝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剃毛后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剃毛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特殊皮肤状况人群:对于患有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等的人群,不适合剃腋毛。因为剃毛可能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导致病情恶化。这类人群应先积极治疗皮肤疾病,待皮肤状况稳定后再考虑是否剃腋毛。 三、替代剃腋毛的方式 使用脱毛膏:脱毛膏是通过其中的化学物质溶解毛发结构来达到脱毛的目的。选择质量可靠的脱毛膏,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可能对脱毛膏中的成分过敏,使用前最好先在小块皮肤上进行过敏测试。 激光脱毛:这是一种较为持久的脱毛方式。通过激光的能量破坏毛囊,从而达到长期减少腋毛生长的效果。不过,激光脱毛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且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进行激光脱毛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

    2025-10-16 13:23:11
  • 用点阵激光祛疤需要多久恢复

    点阵激光祛疤恢复时间因个体而异,初期(0-3天)皮肤有轻微红肿、结痂,中期(1-2周)结痂脱落、红肿消退,后期(2-3个月)皮肤颜色接近正常、质地渐平,一般2-3个月左右,受年龄、健康状况、病史、术后护理等影响,需遵医嘱护理促恢复。 一、初期恢复(术后0-3天) 皮肤表现:术后即刻,皮肤会出现轻微红肿、结痂等情况。这是因为点阵激光作用于皮肤,造成了微小的损伤,机体启动修复反应。一般来说,术后当天红肿较为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到术后2-3天,红肿会逐渐减轻,但仍可能有轻度的肿胀和结痂形成。 影响因素:个体差异是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年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恢复相对较快;而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影响伤口愈合的疾病)的人群,初期恢复可能会稍慢。生活方式方面,术后是否严格遵循医生的护理建议也很关键,如是否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 二、中期恢复(术后1-2周) 皮肤表现:在术后1周左右,结痂开始逐渐脱落。此时皮肤颜色可能还会比较红,处于修复的中期阶段。到术后2周左右,大部分结痂已经脱落,红肿基本消退,皮肤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修复中期阶段。不过,皮肤的质地可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仍可能有轻微的色素沉着或皮肤稍显粗糙等情况。 影响因素:年龄对中期恢复有影响,年轻人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中期恢复会更快一些。病史方面,如果有过皮肤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延长中期恢复时间。生活方式上,术后是否注意防晒也很重要,因为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影响中期恢复的外观。 三、后期恢复(术后2-3个月) 皮肤表现:到术后2-3个月时,皮肤的颜色基本接近正常皮肤,疤痕的改善较为明显,皮肤的质地也逐渐恢复到较为平滑的状态。不过,对于一些较严重的疤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部分人可能需要3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 影响因素: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的皮肤修复能力比成年人更强,后期恢复相对较快。而对于有疤痕体质的人群,后期恢复时间会明显延长,且疤痕可能容易复发或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生活方式中,术后的护理和保养,如使用一些促进皮肤修复的护肤品等,也会对后期恢复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点阵激光祛疤的恢复时间大概在2-3个月左右,但具体的恢复时间会因个体的年龄、健康状况、病史以及术后护理等多方面因素而有所不同。在恢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皮肤的变化,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以促进更好的恢复。例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修复能力强,但也需要特别注意防晒等护理措施,避免影响恢复效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以保证伤口的正常愈合和恢复。

    2025-10-16 13:22:29
  • 接触性皮炎怎么办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病因分刺激性和变应性,变应性与个体易感性相关,临床表现为接触部位有红斑肿胀等且边界清晰,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和典型表现可辅斑贴试验,治疗需避免接触刺激物或过敏原,按急性期等外用药物及系统用药,预防要识别可能致敏物质试用、做好防护等,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接触性皮炎的定义与病因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其病因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前者由原发刺激物引起,如强酸、强碱等;后者由致敏物引发,常见致敏原有化妆品、金属饰品、植物(如毒葛)等,个体易感性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重要因素,有遗传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病。 二、临床表现 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大疱,伴有瘙痒、灼热或胀痛感。皮损边界较清晰,与接触物接触范围一致。不同接触物质导致的皮损表现有差异,如接触强酸强碱可迅速出现坏死性损害。 三、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接触史和典型临床表现,必要时可进行斑贴试验辅助诊断,斑贴试验能确定变应原,帮助明确病因。 四、治疗措施 (一)避免接触刺激物或过敏原 立即停止接触可疑致敏或刺激物质,用清水清洗接触部位(避免用热水烫洗),去除残留物质。 (二)外用药物治疗 急性期:无渗液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渗液者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亚急性期: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氢化可的松霜等。 慢性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卤米松软膏等,肥厚皮损可配合封包治疗。 (三)系统药物治疗 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病情严重、泛发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注意识别可能致敏或刺激的物质,如新换的化妆品、佩戴的新饰品等,使用前可先小面积试用。 从事可能接触刺激性物质工作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等。 有过敏体质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接触性皮炎发生时应更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注意避免儿童搔抓接触部位,防止皮损加重或继发感染。 (二)孕妇 孕妇患接触性皮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咨询妇产科和皮肤科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三)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接触性皮炎发生后恢复相对较慢,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外用药物选择要温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6 13:20:49
  • 经常点痣好吗

    不建议经常点痣,经常点痣可能刺激皮肤引发病变风险、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影响皮肤正常结构和功能;特殊人群需谨慎,痣有异常变化时需专业医生评估处理,应综合自身多方面因素权衡点痣风险。 刺激皮肤引发病变风险:频繁点痣会对皮肤造成反复刺激,正常皮肤组织在多次受到点痣操作的损伤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研究表明,皮肤不断受到不良刺激时,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会发生异常变化,增加皮肤癌等恶性病变的潜在风险。例如,反复对痣进行激光点痣等操作,会使局部皮肤的细胞处于应激状态,长期如此可能破坏皮肤的免疫监视功能,使得异常细胞更容易增殖恶变。 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每次点痣都会对皮肤组织造成创伤,频繁点痣会使皮肤创伤修复的过程频繁进行。对于一些皮肤修复能力较差的人群,如疤痕体质者,更容易留下明显的疤痕。而且,在点痣后皮肤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的情况,尤其是操作不当或皮肤修复异常时,局部皮肤会出现颜色加深,影响美观。比如,激光点痣后如果没有做好防晒等护理措施,紫外线刺激会加重色素沉着的概率,频繁点痣会让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加重皮肤外观的不良影响。 影响皮肤正常结构和功能: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具有保护身体、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经常点痣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干扰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例如,点痣过程中破坏了皮肤的角质层等结构,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等的侵入,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同时,皮肤的正常代谢等过程也会因为频繁的点痣操作而受到干扰,导致皮肤状态不稳定。 相对而言的注意情况 特殊人群需谨慎:对于孕妇,由于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皮肤的敏感性和修复能力可能会发生变化,频繁点痣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未知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避免频繁点痣。而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皮肤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建议频繁点痣,因为即使皮肤修复较快,频繁的刺激仍可能对未来的皮肤健康埋下隐患。对于有严重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皮肤的愈合能力较差,频繁点痣后发生感染、愈合不良的风险更高,也不适合经常点痣。 痣本身有异常变化时的处理:如果痣出现了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明显改变、边界变得不规则、表面出现破溃出血等异常变化时,这时候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而不是简单地频繁点痣来处理,因为此时痣可能已经发生了性质的改变,点痣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可能延误病情。 总之,不建议经常点痣,除非是经过专业医生评估认为有必要处理的特殊情况的痣。在考虑点痣等操作时,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并根据自身皮肤状况、健康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权衡。

    2025-10-16 13:19: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